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更精细 功能更实用
——安徽法院全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纪实
2016-06-20 07:11:28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李忠好 周瑞平
图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导诉员正在指导网上自助立案。周瑞平 摄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专程到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调研,称赞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从后台到前台、从分散到集中、从多点到一点”的优化,不仅服务了群众,也方便了法官。当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总结了安徽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五条经验,要求全国法院认真借鉴推广;“合肥经验”写入了周强院长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
7个月过去,安徽127个法院没有满足于建成诉讼服务中心,而是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档升级、增加服务项目,创新司法为民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从解决深层次问题入手,着力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聚集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化解涉诉信访、攻克执行难的平台,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推进“大服务” 注重精细化
2016年5月4日上午,新里城菜市场100多位经营户涌进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要起诉瑞泰公司违约交付摊位,要求全额返还摊位出让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担任导诉员一年多的胡紫薇虽没见过如此庞大阵势,但不慌不乱,问清当事人的来意后,耐心稳控大家情绪,立马进行分流,引导请了律师的当事人直接到网上立案区自助立案。在窗口值班的法官鲍洁华则安排法援人员指导没有代理人的当事人书写诉状,进行人工立案,为52位生活确实困难人员办理缓交诉讼费手续。
就这样诉讼标的不一、总额达千万元的100多件案件当天全部立案。
“来法院之前我们已六神无主,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手续,有了依法解决的办法,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诉讼代表李长志说。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是安徽少数几家租赁房子办公的基层法院。该院最大限度压缩办公面积,建起近千平米的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具备导诉、立案、调解等五大区域,查询咨询、诉调对接、立案信访、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23项基本功能,实现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的目标。
该院被安徽高院定为集中管辖皖南五市行政案件的基层法院后,针对外地当事人来法院立案路途遥远、来往不便的特点,大力推进网上立案、邮寄立案和12368服务热线引导立案,提供网上、线上、大厅多样化的司法服务。并在诉讼指南上设置地图导引,将从芜湖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来法院的路线发布在网上,方便外地群众查阅;同时该院还专门设置休息室,为外地当事人提供休息场所,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诉累。
这是安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进便民利民、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诉讼服务中心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群众诉讼‘始发站’和司法审判‘总开关’。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立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如是要求。
安徽各地法院在省高院规定的23项诉讼服务功能基础上,结合实际,增设特色功能,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周到、贴心的诉讼服务。
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建起微信服务平台,为全市律师提供实时查询咨询服务,截至5月31日,共有101位律师加入平台,先后接受各类案件查询436件,查询其他事项257次,接受和处理投诉23次,被律师们称为“前所未有的温馨快捷服务平台”。同时,邮政部门从4月1日起,派专人到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驻点开展邮寄送达服务,通过对文书的送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效率和质量。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司法局携手,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困难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及进行法律援助申请初审,实现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一站式对接”,更大程度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滁州市两级法院则结合农业大市的实际,在30个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工作站”,直接办理立案等诉讼事务,今年1至5月份共立案1556件,免除了群众奔波之苦。
利用信息化提高诉讼服务效率已成为许多法院的追求。2015年8月,依托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全省法院开通网上立案功能,半年时间,共接收网上立案59282件,占同期立案数的14.7%。单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就网上立案6118件。
今年3月,马鞍山市雨山区法院在安徽率先建起电子法庭,依托云平台,把庭审的每一个环节都连线到网络,起诉、调解、受理、送达、开庭、裁判等都可在线上完成。远在辽宁鞍山市的曹女士和雅士利乳业(马鞍山)销售公司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公司不服仲裁,诉至法院。案件标的小,路又远,法官征求双方同意,选择在电子法庭上庭审。
“我在电子法庭上,看到刘洪涛法官的一言一行,彻底颠覆了我对传说中‘衙门’的印象,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感谢法院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曹女士胜诉后给法院领导写信说。
创新多元平台 合力化解纠纷
受案数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10位的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2015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0686件,其中诉前调结1668件。今年1至5月受理案件4864件,已诉前调结880件。
面对案件不断增长,当事人期望快捷化解纠纷的期望,田家庵法院从2010年开始先后聘请了7名退休老同志作为人民调解员,常驻设在诉讼服务中心的诉前调解中心。对一些事实简单的案件,当事人明确表示愿意,由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去年7位人民调解员人均办案高达238件,意味着为我院21位民事法官人均减负办案近80件。今年已人均调结125件。”该院院长侯伟感叹,“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又快又好化解了矛盾,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更为法官减轻了负担,让法官专心办理普通程序的案件。”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安徽高院要求全省法院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这“两个建设”相互依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搭建好“四大平台”:诉调对接平台、专业解纷平台、网络调解平台、案件速裁平台。
今年3月,安徽高院出台《全省法院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意见》,规范纠纷解决运行机制和程序对接制度,切实发挥法院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根据安徽高院要求,各地法院积极搭建专业解纷平台,有效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人员的专业优势,探索和建设更具特色和实效的对接平台;建立起“两代表一委员”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律师调解、仲裁员调解以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监督指导等五项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开展调解的优势。
2015年9月,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引入婚姻家庭咨询师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搭建婚姻家庭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共调解婚姻家庭类案件300余件,其中不起诉86件,达成调解协议离婚55件。
