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中院:为三峡库区的和谐而倾力
2008-09-01 15:11:1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贤华
这是一个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中级法院,自今年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来,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开展争创“全国一流”活动,倾尽全力成功审理了两个上市公司重整案,运用审判职能为构建和谐库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它就是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时刻不忘党的重托
今年7月1日,在中共涪陵区委召开的纪念建党87周年暨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随着一阵掌声响起,重庆三中院纪检组长邓芝走上讲台,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清脆洪亮的声音介绍全院党员忠于党的事业,履行党员职责的事迹和经验。在表彰会上,邓芝组长捧回了“区级先进党组织”的奖牌。
多年来,重庆三中院党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法院工作。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面对新一轮解放思想大潮,面对新形势的挑战,院党组成员及全院干警积极投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院党组精心制定争创“全国一流”法院的工作规划,竭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的现代化法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三中院坚持边学习、边讨论、边整改,采用“借讨战术”提升队伍素质。开展了“法院创一流,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层层选拔出15名选手登台专题演讲,为争创“全国一流”献计献策。同时,将“大学习、大讨论”与读书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好书助我创一流”主题阅读活动,为干警购买《羸在执行》等战略实战型书籍,在院内网上开设读书专栏,发布学习篇目,登录心得体会,培育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就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具体体现。党组书记卢祖新多次带头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讲党课,先后邀请了中共重庆市纪委副书记、涪陵区党史办主任作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报告,激发学习进取的热情。
2008年初,重庆三中院所在地涪陵区的部分地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灾害,农民饲养的牲畜被大批冻死。党组书记、院长卢祖新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要求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开展捐款活动,很快为涪陵区太和乡群众捐款13000元。涪陵直机关工委的负责同志说,重庆三中院在我们没有事先动员、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为受灾群众捐助,为驻涪的市级单位树立了榜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院党组及院机关党委的组织下,全院三次捐款及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共计达18万元,人均1500余元。院党组要主动为一些捐助突出的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申报先进,均被婉言谢绝了,他们说:“想一想灾区的党员,他们正在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捐一点款又算得了什么呢!”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全院党员法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为履行法官职责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刻不忘服务大局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各大股市购买了朝华科技及星美联合的股民心情跌落低谷,因为重庆三中院先后立案受理了朝华科技及星美联合两个上市公司重整案,两大上市公司前途未卜。朝华科技已连续3年亏损,2007年12月底仍不能实现盈利,就只有退市一条路;星美联合连续两年亏损,2007年7月,已有债权人向该院申请破产清算,2008年4月30日前不能实现盈利,也将面临停牌处罚。如果进行破产清算,两个上市公司出资人的权益将归于零,特别是近7万社会流通股股民资产全无,极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重整制度是修订后的《破产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在最大债权人商业银行无法放弃、减免债权的前提下,如何了结上市公司的债权债务,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先例可循,无任何经验可资借鉴。不解决好这个难题,朝华科技根本就没有“重生”希望。面对司法空白,院领导态度坚定:审理好两个案件,是法院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要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一定要创新法律适用观念,排除一切困难,保证重整成功。在案件审理中,审判人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采取“资产平移”的办法,解决两案债权、债务过渡问题,被专家视为根据法律价值取向,充分考量司法社会效果的一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破产法论坛”组委会主任王欣新教授充分肯定了重庆三中院的创新,并将他们的经验称之为“重庆经验”和“重庆模式”。
如何充分发挥两级法院的合力,为库区人民群众服务,是院党组经常思考的问题。除通过审理上诉案件进行审判监督外,重庆三中院还积极对基层法院进行监督、指导,形成两级法院共同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平时以业务庭为依托,针对辖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前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辖区两级法院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辖区两级法院执法思想和司法尺度。业务庭每季度或半年通报辖区各基层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情况,分析改判和发回重审的原因,以降低改判和发回重审率,维护司法既判力,保障司法权威。
