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院青年干警成长记:青春正好不负韶华
2017-09-12 09:44:2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陈小康 张志清
  在热播剧《欢乐颂》里,5位年轻人因为缘分聚在一起,生活、工作各有艰辛,但却勤恳、勇敢、踏实上进,在磨砺中收获成长。高尔基曾这样形容青春:“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青春充满着磨砺,而每一次的磨砺带来的不只有艰苦,还有进步和成长。

  青春,就是一场关乎成长的旅行。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机关大楼里,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自己最美的年华相聚在一起,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人民法院工作默默付出,他们说干就干,他们善于学习,他们在忙碌之余不忘思考。而如今,三十而立,青春正好,他们渐渐成长为法院队伍里的中坚力量。

  立志做一名审判业务专家的张帅

  10年前,张帅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毕业,大学时期这位在校园里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帅小伙,就梦想着自己穿上法袍的那一天。用他自己的话讲,走上学习法律、从事法院工作这条路,就是因为他喜欢用法律来明辨是非的过程。在同事看来,法院工作这10年,是张帅成长为一名审判业务骨干的“黄金期”。10年间,张帅先后在办公室和刑二庭工作。在张帅看来,办公室的秘书工作让自己的文字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而在刑二庭工作则让他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法律梦想和人生价值。

  张帅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刚到刑二庭的时候,跟着资历丰富的审判员工作,每一个案件审判中遇到的疑惑点,都会得到庭里前辈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张帅说:“那种师傅和朋友的关系,让我很感动。”办案能力的成长,与刑二庭这个大家庭、与庭领导亦师亦友的教导密不可分。

  “年轻人想要进步,虚心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有团队意识。”张帅说。在渝北区人民法院挂职期间,他分管自己所从事的少年审判工作,他和自己的团队多次深入到辖区的学校,给孩子们上法制教育课,他的团队非常注重和家长交流,他希望未成年人的普法针对的是家庭,而不是未成年人个人。“少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判决了事,如果能帮助青少年找回缺失的家庭教育以及关爱,才是最佳效果。”张帅说。

  工作外的张帅,被很多人定义为“多才多艺”,他喜欢唱歌、健身、运动。重庆一中院的文艺晚会,总少不了他帅气的身影。张帅形容自己有一种不服输的心态,小时候体育不好,而现在的他却被看作是运动达人,“进步可能就是因为每次爬山都没有偷懒吧。”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爬山”不偷懒,“翻山”定自如。

  “我自己追求着更好的自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想要去努力和学习。”谈及未来,张帅说自己有明确的思路,“我就是想在审判业务能力上有所突破,如果可以,我想努力成为一名刑事审判专家。”

  用满腹才华来热爱审判的吴学文

  今年是吴学文来到重庆一中院工作的第5个年头。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研究生毕业的他,从工作第一天起,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习惯,他把这个习惯称之为自己的“小秘密武器”。吴学文说,他在工作中会有很多问题想要去咨询资历丰富的老法官,但是因为大家平时都比较忙,所以他会非常主动地在食堂用餐的时候争取和前辈坐在一起,这样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边吃边聊,同时也并不影响他人的工作。

  大家评价吴学文细心、谦逊、好学,食堂吃饭只是其中一个细节。事实上他也是一个能深入思考,遇事能立即行动起来的人。

  进入重庆一中院后,吴学文一直在民四庭工作。刚来的时候因为所学专业是刑事方面,所以会有落差和不适应,但是吴学文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集体。在民四庭,吴学文先后跟随了3个审判长,每一位审判长都是他的领路人,从小喜欢做数学题的吴学文,形容自己听大家讨论疑难案件,就有一种小时候解出最难的数学题一样的快感。善于倾听是吴学文的特点,同时他非常喜欢钻研。案件讨论会上大家那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以及将案情理清的整个过程,会让他产生成就感,“每一次的讨论和钻研都是一次学习,可以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变得更强,让审判中遇到的压力与困难变渺小。”