安徽省商会调解中心在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商会调解工作站,运行一个月来,效果颇佳。
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综治办、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搭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已受理劳动争议纠纷112起,调撤74起。该平台不仅缓解了两级法院受理案件的压力,更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更快捷、更专业的绿色通道,降低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合肥市蜀山区法院还尝试搭建网络调解平台,发挥网络调解、在线调解的优势,让当事人多了一种选择。
安徽法院不断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灵活开放的网络调解平台,将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等纠纷集中领域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窗口引入法院诉讼服务网,使当事人快速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尽快找到适宜的解决纠纷机构,积极开展在线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在网上解决。
针对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诉讼门槛,而诉讼解决纠纷具有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以及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特点,全省法院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对矛盾纠纷的分层过滤、分流引导的功能作用,继续搭建速裁平台,完善简易程序、小额诉讼、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等机制,实行繁简分流,开展案件速裁,有效提高审判效率。合肥市两级法院对简单案件实现登记立案和案件速裁的有效对接,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6.45﹪。
发挥功能作用 提高司法公信
已经在立案窗口工作16年的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过传之,过去经常被各种信访人搞得焦头烂额,现在轻松了很多。
2015年6月,亳州中院建成规范化的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场所,通过推进涉诉信访改革,实现诉访分离,分类化解申诉信访;实行领导包案处理,化解疑难信访案件;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完善依法治访工作机制,和亳州市司法局共同构建律师参与预防、化解涉诉信访工作平台,专门出台《关于律师代理申诉、参与信访暂行办法》,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为律师调解案件、代理申诉、参与信访创造条件,使律师参与预防化解涉诉信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明显。
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亳州市两级法院加强远程视频接访,让当事人在当地反映问题和诉求就能得到上级法院的接待处理,2015年以来,有11位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接访,信访问题得到明确答复和处理。
安徽各级法院注重完善信访化解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源头治理、信访接待化解功能,重大敏感案件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防控,第一时间被化解”,前移工作关口,做好应对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涉重大敏感案件的信访问题发生。今年5月,安徽高院联合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省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或信访接待场所设立律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信访案件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完善远程视频接访,引导信访群众选择视频方式反映诉求;规范网络信访流程,依法处理信访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后,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多次向全省法院提出明确要求,要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各级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阵地,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向立案、审判借力。从立案起主动提示执行风险,引导当事人积极履行举证责任;在诉前调解中促使自动履行,把执行信访案件推向前台,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切实减少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
7个月过去,安徽127个法院没有满足于建成诉讼服务中心,而是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档升级、增加服务项目,创新司法为民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从解决深层次问题入手,着力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聚集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化解涉诉信访、攻克执行难的平台,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推进“大服务” 注重精细化
2016年5月4日上午,新里城菜市场100多位经营户涌进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要起诉瑞泰公司违约交付摊位,要求全额返还摊位出让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担任导诉员一年多的胡紫薇虽没见过如此庞大阵势,但不慌不乱,问清当事人的来意后,耐心稳控大家情绪,立马进行分流,引导请了律师的当事人直接到网上立案区自助立案。在窗口值班的法官鲍洁华则安排法援人员指导没有代理人的当事人书写诉状,进行人工立案,为52位生活确实困难人员办理缓交诉讼费手续。
就这样诉讼标的不一、总额达千万元的100多件案件当天全部立案。
“来法院之前我们已六神无主,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手续,有了依法解决的办法,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诉讼代表李长志说。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是安徽少数几家租赁房子办公的基层法院。该院最大限度压缩办公面积,建起近千平米的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具备导诉、立案、调解等五大区域,查询咨询、诉调对接、立案信访、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23项基本功能,实现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的目标。
该院被安徽高院定为集中管辖皖南五市行政案件的基层法院后,针对外地当事人来法院立案路途遥远、来往不便的特点,大力推进网上立案、邮寄立案和12368服务热线引导立案,提供网上、线上、大厅多样化的司法服务。并在诉讼指南上设置地图导引,将从芜湖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来法院的路线发布在网上,方便外地群众查阅;同时该院还专门设置休息室,为外地当事人提供休息场所,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诉累。
这是安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进便民利民、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诉讼服务中心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群众诉讼‘始发站’和司法审判‘总开关’。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立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如是要求。
安徽各地法院在省高院规定的23项诉讼服务功能基础上,结合实际,增设特色功能,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周到、贴心的诉讼服务。
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建起微信服务平台,为全市律师提供实时查询咨询服务,截至5月31日,共有101位律师加入平台,先后接受各类案件查询436件,查询其他事项257次,接受和处理投诉23次,被律师们称为“前所未有的温馨快捷服务平台”。同时,邮政部门从4月1日起,派专人到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驻点开展邮寄送达服务,通过对文书的送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效率和质量。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司法局携手,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困难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及进行法律援助申请初审,实现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一站式对接”,更大程度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滁州市两级法院则结合农业大市的实际,在30个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工作站”,直接办理立案等诉讼事务,今年1至5月份共立案1556件,免除了群众奔波之苦。
