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程序中善意取得制度的探讨
2010-01-06 15:12:4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杨涛
内容提要: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经常出现执行标的物或被执行人的财产由第三人占有或第三人主张所有权的情况,这就涉及到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的运用问题。为正确把握实务中遇到的物权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探讨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在执行实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民事执行程序是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除了要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外,更要甄别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的恶意行为。为正确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物权法》的内在精神,剥开善意与恶意的伪装,平衡真实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不因我们理解的错误和判断的失衡,引来对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有失公正性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对民事执行程序中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确保执行活动顺利进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善意取得的涵意及适用条件
(一)善意取得的涵意。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如受让人取得该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1]善意取得制度是为了协调财产所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在商品交换日益频繁的时代,为保证交易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以牺牲原所有权的利益为代价,确保善意受让人交易的安全。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对于执行机构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提炼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要件,从《物权法》第106条可知,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为:
1、转让人为无处分权人。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未经处分权人(原权利人)授权或同意而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物权行为。其具体包括以下2种情况:
(1)处分权人本来就无处分财产的权利。如不动产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处分共有物;如基于原所有人的意思而为他人占有的物,主要包括因租赁、借用、承揽、保管等合同而交付他方占有的动产。[2]
(2)处分权人虽有处分权,但处分权受到了限制。如所有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所有权人即成为无权处分人,因为依法查封的物品,不能成为交易对象。但应注意的是,所有权人在此种情形下所为的无权处分行为,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是查封和扣押具有公法上的效力使然。
2、受让人通过有偿交易行为取得物权。该条件表明善意第三人需通过交易行为,并且是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才能取得物权。交易行为主要指通过买卖、互易、出资等具有交易性质的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实施的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意思表示。那些通过先占、继承、遗赠等行为取得的财产,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比如,被执行人甲为了逃避执行,将其所有财产赠与儿子,并办理了过户等手续。因善意取得是以有偿取得为前提,应以相应的财产或金钱支付给出让人。甲的儿子无偿取得财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在有偿取得的前提下,合理的价格,也是衡量财产取得是否有善意的标准。财产转让一般应以市场对价为条件,违反这一规律的财产转让,就可以引起人们对该项交易是否是善意的合理怀疑。[3]
3、第三人须为善意信赖登记。[4]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善意”的判断首当其冲,并且更为关键的是,善意的判断是执法的难点。从总体上分析,作为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善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为推定善意。由于这种善意是基于物权的真实拟制性而产生的,建立在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占有的这种公示方式上。这种推定善意实际上是对一般交易情况的认同,即除了有反证证明第三人是恶意的情形之外,均被视为善意的交易者,其无需为这种善意负担举证责任,只有否定这种善意推定的人,才负担举证证明物权受让人主观上为恶意的义务。因此,“不知”足以构成善意,至于不知的原因是否出于过失,在所不问。
(2)为客观善意。这种推定善意的物质基础是不动产登记这个客观事实,由此,其也被称为“客观善意”,是为了与罗马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中的“主观善意”相区分。[5]与动产的受让人的不同的是,不动产的受让人除了需要了解登记簿的状况之外,无须承担额外的审查义务,当事人主观态度已不再是被关注的唯一焦点。因此,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使第三人善意的判断标准显得非常宽松。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应用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因金钱给付义务转化为对被执行人所有的物的执行或者法律文书所指定的财产就是执行标的,由于物的流转在执行前后均有可能发生,对这些物的执行就有可能出现第三人取得或占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是正常的交易行为,有的是为了逃避执行恶意流转等等。为使善意取得制度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得到正确应用,下面从不动产和动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动产。不动产以登记为对抗要件,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意味着登记即权利。如果在法院采取查封措施前,第三人基于买卖、互易等交易方式取得被执行人的不动产,并办理了转移登记手续的,执行中第三人主张所有权的,根据登记公信原则,可确认第三人善意取得不动产的所有权。反之,如果被执行人通过交易方式取得第三人的不动产,并办理登记手续的,则可认定系被执行人的财产。对于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无偿转让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时,对申请人造成损害的,申请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撤销被执行人的转让行为。只有在转让行为被撤销后,执行机构方可对该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在分析不动产物权是否善意取得时,着重分析买卖不动产时未办理产权过户但已全额支付房款并实际占有的问题和登记瑕疵的认定问题。