  生活中的吴学文略显腼腆,但只要是谈起案子,他的津津乐道,会让你觉得整个人的满腹才华都集结于对于审判事业的热爱之中。每审理一个案件,吴学文都会在判后整理一份案例分析,尤其是复杂的案子,他会把分析当作一次理论研究与复习,也正因为如此,吴学文在审判实践中摸索出了很多经验。

  民四庭的案件以劳动争议、建筑工程纠纷等居多,很多案件简单的判决可能不难,但是却无法得到案结事了的效果。吴学文曾经办的一个案子,承建方与工程出资方产生纠纷,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简单的判决很可能导致两方受困,最终可能拖垮企业。他和同事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引入业主一方达成协议,业主一方愿意提前支付购买尾款,这样一来三方受益,工程得以建完,业主也避免了买到烂尾项目的风险。

  善于总结,勇于探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吴学文都坚持“多做一点会更好”的信条,享受“把问题弄明白”的过程。此次未能入额的吴学文谈及未来,他希望自己的成长是“在学习中更自信”。

  乐观做人智慧做事的阳光男孩景象

  2006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毕业的景象,拥有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特质——外表与性格如一番风景。有时他善于言谈、幽默睿智,好比云淡风轻的山水;有时,他善于钻研与较真、追求极致,好比山间峻岭,棱角分明。山景水象,也有春夏秋冬之分,这就是景象,一个心态乐观、言语幽默,同时又做事认真、善于钻研,有着一颗智慧大脑的阳光大男孩。

  大学毕业后,景象考入了沙坪坝区人民法院,2009年来到了重庆一中院干部处,2013年景象开始在行政庭从事审判工作。景象认为,行政审判中,当事人遇到的问题往往容易激化,这时候审理案件不仅仅需要关注案情本身,对于当事人情绪、争议点、矛盾点都要有清晰的把控,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案结事了。

  如何化解争议,就成为了景象一直向自己的前辈们学习的地方。景象喜欢有压力的感觉,他认为当案子来了,自己必须面对的时候,也是自己最努力和最高效的时候,他会为了一个案子而去看一百篇案例分析,他认为每一个案子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看得多了,写得多了,景象在学术讨论会以及刊物上获奖和发表的文章也就多了,善学善用,一来二往诸如办案能手、优秀标兵等荣誉也接踵而至。作为调研能手,景象把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带给了身边的人,同事认为景象是一个走在理论前沿的人,他时常会关注和学习一些新的热点,往往一些新的司法解释出台,他会很快弄懂,行政庭里有一句流行的话是,“有问题问景象,这些内容他肯定学过。”

  面对工作,景象是一个严谨而认真的人,不过在与同事们相处的过程中,景象不仅是解答问题的能手,更是楼上楼下的开心果。景象觉得,能带给别人欢笑是一种人生态度。不认识他的人,可能会在和他交流不到几分钟,就因为他的幽默和健谈而和他成为朋友。

  生活中,景象说自己是一个宅男,生活简单而规律,业余爱好最喜欢看书。景象看的书和一般年轻人不太一样,他不沉迷于言情与都市小说,可能是由于专业出身于法理学的缘故,景象喜欢看一些哲学和思想史方面的书。“要想了解一个时代,最能够还原那个时代本真的,就是去了解当年的社会思想。”这就是景象,一个喜欢米兰·昆德兰,又能让身边的人开心的阳光男孩。在法院10年,他的关键词就是“乐观与成长”。

  反复打磨才有更好自己的邓娟

  监察室的邓娟,如今是一名8岁小女孩的母亲。2003年,邓娟从重庆大学法学系毕业,通过招录考试进入到了铜梁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经历了政治处、民二庭、民一庭、研究室、审管办等多个部门,2012年,邓娟来到了重庆一中院这个大家庭。她的成长关键词,在她自己看来就是“做好自己”。

  虽然因为工作需要换了不少部门,但是在每一个庭处室,无论是民事审判工作,还是综合部门,邓娟都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很多人熟悉她,先是因为她的文字。写得一手好文章,拿了不少调研比赛奖项的邓娟,自己笑称“写文章是被逼出来的”。可身边的人知道,她不仅从小语文好,文字能力强,而且写作过程也极其踏实认真,用心对工作、用心对生活,这是她给人的“第二印象”。

