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法院创建“化讼、少讼、无讼”边界
2012-04-18 14:54: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福建频道
福建省建宁县地处闽西北,闽赣两省结合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与江西省的广昌、南丰、黎川县毗邻,是闽赣交通的主要门户之一。处于“一脚踏两省,两步跨三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两省边界线长达150余公里,涉及2个镇5个乡1个国营农场,3个居委会62个行政村,人口近13万人。其中建宁里心镇与江西南丰的付坊乡仅一山之隔。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过去因不同属地管辖,不互通信息,发生的问题纠纷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有边界、无法界
近年来,随着闽赣两省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边界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往来日渐密切,两省边界群众因林权、争地、联姻、贸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如何稳妥的解决边界纠纷,化解矛盾,是两地共同面对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建宁县人民法院与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开展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2006年2月,建宁法院率先在里心镇与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乡的交界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办公场所由上黎村提供,人员以建宁法院里心法庭的法官为主,江西南丰法院太和法庭干警及村调解、治保干部参与。两地法院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共同制定出台《关于创建“闽赣两地化讼、少讼、无讼边界村”活动方案》,突破两省行政区域的束缚,强化两地法院司法协作。除保持两地法院领导经常性互访交流外,增强了司法协作、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内容。互相协助司法文书送达,互相协助案件执行,互相协助案件调查取证,互相协调案件管辖。为更好地解决矛盾纠纷,在司法尺度的适用上,两地法院对因边界地区产生民商事案件在处理上力求达到平衡,最大限度保障边界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两地法官们在司法实践中创新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便民司法服务站里印制了诉讼指南,提供了农村最常见类型案件的诉状样本等供群众参考。两地法官定期在服务站开设“法律知识讲堂”,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服务站平时有干警及村里的调解主任、治保主任值班,负责接待两地群众的信访、代收诉状、为不方便的当事人联系预约开庭及庭前的部分准备事项。如果是涉及到江西南丰县法院管辖的案件,服务站就会及时转交给相距二十几公里远的南丰法院太和法庭。
有纠纷、不激化
边界纠纷无小事,小事当作大事办。为及时了解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情况,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了解信息,共同探讨边界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涉及两地边界的山林、土地、用水,以及销售种子、化肥这些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可能产生纠纷的问题,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都提前摸排,登记造册,排查结果及时向对方通报备查,重大疑难纠纷则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如果涉及两地的疑难案件,在联席会上,两地法官共同商讨解决,减少和避免边界纠纷激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涉及边界的突发事件,两地法庭的法官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相互配合,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自便民司法服务站设立以来,对24件矛盾纠纷有预见性的进行了梳理、排查、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让群众少跑路,法官们采取巡回开庭与就地办案相结合的方式,由“以法庭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转变。每月抽出1-2天到当地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活动,解决矛盾纠纷和群众实际问题。重点对婚姻、继承、劳动保障、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边界群众遵纪守法,和睦相处。
创机制、促无讼
闽赣两地法官们建立了长效联调网络,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案例指导、交流经验、赠送相关资料、邀请人民调解骨干参加庭审和调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工作。在涉边矛盾纠纷化解上,充分利用边界村民对“血缘、亲缘、地缘”的理解和认同,联合开展边界地区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化解。一些接受过法律服务或曾打过官司的村民,还主动成了法律义务宣传员。“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的建立,为接边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模式,同时也为毗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边界贸易、招商引资搭建了连心桥。近3年来,服务站的法官们接待群众来访260余人次,深入两地边界村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120余次,共同化解各类涉边界民商事法律纠纷163件,相互送达法律文书126件,诉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由5年前的60%提高到现在的98%。省际边界实现了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民转刑案件、无因调处不力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
