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为民司法水平
2009-10-14 14:36:3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陈坚
  自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院根据全省法院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注重方法,精心安排,把“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贯彻执行“五个严禁”规定相结合,与省、市组织的机关效能年活动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开展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各项工作,把活动融入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结合到活动中来,做到了学习、工作双促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加强宗旨教育,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

  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对司法的需求,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村,为解决这些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院及时制定了关于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八条意见,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大力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特别对返乡农民工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院领导积极“走出去”,主动深入厂矿企业、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村地区走访,不仅加强了法律宣传,提供了法律服务,指导解决了一些农民工回乡后过去土地承包所引发的纠纷,而且也及时受理了一些企业案件。针对企业间借贷案件增长较快的情况,我们专门研究确立了“一企一策、区别对待”的工作思路,对尚能正常生产经营但一时资金困难不能还债的企业,一般不采取保全措施;对生产经营困难、欠外债较多的企业,采取书面裁定保全财产,一般不加贴封条,以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为原则。在办案过程中通过帮助企业制定还债计划、设置担保等方法,“放水养鱼”、“借鸡生蛋”,促成债权人给予债务企业合理的宽限期,帮助涉诉企业渡过暂时的危机。对一些单位有可能要到法院申请破产或提起诉讼,即派专人负责联系和跟踪服务。对已批准政策性破产的企业,采取审前指派专人与破产企业及主管部门对接,负责指导申请破产书面材料的整理和破产预案的拟订,大大缩短了立案审查周期。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低迷,部分进入破产程序的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长期无法变现,导致无法筹措资金安置职工,影响社会稳定。我院积极到破产企业进行指导,与破产清算组共同拟定提取企业房改资金用于解决职工生活费不足难题的计划,并要求清算组尽快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我院审结的3件破产案件,涉及破产债务6.97亿元,涉及职工安置3100人,没有出现因工作不到位、不细致而造成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主动法律服务过程中,我们还积极“请进来”,采取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外商、社会组织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在请外商到中院上门提意见时,得知台资企业东盟集团九江分公司与吉林一家企业有5000万元的经济纠纷,亟需司法帮助,我院法官特事特办,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尽快进入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在该案立案后,当天即派1名副庭长和1名审判员前往吉林办案,及时依法采取了保全措施,台商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关注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结合我市法院各项工作实际,通过采取多项具体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法律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便民诉讼举措。积极推行诉讼引导、举证指导、权利告知、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服务措施,坚持就地审理、巡回审判、简易纠纷速裁等便民诉讼制度,大力推行预约开庭、假日开庭、法律咨询服务等便民举措,使群众诉讼更加便利。大力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建立各项司法救助基金,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和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制度,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必要的生活救助,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切实减轻群众诉讼负担,今年来我院共为困难群众依法减、免、缓交诉讼费用122.34万元,依法保障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二是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今年以来,我院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间,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切实加大了执行力度,攻克了一大批执行积案。截止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执结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积案380件,执结重点案件523件,两类清积案件执结率均达到100%,没有一件中政委及最高院督办的案件,涉执信访也大幅度减少。并建立了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较好地促进了执行工作到位。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我们联合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部门建立了全市农民工工资清欠联动机制,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执结了一批涉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建立“绿色通道”从速执行到位,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兑现。对新近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用工行为,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行,确保有案必接,每案必结,努力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创造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处理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986件,清欠农民工工资标的额2121.77万元,共为3769名农民工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前不久,我院收到一封由37名农民工联名送来的感谢信,对我们法官敬业尽责精神予以了表扬,对法院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是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抓住重点,对省政法委交办的信访案件以及进京访、非正常访案件,及时召开院长办公会逐案进行研究处理,使重点信访案件基本息诉服判。对一般信访案件也落实人员与当事人见面,倾听他们反映的问题,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分片包案、跟踪督办等信访工作制度,探索诉访分离和信访终结机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和上级督办的案件。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扎实开展执行信访接待日等活动,及时处理好群众诉求。继去年组织全市法院院长大接访活动之后,当前我们又组织开展了全市法院干警大走访活动,通过这两项活动,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一大批老上访户案件,化解了一大批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家庭、经济等纠纷引发的上访难题,继续保持了信访总量持续下降、无恶性信访事件发生的良好局面,使人民群众从我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项矛盾中,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是畅通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我市两级法院在“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中重点加强了三项工作:1、通过中国法院网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专门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定专人定期整理邮件,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将有见解、有价值的群众意见和建议报送院领导阅批后转有关部门办理。2、通过聘请司法监督员、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座谈等多种途径,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群众更多地参与司法。3、通过公开开庭、网络庭审直播、参加网络访谈与网民交流、网上发布民商事裁判文书、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诉讼的渠道,积极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进一步增加司法的透明度,使群众更好地了解司法。

