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司法研究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综述
2021-10-22 09:25:1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晓 雷柯柯 韩萱
 

  

  图为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开幕式现场。孙若丰摄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周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孙若丰摄

  图为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开幕式现场。孙若丰摄

  2021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华司法研究会在甘肃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与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及内蒙古等17个高级法院和民(宗)委负责同志、国内中华司法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港、澳及海外华人法律界优秀代表共200余人参会。论坛暨研讨会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司法研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设法学视角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站式多元解纷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法研究、人民法庭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4个分议题;与会代表围绕论坛暨研讨会主题及分议题深入交流研讨,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视角,探索总结出许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借鉴。现根据会议论文集和会议现场发言,对本次研讨会综述如下:

  一、把牢方向,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幕式致辞

  与会代表从不同侧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的内涵、特色、作用以及建设路径等进行了深刻阐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周强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致辞。周强强调,要全面系统总结中华民族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经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人民法院职能,促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基层司法工作,切实发挥人民法庭作用,健全完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不断丰富发展“一国两制”法治实践。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要充分发挥中华司法研究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加强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和成果转化,促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慧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必须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这一根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一重大任务,将民族事务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全局中予以推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法治尊严,提升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的时代性、科学性。甘肃省委书记尹弘指出,甘肃近年来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尹弘强调,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之本,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甘肃法治建设,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先生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基本法下实施普通法制度的特色和挑战,他指出,香港特区能为大湾区发展中的企业提供创新及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为中华司法制度的完善作出独特贡献。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先生指出,铸牢澳门社会特别是澳门华人居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澳门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通过审判活动,对一国两制原则在澳门的全面贯彻和基本法在澳门的准确执行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横琴合作区的粤澳民商事法律制度的融合和对接。美国纽约警察总局前副局长莫虎先生说,中华民族是全球华人的根之所在,中华文化是华人的魂之所在,倡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无不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芒。莫虎先生建议,要不断拓宽中美司法交流的途径,开展多方面的司法合作,共享司法文明之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先生分析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文化、近年来的发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之后,香港恢复正常、健康的法律文化。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前校长、教授何勤华先生以《唐律疏议》为代表,以中华法系为中心东亚法系的传承与发展,论述了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弘扬中华法律文化的历史脉络。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先生论述了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助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使命和担当。

  二、凝聚共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汇聚中华民族法治文化发展的磅礴力量——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认识和体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提出要系统加强中华民族法治与司法文化史的研究,注重以宪法权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用宪法和法律武器守住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副司长王平提出民族工作领域的法治建设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不断完善民族工作领域的法治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资深大律师莫树联先生提出利用香港的法治传统在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新方案基础上建立内地和香港法治文化试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澳门大学客座教授王禹先生论述了横琴方案对“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创新发展意义。日本国京都外国法事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玉人先生结合多年来中日司法交流合作的实践经验,提出要做中华司法文化的传播者。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先生从案例研究的角度提出用案例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司法调解刑事和解在处理涉及民族案件纠纷中大有可为,应当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用反面典型案例来彰显严厉惩治暴恐、煽动民族仇恨等犯罪,平等保护各族人民利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韩轶教授从基本立场、历史担当和重要目标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高校法学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使命和担当。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司法研究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梁明远先生从充分挖掘整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高地;创设多元载体,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传播;凝聚广泛共识,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影响力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专业委员会在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的工作。

  三、交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法治文化研究繁荣发展——专题研讨

  (一)法学视角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法学视角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议题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副司长、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平主持研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闫慧龙从推动形成完备的民族工作法规体系、不断调整完善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三个方面介绍了内蒙古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实践做法。四川民族宗教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赵克彬对四川省民族领域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总结特点、查找问题、提出修订建议。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富民介绍了吉林省积极稳妥推进民族政策法规评估调整工作的经验做法。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秦禾交流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调整完善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的实践与思考。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韩生华就新时代加快青海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问题研究进行了探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路。甘肃政法大学副校长郑高键教授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宪法依据,并从法学视角论述了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兰州大学法学院拜荣静教授从法学视角系统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基础、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尚海明副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以强迫劳动议题为例,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风险和挑战。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肖武副教授以刑法第九十条的合宪性的争论为切入点,探讨民族区域自治的权限,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路径。中央民族大学杨栋教授从法律确认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法治的价值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层层推进。最后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轶先生点评发言。