  2013年8月至今,邓娟一直在监察室工作,她坦言这份工作有些“不被理解”。当事人反映问题,他们在耐心接待的同时,都会确保每一条问题得到核实,往往在核实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有当事人和自己的同事“不理解”。不过用邓娟自己的话讲,她所做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出不得问题。邓娟说她和她的同事们,愿意用更多的努力,让当事人理解,让同事们宽心,让法院永葆廉洁公正。

  重庆一中院内涵式发展理念中,对于干警的廉洁教育是常抓不懈的工作,邓娟和同事创新推出的廉政贺卡以及原创廉政短信,就体现了他们工作的用心和细心。

  邓娟不仅是个细心的人,而且还被院里新来的年轻人看作是“亲切的姐姐”。她非常乐意给院里新来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建议与帮助。邓娟说,在法院工作3到5年后,往往是一个干警成长和上升最关键的时期,年轻干警需要虚心听取意见,在工作三五年后尝试着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破除一些慢慢成为定式的工作方法。“试着去学习身边的人,去思考别人的可取之处,经过反复的磨砺,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突然进步了。”邓娟说。

  邓娟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在生活中随缘的人,但她也有自己严格的工作态度。提及未来,在综合部门和审判一线都有工作经验的她告诉记者,自己追求的状态可以形容为,“不畏将来,不负过往”。她不怕未来的挑战,也不会轻易浪费当下的时光,她淡淡地说:“我会把该做的做到最好。”

  理科学霸为书记员带好头的胡艳

  在办公楼上偶遇胡艳,你就能感受到她的热情。胡艳是重庆一中院民三庭的书记员,从2010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已经在民三庭干了7年。不过很少有人能够看出来这个言谈举止乖巧的女孩,是一枚正宗意义上的“理科学霸”,广西大学数学系毕业,大学期间班长、团支书、学生会干部每一个角色都出色完成。然而,庭里的审判员说,胡艳对法律业务的精通,让人察觉不出她并非科班出身。

  胡艳毕业后通过书记员招聘考试进入到了重庆一中院。她看到身边一起工作的女孩有很多是速录专业,作为一个理科学霸的她就开始自学了所有速录的课程;看到法官在调解过程中释明权利义务关系,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她就开始跟着法官学习如何与当事人沟通调解;为了更好地做好书记员工作,她自己找时间学习法律知识,这个习惯她保持至今,一有新的司法解释她就会去关注。

  作为一个校园里的学霸,如今身在法院大楼里的胡艳,同样热爱着学习。胡艳说,自己在和当事人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好的态度以及注重感情沟通会很有效果,“有时候一味地告诉当事人结论性的东西,他很难接受,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可能在心里更容易理解法院的判决。”

  当事人与律师,经常因为胡艳的耐心沟通与娴熟严谨的庭审记录而对她竖起大拇指。有一次从早到晚的开庭,当法官最后宣布庭审结束时,胡艳就立即将一份规规整整的庭审笔录拿给律师与当事人签字,那位律师夸她是自己见过记录最好的书记员。

  其他年轻书记员说胡艳是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带头姐姐”。胡艳自己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程序化的书记员工作流程,还把平时需要做的材料做出标准模板,每当有新来的书记员到庭里,她就会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下去,并为他们进行演示。一来二往的交流让她很快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不少法官感慨,胡艳的做法缩减了新书记员的磨合时间,对提高办案效率有很不错的效果。

  胡艳是一个开朗的人,更是一个努力的人。她喜欢学习,善于总结,她说书记员工作需要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她在工作中明白了繁忙之下如何区分轻重缓急,甚至连周一到周五每一天哪一个时间段去给文书盖章不用排队这样具体的细节都被她列成表格。

  生活中的胡艳就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她喜欢追偶像剧,她爱刷微博,她还会在业余时间带家教。她认为自己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她说,工作要做得出色,生活要活得精彩,这才是年轻人的态度。她感谢自己身边的法官和同事,因为“以后我还要跟着他们学很多”。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