利用信息化提高诉讼服务效率已成为许多法院的追求。2015年8月,依托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全省法院开通网上立案功能,半年时间,共接收网上立案59282件,占同期立案数的14.7%。单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就网上立案6118件。
今年3月,马鞍山市雨山区法院在安徽率先建起电子法庭,依托云平台,把庭审的每一个环节都连线到网络,起诉、调解、受理、送达、开庭、裁判等都可在线上完成。远在辽宁鞍山市的曹女士和雅士利乳业(马鞍山)销售公司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公司不服仲裁,诉至法院。案件标的小,路又远,法官征求双方同意,选择在电子法庭上庭审。
“我在电子法庭上,看到刘洪涛法官的一言一行,彻底颠覆了我对传说中‘衙门’的印象,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感谢法院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曹女士胜诉后给法院领导写信说。
创新多元平台 合力化解纠纷
受案数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10位的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2015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0686件,其中诉前调结1668件。今年1至5月受理案件4864件,已诉前调结880件。
面对案件不断增长,当事人期望快捷化解纠纷的期望,田家庵法院从2010年开始先后聘请了7名退休老同志作为人民调解员,常驻设在诉讼服务中心的诉前调解中心。对一些事实简单的案件,当事人明确表示愿意,由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去年7位人民调解员人均办案高达238件,意味着为我院21位民事法官人均减负办案近80件。今年已人均调结125件。”该院院长侯伟感叹,“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又快又好化解了矛盾,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更为法官减轻了负担,让法官专心办理普通程序的案件。”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安徽高院要求全省法院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这“两个建设”相互依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搭建好“四大平台”:诉调对接平台、专业解纷平台、网络调解平台、案件速裁平台。
今年3月,安徽高院出台《全省法院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意见》,规范纠纷解决运行机制和程序对接制度,切实发挥法院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根据安徽高院要求,各地法院积极搭建专业解纷平台,有效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人员的专业优势,探索和建设更具特色和实效的对接平台;建立起“两代表一委员”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律师调解、仲裁员调解以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监督指导等五项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开展调解的优势。
2015年9月,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引入婚姻家庭咨询师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搭建婚姻家庭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共调解婚姻家庭类案件300余件,其中不起诉86件,达成调解协议离婚55件。
安徽省商会调解中心在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商会调解工作站,运行一个月来,效果颇佳。
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综治办、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搭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已受理劳动争议纠纷112起,调撤74起。该平台不仅缓解了两级法院受理案件的压力,更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更快捷、更专业的绿色通道,降低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合肥市蜀山区法院还尝试搭建网络调解平台,发挥网络调解、在线调解的优势,让当事人多了一种选择。
安徽法院不断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灵活开放的网络调解平台,将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等纠纷集中领域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窗口引入法院诉讼服务网,使当事人快速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尽快找到适宜的解决纠纷机构,积极开展在线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在网上解决。
针对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诉讼门槛,而诉讼解决纠纷具有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以及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特点,全省法院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对矛盾纠纷的分层过滤、分流引导的功能作用,继续搭建速裁平台,完善简易程序、小额诉讼、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等机制,实行繁简分流,开展案件速裁,有效提高审判效率。合肥市两级法院对简单案件实现登记立案和案件速裁的有效对接,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6.45﹪。
发挥功能作用 提高司法公信
已经在立案窗口工作16年的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过传之,过去经常被各种信访人搞得焦头烂额,现在轻松了很多。
2015年6月,亳州中院建成规范化的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场所,通过推进涉诉信访改革,实现诉访分离,分类化解申诉信访;实行领导包案处理,化解疑难信访案件;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完善依法治访工作机制,和亳州市司法局共同构建律师参与预防、化解涉诉信访工作平台,专门出台《关于律师代理申诉、参与信访暂行办法》,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为律师调解案件、代理申诉、参与信访创造条件,使律师参与预防化解涉诉信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明显。
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亳州市两级法院加强远程视频接访,让当事人在当地反映问题和诉求就能得到上级法院的接待处理,2015年以来,有11位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接访,信访问题得到明确答复和处理。
安徽各级法院注重完善信访化解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源头治理、信访接待化解功能,重大敏感案件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防控,第一时间被化解”,前移工作关口,做好应对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涉重大敏感案件的信访问题发生。今年5月,安徽高院联合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省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或信访接待场所设立律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信访案件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完善远程视频接访,引导信访群众选择视频方式反映诉求;规范网络信访流程,依法处理信访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后,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多次向全省法院提出明确要求,要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各级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阵地,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向立案、审判借力。从立案起主动提示执行风险,引导当事人积极履行举证责任;在诉前调解中促使自动履行,把执行信访案件推向前台,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切实减少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