1、关于全额支付并实际占有的房产能否视为善意取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被执行人将其所有的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部分或者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第三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如果第三人对此没有过错,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显然《查封规定》第十七条对物权变动的法则做出了突破性的规定,也突破了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物权法要求善意取得必须是转让不动产的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而《查封规定》第十七条仅要求支付了全部的价款并实际占有,对已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的,虽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也保护善意取得第三人的利益。在物权法实施后,此条的规定应作修改,对于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的,除非是登记机关的过错造成,否则不能认定第三人已善意取得。
2、关于登记瑕疵的认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借助登记的公信力来维护交易的安全。只要是已登记的,就产生公信力的效力,不管其是否登记瑕疵,对于买受人而言,没有审查登记是否存在瑕疵的义务。因此,对于登记瑕疵的物权,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但在更正登记之前,原登记对善意第三人仍具有公信力。只要真正权利人未在有效时间内申请变更,这就意味着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可按登记簿记载的内容行使处分权的权利,第三人依据登记簿的公信力可以取得物权,其结果导致真实权利人丧失其物权人的地位。[6]我们发现,不动产登记不能杜绝登记时的瑕疵现象,造成不动产登记瑕疵的原因有以下二种:
(1)由于登记机关的错误登记,使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物权并非真实的物权人。
(2)不动产登记以外的法律变动。如本是不动产的所有权人,但其不愿用自己的名义办理所有权登记,与自己的朋友乙约定,而将房屋所有权登记为乙,此种约定非赠与或放弃所有权的意思表示。
(二)动产。根据物权公示原则,动产谁占有即可推定谁为所有人,在执行过程中若动产由被执行人占有,就可以推定为系被执行人所有,可以执行该动产,除非第三人有充分的证据证实由被执行人的占有的动产系其所有,方可阻却法院的执行。在分析动产物权是否善意取得时,着重是厘清以下二个问题。
1、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特殊动产。这三类特殊动产中涉及机动车的案件最多。一般不动产和动产的买卖,采用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当事人之间除有债权合意外,必须以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进行公示后,才能完成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转移,即登记或交付使得物权变动生效,并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而我国《物权法》对于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交通工具的物权变动,采用混合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即以交付作为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动产的所有权转移生效要件,而以登记作为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动产的所有权转移公示要件。故机动车等虽然是动产,却必须经过登记才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点区别于一般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式的特点。
2、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或取得。[7]对此,执行实务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由执行机构向第三人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若第三人拒不交出该动产,即将协助义务上升为给付义务,这实际上是法律文书执行力的一种扩张。为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以被执行人是否对第三人享有物的交付请求权为区分标准,只有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物的交付请求权,执行机构才可对第三人占有的物进行执行。对于享有占有权的质权人、保管人、寄存人等,可以根据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理,可以对该特定物进行执行,执行力及于第三人。但执行中应保留第三人相应的权利,给第三人以适当保护。
三、善意取得制度在执行程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善意第三人的甄别。笔者认为:“善意”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状况,不显于外部,难于判断。但作为法律概念,必须具有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应有其具体的衡量标准。《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仅规定了“受让人的善意”,其标准过于原则,“善意”的标准应是“受让人对于公示的瑕疵不知情。”在物权受让人明知登记的不正确时,即为非善意,不能发生善意取得。因为在明知的情况下,物权受让人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真实正确的法律状况,不必去取得实际上不存在的权利。