在两省交界偏僻一隅,绵延崎岖大山深处的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擎起了神圣的国徽、撑起了司法的天平,让边界群众有就近说理和伸张正义的地方。上黎村村民甘传勇深有感触地说“平安边界,现在可真是名符其实,有了这个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村民们的纠纷少多了”。曾是第九、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省人大代表的福建文鑫莲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帅金高非常看重里心法庭法官们在当地所发挥的作用。帅金高代表说:“法官们一心为民,各项工作便民利民,他们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也被边界群众誉为解决边界纠纷的“驿站”。
有边界、无法界
近年来,随着闽赣两省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边界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往来日渐密切,两省边界群众因林权、争地、联姻、贸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如何稳妥的解决边界纠纷,化解矛盾,是两地共同面对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建宁县人民法院与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开展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2006年2月,建宁法院率先在里心镇与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乡的交界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办公场所由上黎村提供,人员以建宁法院里心法庭的法官为主,江西南丰法院太和法庭干警及村调解、治保干部参与。两地法院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共同制定出台《关于创建“闽赣两地化讼、少讼、无讼边界村”活动方案》,突破两省行政区域的束缚,强化两地法院司法协作。除保持两地法院领导经常性互访交流外,增强了司法协作、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内容。互相协助司法文书送达,互相协助案件执行,互相协助案件调查取证,互相协调案件管辖。为更好地解决矛盾纠纷,在司法尺度的适用上,两地法院对因边界地区产生民商事案件在处理上力求达到平衡,最大限度保障边界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两地法官们在司法实践中创新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便民司法服务站里印制了诉讼指南,提供了农村最常见类型案件的诉状样本等供群众参考。两地法官定期在服务站开设“法律知识讲堂”,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服务站平时有干警及村里的调解主任、治保主任值班,负责接待两地群众的信访、代收诉状、为不方便的当事人联系预约开庭及庭前的部分准备事项。如果是涉及到江西南丰县法院管辖的案件,服务站就会及时转交给相距二十几公里远的南丰法院太和法庭。
有纠纷、不激化
边界纠纷无小事,小事当作大事办。为及时了解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情况,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了解信息,共同探讨边界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涉及两地边界的山林、土地、用水,以及销售种子、化肥这些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可能产生纠纷的问题,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都提前摸排,登记造册,排查结果及时向对方通报备查,重大疑难纠纷则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如果涉及两地的疑难案件,在联席会上,两地法官共同商讨解决,减少和避免边界纠纷激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涉及边界的突发事件,两地法庭的法官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相互配合,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自便民司法服务站设立以来,对24件矛盾纠纷有预见性的进行了梳理、排查、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让群众少跑路,法官们采取巡回开庭与就地办案相结合的方式,由“以法庭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转变。每月抽出1-2天到当地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活动,解决矛盾纠纷和群众实际问题。重点对婚姻、继承、劳动保障、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边界群众遵纪守法,和睦相处。
创机制、促无讼
闽赣两地法官们建立了长效联调网络,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案例指导、交流经验、赠送相关资料、邀请人民调解骨干参加庭审和调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工作。在涉边矛盾纠纷化解上,充分利用边界村民对“血缘、亲缘、地缘”的理解和认同,联合开展边界地区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化解。一些接受过法律服务或曾打过官司的村民,还主动成了法律义务宣传员。“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的建立,为接边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模式,同时也为毗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边界贸易、招商引资搭建了连心桥。近3年来,服务站的法官们接待群众来访260余人次,深入两地边界村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120余次,共同化解各类涉边界民商事法律纠纷163件,相互送达法律文书126件,诉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由5年前的60%提高到现在的98%。省际边界实现了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民转刑案件、无因调处不力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
在两省交界偏僻一隅,绵延崎岖大山深处的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们擎起了神圣的国徽、撑起了司法的天平,让边界群众有就近说理和伸张正义的地方。上黎村村民甘传勇深有感触地说“平安边界,现在可真是名符其实,有了这个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村民们的纠纷少多了”。曾是第九、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省人大代表的福建文鑫莲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帅金高非常看重里心法庭法官们在当地所发挥的作用。帅金高代表说:“法官们一心为民,各项工作便民利民,他们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也被边界群众誉为解决边界纠纷的“驿站”。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