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醉驾亦赔”看利益的博弈
2012-03-30 12:01:42 | 来源:中国法院网江西频道 | 作者:胡敏
司法实践中,保险公司往往以驾驶员酒驾为由,拒绝进行保险理赔。在全国各地的法院判决中,似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判赔,有的判不赔,有的判垫付,有的判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赔偿。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网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第十七条对醉驾伤人保险赔偿进行了明确,对于酒驾、毒驾等造成的伤害,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直接否定了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的第22条不赔偿这些损失的免责条款。《意见稿》一经推出,引发了法律界、保险业以及包括广大车主在内的社会大众的激烈讨论。有拍手的,也有拍砖的,有期待的,也有担忧的。
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36亿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基本进入“车轮”下的国家。同时,交通事故仍然是我国的“第一杀手”。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赔付制度,立法机关一直不断的做着努力,但仍难以应对目前复杂的交通环境,也难以权衡各方的利益。
交通事故中的受害方对《意见稿》普遍表示欢迎。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还没有成熟运行之前,醉驾如果不予以保险赔偿,在驾驶员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被害人很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救助,虽然醉驾已入刑,但民事方面的赔偿制度应该跟进,对于资金雄厚的保险公司而言,是受害者索赔的最佳选择。当保险公司以《保险条例》第22条驾驶人醉酒免赔而屡试不爽时,受害方认为,是时候对保险公司酒驾不赔说“不”了。与此同时,让广大潜在受害者担忧的是,如果酒驾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要赔偿,这无疑会让肇事者的违法成本降低,甚至是对酒后驾车不良风气的助长。驾驭员即使酒后开车造成交通事故,在赔付时可以理之气壮的拉上保险公司。
投保人对《意见稿》则表现的很别扭。一方面,众多的守法投保人认为醉驾保险赔付的规定一旦通过,毋庸置疑的是保险公司会提高保费或附加费用,以应付醉驾赔偿导致保险公司赔付率攀升,最终的结果将是由全体守法投保人共同承担违法成本,为少数醉驾者的不法行为买单。另一方面,虽然醉驾入刑,但对于一些心存侥幸者仍会“碰线”,出事后就装死相。但如果有保险公司“帮”其买单,受害方得到了应有赔偿,受害方很可能出具谅解书,最终醉驾出场事,钱没赔多少,又没有判刑的结果。而这种法律侥幸者往往也会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里,反正事出了,钱也赔不起,受害者可以去找保险公司要。这就是醉驾保险公司赔偿讨论最广泛的“导致道德沦丧”。
保险公司当然是对《意见稿》讨论最激烈的。交强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政策险种,无论是费率还是赔偿标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保险公司无权进行更改。交强险自2006年实施以来,除2008年稍有赢利外,基本上亏损一年胜似一年。《意见稿》一旦通过,毫无疑问的是《保险条例》第22条的“尚方宝剑”功效全无,接踵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亏损。但作为盈利性质的保险公司,怎么能容忍严重亏损的出现呢,它总得将成本转移出去。这就可能出现各大保险公司联合向保监会施加压力,要求提升对交强险的费率标准, 或者强制要求投保人捆绑购买额外的商业险等。早在2003年,国内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非常事故损失特约险”的险种,民间俗称“酒后驾车险”。虽然也是颇受争议,但这确实是保险公司可以为盈利去另辟的蹊径。
笔者以为,争论越广,越深,越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如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司法解释没有经过广泛论证就颁布,是对法律的不负责,也是对人民的不负责。刚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不也是历经长时间广泛的论证而通过的吗?所以,拍手也好,拍砖也罢,真理总会越辩越明。在各种利益得到充分博弈之后,合理、健全、成熟且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会呈现在大众面前。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网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第十七条对醉驾伤人保险赔偿进行了明确,对于酒驾、毒驾等造成的伤害,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直接否定了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的第22条不赔偿这些损失的免责条款。《意见稿》一经推出,引发了法律界、保险业以及包括广大车主在内的社会大众的激烈讨论。有拍手的,也有拍砖的,有期待的,也有担忧的。
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36亿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基本进入“车轮”下的国家。同时,交通事故仍然是我国的“第一杀手”。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赔付制度,立法机关一直不断的做着努力,但仍难以应对目前复杂的交通环境,也难以权衡各方的利益。
交通事故中的受害方对《意见稿》普遍表示欢迎。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还没有成熟运行之前,醉驾如果不予以保险赔偿,在驾驶员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被害人很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救助,虽然醉驾已入刑,但民事方面的赔偿制度应该跟进,对于资金雄厚的保险公司而言,是受害者索赔的最佳选择。当保险公司以《保险条例》第22条驾驶人醉酒免赔而屡试不爽时,受害方认为,是时候对保险公司酒驾不赔说“不”了。与此同时,让广大潜在受害者担忧的是,如果酒驾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要赔偿,这无疑会让肇事者的违法成本降低,甚至是对酒后驾车不良风气的助长。驾驭员即使酒后开车造成交通事故,在赔付时可以理之气壮的拉上保险公司。
投保人对《意见稿》则表现的很别扭。一方面,众多的守法投保人认为醉驾保险赔付的规定一旦通过,毋庸置疑的是保险公司会提高保费或附加费用,以应付醉驾赔偿导致保险公司赔付率攀升,最终的结果将是由全体守法投保人共同承担违法成本,为少数醉驾者的不法行为买单。另一方面,虽然醉驾入刑,但对于一些心存侥幸者仍会“碰线”,出事后就装死相。但如果有保险公司“帮”其买单,受害方得到了应有赔偿,受害方很可能出具谅解书,最终醉驾出场事,钱没赔多少,又没有判刑的结果。而这种法律侥幸者往往也会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里,反正事出了,钱也赔不起,受害者可以去找保险公司要。这就是醉驾保险公司赔偿讨论最广泛的“导致道德沦丧”。
保险公司当然是对《意见稿》讨论最激烈的。交强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政策险种,无论是费率还是赔偿标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保险公司无权进行更改。交强险自2006年实施以来,除2008年稍有赢利外,基本上亏损一年胜似一年。《意见稿》一旦通过,毫无疑问的是《保险条例》第22条的“尚方宝剑”功效全无,接踵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亏损。但作为盈利性质的保险公司,怎么能容忍严重亏损的出现呢,它总得将成本转移出去。这就可能出现各大保险公司联合向保监会施加压力,要求提升对交强险的费率标准, 或者强制要求投保人捆绑购买额外的商业险等。早在2003年,国内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非常事故损失特约险”的险种,民间俗称“酒后驾车险”。虽然也是颇受争议,但这确实是保险公司可以为盈利去另辟的蹊径。
笔者以为,争论越广,越深,越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如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司法解释没有经过广泛论证就颁布,是对法律的不负责,也是对人民的不负责。刚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不也是历经长时间广泛的论证而通过的吗?所以,拍手也好,拍砖也罢,真理总会越辩越明。在各种利益得到充分博弈之后,合理、健全、成熟且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会呈现在大众面前。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边江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