2、如何判断“合理的价格”。执行实务中,对于何种价格系合理的价格,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在现实交易中,只要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双方是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完全是依据自己的意愿实施转让行为的,只要它符合法律生效的条件,理应受保护。因为低价交易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只要交易不违背诚信原则,不违背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权益,我们没必要对价格是否合理进行过深的干预。
3、关于查封后能否适用善意取得?从理论上讲,法院采取查封措施,将查封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中送达有关单位或者对动产采取张贴封条、公告进行公示,是不会产生善意第三人问题。有些因执行人员工作上的疏忽,在采取查封后没有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或张贴公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善意第三人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26条规定:“人民法院的查封、扣押、冻结没有公示的,其效力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条明确规定要对善意第三人予以保护。但笔者认为此条规定值得商榷。查封是法院利用公权力所采取的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债权人的利益得以实现,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善意取得制度的侧重点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在债权人的利益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权衡中,我们应考虑到:债权人先通过诉讼取得执行名义,然后申请执行,其中花费的费用和精力远远大于善意第三人,债权人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如果因执行人员的一点疏忽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并使被执行人在法院的眼皮底下转移了财产,那使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不得对抗法院的查封。如果被执行人转移的是法院已经查封的财产,不管是审判阶段查封,还是执行期间查封,不管被执行人是善意还是恶意,一律可以追回。
从解决执行难角度考虑,如果保护了善意第三人,则在客观上纵容了被执行人的非法处分行为,容易使被执行人钻空子,与第三人勾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这对执行工作的全局来说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使法院查封的财产绝对受保护,这也是查封具有公法上的效力使然。[8]
4、拍卖成交后发生执行回转买受人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关于此问题,在《物权法》没出台前一直存在争论,认为拍卖成交后发生执行回转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对于经过法院拍卖取得物权的买受人来讲更应适用善意取得。法院拍卖是法院作为强制执行机构本着公权力,依强制执行程序,对债务人的财产公开拍卖。基于法院拍卖的公信力,买受人应免除审查权属的义务,均能因信赖法院拍卖有公法上之效力,而原始取得拍卖物之所有权。即使发生执行回转,也要保护案外买受人的权益,保护拍卖交易市场的安全。
[1]李建伟著:《民法60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2]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4]常鹏翱著:《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5]孙宪忠著:《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7]丁巧仁主编:《执行改革理论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18页。
[8]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民事执行程序是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除了要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外,更要甄别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的恶意行为。为正确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物权法》的内在精神,剥开善意与恶意的伪装,平衡真实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不因我们理解的错误和判断的失衡,引来对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有失公正性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对民事执行程序中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确保执行活动顺利进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善意取得的涵意及适用条件
(一)善意取得的涵意。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如受让人取得该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1]善意取得制度是为了协调财产所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在商品交换日益频繁的时代,为保证交易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以牺牲原所有权的利益为代价,确保善意受让人交易的安全。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对于执行机构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提炼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要件,从《物权法》第106条可知,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为:
1、转让人为无处分权人。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未经处分权人(原权利人)授权或同意而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物权行为。其具体包括以下2种情况:
(1)处分权人本来就无处分财产的权利。如不动产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处分共有物;如基于原所有人的意思而为他人占有的物,主要包括因租赁、借用、承揽、保管等合同而交付他方占有的动产。[2]
(2)处分权人虽有处分权,但处分权受到了限制。如所有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所有权人即成为无权处分人,因为依法查封的物品,不能成为交易对象。但应注意的是,所有权人在此种情形下所为的无权处分行为,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是查封和扣押具有公法上的效力使然。