  (二)一站式多元解纷的中国实践与经验。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深刻分析新时代矛盾纠纷成因特点和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任务,作出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这一重大改革部署。一站式对于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多元解纷工作指导组组长徐德芳同志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从2019年到2021年,全国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建立健全情况及发挥的功能。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贵利介绍了吉林高院加强诉源治理,深化多元解纷,着力提升一站式建设水平的有关经验做法。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宗仁介绍了内蒙古法院近年来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司法实践,助力打造祖国北疆矛盾纠纷化解大格局的经验做法。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蒋浩介绍了贵州法院坚持强基导向,强化诉源治理,全力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新路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蒋新华介绍了新疆法院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实践中形成的“焉耆模式”“昌吉模式”“墨玉模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侯建军以《云南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一站式多元解纷的实践》为题,阐述了云南法院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因地制宜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明显成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葛晓燕介绍了江西法院以诉源治理减少诉讼案件增量、以多元解纷助推市域社会治理、以分调裁审实现审判提速增效,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的探索实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介绍了江苏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智以咸阳“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模式为样板,介绍了一站式多元解纷的陕西探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章军介绍了浙江法院构建村域、镇域、县域、市域、省域“五位一体”,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诉源治理”新模式的有关做法。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险峰分别从把稳基层治理脉搏、赓续法治文化传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三个方面,展现多元解纷“甘肃制造”魅力。最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何帆作点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法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对维护祖国统一,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法研究”议题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熊芳亮主持。甘肃省政府原参事柴生祥论述了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推进。吉林大学法学院沈寿文教授认为准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是完善该制度的前提,并详细介绍了该制度性质的理论观点,包括地方自治理论、民族自治理论、民族共治理论、优惠照顾理论等。新疆自治区民宗委副研究员房若愚阐述了加强民族工作立法,推进新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研究与思考。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苏英蕾女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地域特点,梳理了青海民族地区立法的进程,提供了地方法治建设经验。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刘灵芝教授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文献检索,从而直观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及现行法律法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认与保障,力求用制度化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张世海研究员就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享了几点思考。最后由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学者特聘教授、法治与人权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作翔教授和广州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点评发言。

  (四)人民法庭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人民法庭既是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也是为民司法的重要窗口,如何发挥好人民法庭的作用,有效化解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各种矛盾纠纷,推动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是司法机关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法庭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议题由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司法研究会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驰主持。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昌兵介绍了湖北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群众、化解纠纷、促进治理、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湖北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有关做法。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正怀指出了人民法庭工作的四个“不相适应”,并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湖南高院的“两项探索”,为全国人民法庭建设提供宝贵经验。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国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共治、特色法庭四个方面汇报了人民法庭治理的甘肃经验。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帆阐述了宁夏法院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探索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法院柔远人民法庭“五大联动大调解”、贺兰县人民法院德胜人民法庭“1+1+1+N”家事审判等一批富有宁夏法院特色的基层治理经验。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红旭阐述了西藏法院以明晰功能定位、优化法庭布局、健全运行机制、强化支持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体现时代特征、满足人民需要、彰显制度优势的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炳扬介绍了广西各地人民法庭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域特点,以司法服务和保障“三农”问题作为着力点,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司法力量的措施做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朴永刚分享了延边中院以府院联动为突破点,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延边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经验做法。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海燕分析总结了海东法院夯实法庭基础、护航乡村振兴的司法实践经验。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田永德论述了滇中民族地区法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司法实践的方法路径。最后由中国政法大学范明志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牛绿花教授做点评发言。

  本次论坛暨研讨会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法治文化和司法实践问题。以真知会友,以卓见论道,奉献了一场务实、深刻、专业的高水平交流研讨,成果丰硕,功成行满。中华司法研究会将整理研究所有会议材料,强化成果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作者单位:中华司法研究会)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