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治一盘棋 立体解纷“泉”覆盖
——“诉源治理”的泉州实践
2021-01-28 15:45: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泉州市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标本兼治、内外并举,对内立足于挖掘潜力、繁简分流,实现源头增量下降和案件质效提升“两个目标”,对外着眼于坚持党委领导、整合资源,达到社会协同共识和全员参与共治“两个效果”,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相互衔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2020年以来,全市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2658个、专业性调解组织449个,聘用调解工作人员12640名。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2547件,调解成功121446件,调解成功率为91.62%。2020年,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92834件,同比下降2.73%,诉讼案件增量得到控制。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44327件,占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的47.7%,法院办案压力有所缓解。

  2020年,泉州市多元联动化解纠纷的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法委主办的《长安》杂志刊出,泉州中院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中院。

  加强保障、整体推进,夯实多元化解工作根基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把工作重心前移,主动作为,坚持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构建开放共享、多元共治的诉源治理新平台。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泉州市委深改委出台《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由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导、司法局指导,36个部门共同参与设立泉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锦明同志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部门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化解合力。

  二是机制建设到位。出台《泉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关于推进人民法院与相关部门、行业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工作内容,细化操作规程,实现多元解纷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物质保障到位。将诉源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如泉州市政府每年为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提供30万元财政支持,南安市政府每年对这项工作的经费预算达350余万元。各地政府积极牵头协调落实工作场所并组织专职调解员选聘工作,确保诉源治理硬件到位、配备到位。

  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多元化解平台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一条龙化解的运作模式。

  一是做全做广横向联动。引入多方力量参与多元解纷工作,与检察院、司法局、工商联等多部门建立联席联动机制,凝聚治理合力。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签订双向对接协议,出台相关操作规程,组建涉金融、保险纠纷等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平台,提升矛盾纠纷多元解纷效能。

  二是做深做实纵向贯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级多元化解中心负责当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逐级上报、指定调解、协助调解等方式方法,既强化分级调处,又保障上下贯通,实现矛盾纠纷在全市范围内有序流转,高效化解。

  三是做优做细诉调对接。在全市法院成立诉非联动中心,依托各乡镇(街道)司法所、综治网格员,设立调解工作室,靠前就地化解纠纷,缩短服务半径,力争实现乡镇层面全覆盖。实行纠纷分流,将符合诉前调解要求的案件,先行委派至多元化解中心调解。组建速裁团队,实行简案快审快结,提升审判质效。升级跨域服务,推行审判辅助事务的集约化跨域办理,优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实现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

  突出特色、分类施策,创新多元化解工作模式

  各基层法院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人文特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多元解纷工作百花齐放、亮点纷呈。

  鲤城法院与区司法局合作成立三级“诉非联动中心”,一周内就成功调解了涉疫拖欠工人工资纠纷系列案件和成功化解涉疫物资纠纷案件9件共计1092万元。

  丰泽法院牵头搭建“1+N”多元解纷工作格局,即一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加十个“分中心”,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在哪里,多元调解延伸到哪里”。

  洛江法院设立“微调解”平台,配备诉调对接专员,聚集各方调解力量,利用微信联线的模式,着重发挥好委托调解、业务指导、远程调解、司法确认、判后答疑五大功能。

  泉港法院协同泉港司法局成立诉非联动中心,打造明星品牌调解室、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等八个对接阵地,形成“调解+司法确认”的多元解纷泉港模式,促进诉调“无缝对接”。

  晋江法院创新设立“门诊住院式”分工及“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成立全省首个诉调对接特邀调解员协会,让大量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石狮法院建立“三联三全”多元解纷模式,将诉非联动、专业联调、线上联办相结合,推行纠纷零门槛受理,首创化解分中心联动机制,实现平台对接、数据共享。

  南安法院与司法所、银保监会、银行业协会、物业协会等部门联合设立消费、金融、物业等诉非联动分中心,建立常态化联络和信息互通机制,建立“法官+调解员”多元解纷模式。

  惠安法院升级“惠女诉讼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品牌智慧网络版,实现矛盾纠纷从末端处置、被动应对叠加升级向前端预防、主动掌控的转变,完成从单向参与到双向联动的转型升级。

  安溪法院将茶乡巡回审判与诉非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相结合,针对矛盾多发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和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把诉非联动调解室搬到小区里,起到法律宣传的社会效果。

  永春法院与县公安局、司法局等联合建立“135庭所共建机制”,打造永春版“枫桥经验”。该机制先后得到省法院院长吴偕林、市委政法委书记林锦明等领导批示肯定。

  德化法院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借力搭台、聚力共治、发力解纷,建立集证据保全、纠纷调解、维权指引等“六位一体”的“知识产权集成套餐司法服务”,探索矛盾纠纷多元解法。

  深挖潜力、整合资源,完善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泉州法院将继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助推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机制建设再拓展。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进一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完善重大风险联动防控化解体系,建立涉诉信访大数据分析报告制度,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矛盾治理有机闭环,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

  二是平台开发再提升。依托市委政法委现有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提升中心信息化运用水平,确保矛盾纠纷风险信息的及时报送、流转、化解、跟踪和反馈,推动矛盾纠纷处置流程化、便捷化、高效化,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智慧解纷网格化体系,实现全市联动单位调解一盘棋。

  三是资源整合再优化。全面推进非诉讼与诉讼对接实质化,进一步落实“分调裁审”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多元化解平台渠道集成优势,激发平台效应,强化解纷功能,在更大范围、更高起点上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融入调解网络,全方位提升一站式解纷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