2、受让人通过有偿交易行为取得物权。该条件表明善意第三人需通过交易行为,并且是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才能取得物权。交易行为主要指通过买卖、互易、出资等具有交易性质的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实施的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意思表示。那些通过先占、继承、遗赠等行为取得的财产,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比如,被执行人甲为了逃避执行,将其所有财产赠与儿子,并办理了过户等手续。因善意取得是以有偿取得为前提,应以相应的财产或金钱支付给出让人。甲的儿子无偿取得财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在有偿取得的前提下,合理的价格,也是衡量财产取得是否有善意的标准。财产转让一般应以市场对价为条件,违反这一规律的财产转让,就可以引起人们对该项交易是否是善意的合理怀疑。[3]
3、第三人须为善意信赖登记。[4]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善意”的判断首当其冲,并且更为关键的是,善意的判断是执法的难点。从总体上分析,作为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善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为推定善意。由于这种善意是基于物权的真实拟制性而产生的,建立在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占有的这种公示方式上。这种推定善意实际上是对一般交易情况的认同,即除了有反证证明第三人是恶意的情形之外,均被视为善意的交易者,其无需为这种善意负担举证责任,只有否定这种善意推定的人,才负担举证证明物权受让人主观上为恶意的义务。因此,“不知”足以构成善意,至于不知的原因是否出于过失,在所不问。
(2)为客观善意。这种推定善意的物质基础是不动产登记这个客观事实,由此,其也被称为“客观善意”,是为了与罗马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中的“主观善意”相区分。[5]与动产的受让人的不同的是,不动产的受让人除了需要了解登记簿的状况之外,无须承担额外的审查义务,当事人主观态度已不再是被关注的唯一焦点。因此,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使第三人善意的判断标准显得非常宽松。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应用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因金钱给付义务转化为对被执行人所有的物的执行或者法律文书所指定的财产就是执行标的,由于物的流转在执行前后均有可能发生,对这些物的执行就有可能出现第三人取得或占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是正常的交易行为,有的是为了逃避执行恶意流转等等。为使善意取得制度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得到正确应用,下面从不动产和动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动产。不动产以登记为对抗要件,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意味着登记即权利。如果在法院采取查封措施前,第三人基于买卖、互易等交易方式取得被执行人的不动产,并办理了转移登记手续的,执行中第三人主张所有权的,根据登记公信原则,可确认第三人善意取得不动产的所有权。反之,如果被执行人通过交易方式取得第三人的不动产,并办理登记手续的,则可认定系被执行人的财产。对于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无偿转让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时,对申请人造成损害的,申请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撤销被执行人的转让行为。只有在转让行为被撤销后,执行机构方可对该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在分析不动产物权是否善意取得时,着重分析买卖不动产时未办理产权过户但已全额支付房款并实际占有的问题和登记瑕疵的认定问题。
1、关于全额支付并实际占有的房产能否视为善意取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被执行人将其所有的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部分或者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第三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如果第三人对此没有过错,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显然《查封规定》第十七条对物权变动的法则做出了突破性的规定,也突破了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物权法要求善意取得必须是转让不动产的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而《查封规定》第十七条仅要求支付了全部的价款并实际占有,对已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的,虽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也保护善意取得第三人的利益。在物权法实施后,此条的规定应作修改,对于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的,除非是登记机关的过错造成,否则不能认定第三人已善意取得。
2、关于登记瑕疵的认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借助登记的公信力来维护交易的安全。只要是已登记的,就产生公信力的效力,不管其是否登记瑕疵,对于买受人而言,没有审查登记是否存在瑕疵的义务。因此,对于登记瑕疵的物权,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但在更正登记之前,原登记对善意第三人仍具有公信力。只要真正权利人未在有效时间内申请变更,这就意味着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可按登记簿记载的内容行使处分权的权利,第三人依据登记簿的公信力可以取得物权,其结果导致真实权利人丧失其物权人的地位。[6]我们发现,不动产登记不能杜绝登记时的瑕疵现象,造成不动产登记瑕疵的原因有以下二种:
(1)由于登记机关的错误登记,使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物权并非真实的物权人。
(2)不动产登记以外的法律变动。如本是不动产的所有权人,但其不愿用自己的名义办理所有权登记,与自己的朋友乙约定,而将房屋所有权登记为乙,此种约定非赠与或放弃所有权的意思表示。
(二)动产。根据物权公示原则,动产谁占有即可推定谁为所有人,在执行过程中若动产由被执行人占有,就可以推定为系被执行人所有,可以执行该动产,除非第三人有充分的证据证实由被执行人的占有的动产系其所有,方可阻却法院的执行。在分析动产物权是否善意取得时,着重是厘清以下二个问题。