  三、加强审判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司法工作水平

  我们深深认识到,审判工作是法院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案件质量是法院的生命线,法院审判职能的发挥,只有建立在高质量的案件上才有正面效应,否则就很难提高对法院的满意度。为此我们通过采取多项举措,在狠抓案件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不断增强审判人员质量意识。我们连续两年在全市法院开展了案件质量“创六无”活动,取得明显效果,从2007年到目前为止,中院所审结的一审案件已连续9个季度没有被省高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情况,基本实现了“六无”目标。各基层法院审结的一审案件案件上诉率、发回重审率、二审改判率、抗诉率也逐年下降,各项审判工作都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不断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我们成立了案件质量评查机构,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严格办案责任制,强化案件流程管理。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设立刑事、民事专业委员会,实行审委会委员旁听庭审、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实行分管领导讲评、集体会诊等一系列制度,严把案件质量关。审判工作的指导力度明显加强,案件质量瑕疵明显减少。今年,专门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抽调了有关部门6人,从立案、开庭审判、评查、执行、司法统计到卷宗归档对案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并对重点信访案件、上级有关部门转办的案件实行督办,使案件质量和审判工作效率又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方面鼓励干警自觉参加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予以经费支持。积极选送人员参加最高院和省高院举办的各项业务培训班学习。另一方面,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活动,借助“司法论坛”等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和资深法官为全市法院业务骨干人员讲课,各业务庭每年都组织基层法院法官召开研讨会,有效地提高了审判人员的专业素质,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规范。通过这些措施,我市法院案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全省法院系统名列前茅。

  四、构建司法协理网络,努力探索司法为民新路

  构建以人民法院为主导的司法协理网络,形成多元、文明、互动、和谐式的纠纷解决机制,是进一步贯彻司法为民要求的一项新举措。今年我院将这项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目标任务,主动组织人员到兄弟中院考察学习,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及时向市委政法委汇报,得到了市委政法委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市委政法委和我院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构建司法协助网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由各地政法委组织协调、法院主导运行、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配合,组建全市司法协理网络。我院专门向全市法院下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司法协助员网络构建工作部署动员会,全面启动我市司法协理网络构建工作。

  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发展态势良好。各县(市、区)政法委都下发了文件,成立了领导机构,“党委牵头、法院主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司法协理网络工作机制已在全市形成。各法院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法院网、工作简报等多种渠道,及时报道构建工作开展动态,切实加大构建司法协助网络宣传力度,为构建工作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市、区)政法委领导都十分重视,各基层法院都是院领导亲自抓,积极主动与多方沟通协调,争取了相关单位的支持。一些乡镇党委、政府领导还纷纷表示,要钱出钱、要人出力,积极配合法院分片培训司法协助员,为我们法院继续做好司法协理网络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有法庭的乡镇在法庭内设立了司法协理员工作室,没有法庭的乡镇则设立了巡回审判法庭,在行政村则直接挂牌设置司法协理员联系点,网络已初具规模。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司法协理员选拔工作,已选拔1164人的司法协理网络队伍,努力探索一条民众参与司法、法院更好服务民众的新路子。

  五、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营造良好司法服务环境

  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服务民众的最前沿阵地。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我市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办案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不少法庭长期租房办公,一些法庭虽然有自己的房子但也属危房,其他开庭审判案件等方面的条件也很差。面对这种状况,法庭自身留不住干部,一些当事人也对法庭的权威和公信力产生了质疑。2005年以后,国家大力加强了人民法院“两庭”建设工作,我们及时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统一组织部署,包括中级人民法院在内的14个法院的审判综合大楼目前有11个建成,余下3个也正在建设中;全市54个人民法庭有27个进行了新建,11个完成了改建,其余的也在安排建设之中,基层人民法庭的审判和办公场所可望今年基本全面解决。这些工作条件的改善,既彰显了司法权威和进步,也为人民群众到法院、法庭接受法律服务和诉讼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

  为民司法没有止境,我们将以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体法官的宗旨意识,让为民司法真正烙印到每一位法官的灵魂深处,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行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