1、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特殊动产。这三类特殊动产中涉及机动车的案件最多。一般不动产和动产的买卖,采用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当事人之间除有债权合意外,必须以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进行公示后,才能完成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转移,即登记或交付使得物权变动生效,并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而我国《物权法》对于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交通工具的物权变动,采用混合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即以交付作为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动产的所有权转移生效要件,而以登记作为机动车、船舶、飞行器等动产的所有权转移公示要件。故机动车等虽然是动产,却必须经过登记才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点区别于一般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式的特点。
2、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或取得。[7]对此,执行实务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由执行机构向第三人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若第三人拒不交出该动产,即将协助义务上升为给付义务,这实际上是法律文书执行力的一种扩张。为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以被执行人是否对第三人享有物的交付请求权为区分标准,只有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物的交付请求权,执行机构才可对第三人占有的物进行执行。对于享有占有权的质权人、保管人、寄存人等,可以根据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理,可以对该特定物进行执行,执行力及于第三人。但执行中应保留第三人相应的权利,给第三人以适当保护。
三、善意取得制度在执行程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善意第三人的甄别。笔者认为:“善意”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状况,不显于外部,难于判断。但作为法律概念,必须具有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应有其具体的衡量标准。《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仅规定了“受让人的善意”,其标准过于原则,“善意”的标准应是“受让人对于公示的瑕疵不知情。”在物权受让人明知登记的不正确时,即为非善意,不能发生善意取得。因为在明知的情况下,物权受让人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真实正确的法律状况,不必去取得实际上不存在的权利。
2、如何判断“合理的价格”。执行实务中,对于何种价格系合理的价格,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在现实交易中,只要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双方是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完全是依据自己的意愿实施转让行为的,只要它符合法律生效的条件,理应受保护。因为低价交易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只要交易不违背诚信原则,不违背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权益,我们没必要对价格是否合理进行过深的干预。
3、关于查封后能否适用善意取得?从理论上讲,法院采取查封措施,将查封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中送达有关单位或者对动产采取张贴封条、公告进行公示,是不会产生善意第三人问题。有些因执行人员工作上的疏忽,在采取查封后没有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或张贴公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善意第三人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26条规定:“人民法院的查封、扣押、冻结没有公示的,其效力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条明确规定要对善意第三人予以保护。但笔者认为此条规定值得商榷。查封是法院利用公权力所采取的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债权人的利益得以实现,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善意取得制度的侧重点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在债权人的利益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权衡中,我们应考虑到:债权人先通过诉讼取得执行名义,然后申请执行,其中花费的费用和精力远远大于善意第三人,债权人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如果因执行人员的一点疏忽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并使被执行人在法院的眼皮底下转移了财产,那使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不得对抗法院的查封。如果被执行人转移的是法院已经查封的财产,不管是审判阶段查封,还是执行期间查封,不管被执行人是善意还是恶意,一律可以追回。
从解决执行难角度考虑,如果保护了善意第三人,则在客观上纵容了被执行人的非法处分行为,容易使被执行人钻空子,与第三人勾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这对执行工作的全局来说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使法院查封的财产绝对受保护,这也是查封具有公法上的效力使然。[8]
4、拍卖成交后发生执行回转买受人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关于此问题,在《物权法》没出台前一直存在争论,认为拍卖成交后发生执行回转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对于经过法院拍卖取得物权的买受人来讲更应适用善意取得。法院拍卖是法院作为强制执行机构本着公权力,依强制执行程序,对债务人的财产公开拍卖。基于法院拍卖的公信力,买受人应免除审查权属的义务,均能因信赖法院拍卖有公法上之效力,而原始取得拍卖物之所有权。即使发生执行回转,也要保护案外买受人的权益,保护拍卖交易市场的安全。
[1]李建伟著:《民法60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2]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4]常鹏翱著:《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5]孙宪忠著:《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7]丁巧仁主编:《执行改革理论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18页。
[8]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