以调研为手段,推进司法公正,也是重庆三中院一条经验。他们相继开展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司法保障和司法审判如何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等集中调研活动。坚持办好法学刊物《法官论坛》,每季度开好“法官讲坛”。民一、三庭针对审判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行了新的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制度,较好地规范了案件的办理、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案件的质量和司法服务效率。
时刻不忘公平正义
上访人杜建国因其岳父赵礼元与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民委员会、第三人王昌奎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一审判决,曾进京上访。为了解决这起上访案,重庆三中院确定副院长郭瑞为该案包案领导,由立案庭迅速进行复查。针对案件存在瑕疵的情况,包案领导和分管院领导陈川副院长一起多次商议,分管领导还与承办人几次带案到当地接谈当事人、查看现场。
从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委会分别与赵礼元、王昌奎签订的合同看,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委会将争议的院坝使用权转让给了赵礼元,只是约定了不得在院坝建房,后又将争议的院坝所有权转让给了王昌奎,属重复出卖的行为。但在原审判决中对这一事实没有认定,由此导致杜建国上访。通过与当事人所在地政府协商,最终促成当事人几方达成新的协议并落实兑现。近日,杜建国愉快表示对土地使用权界畔问题以调解协议为界,不再上访。由于处理重复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重庆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联合表彰重庆三中院为群众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立案庭庭长王心平同志还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重庆三中院坚持程序和实体并重,规范庭审作风,从程序上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重点以庭审考核为契机,细化刑事、民事、行政庭审规则,按照“准备充分、驾驭有度、形象公正、居中调判”的庭审要求,开展了庭审“大练兵”活动。通过练兵和考核,庭审作风进一步规范,审判人员驾驭庭审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对公平正义观的深度认识,该院更加重视有错必纠,不断提升审判工作质量,提高法院的公信力。为了杜绝裁判文书带错出门,设立了裁判文书纠错的前置程序。即每件案件的裁判文书先经专门人员审查后才能送达。通过评查,提出建议,加强法官的责任,使裁判文书出错现象大量减少,语言表达更加符合语法规范;错、漏、别字减少;逻辑性、说理性有所增强。此外,还另设专人随机调卷评查各类案件,对评查出的不合格案件,按《差错案件认定办法》的规定,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确定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上述两大关口,法律文书带错出门现象杜绝了,因案件质量之错引发上访的目前尚未发生过。
时刻不忘亲民爱民
2008年5月12日中午13点刚过,涪陵区石和乡大山村3组张宁江等16户人仍没有吃饭,他们在等待重庆三中院的法官。因为他们现在煮饭用的水就是该院的法官帮助他们挖出来的,他们今天特意邀请这些法官与他们一起吃新打的机井水煮出来的第一顿饭。从涪陵城区到大山村要翻越几座山、几道梁,乘车也要走四、五个小时,但是为了他们能喝上干净的水,法官来来回回跑了六趟。这是一起简单的饮用水源(山泉)使用权纠纷,法律关系非常简单,法院本可以依法作出判决。而通过看现场,承办法官意外地发现当地村民的饮水状况令人震惊,村民长期饮用的就是天上下雨积存的水或稻田里混合有肥料和农药的渗水。面对双方当事人诉争的出水量十分有限的水源,承办法官迅速将案情向庭长和分管院长作了汇报。分管院长当即作出决定:本案应从长计议。随后的几天,分管院长郭瑞以区政协委员的身份,将该案作为正式提案送有关部门,力促当地政府予以解决。同时,承办法官深入现场,提出新辟水源,就地打两口机井的调解意见。很快,该意见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当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长期靠救济过日子。承办法官又犯了难。第二次从大山村回来后,合议庭找到了涪陵区政府、石和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多次进行协调、磋商。最后,乡政府同意补助2500元,被上诉人同意500元,承办法官及原审法官、该案审判长共捐助300元,村民自筹了部分资金,3口机井很快打好了。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几辈子都没解决的事,还是三中院的法官好,为我们解决了生计难事!
过去,重庆三中院曾在司法为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法官们进一步领悟到审判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希望在现有状况上取得突破,希望将亲民爱民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更出色一些。在刑事审判中,严格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在民事审判方面,既注重“案结”,更注重“事了”。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刚柔相济,充分发挥调解的职能作用,耐心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尽量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营造和睦团结的氛围,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努力实现和谐司法的要求。
申请执行人丰都建典水泥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重庆市丰都建设水泥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涉案标的达3524万元。执行中,重庆三中院依法对被执行人的土地厂房及机器设备进行了评估,后经深入细致的协商工作,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了以评估价作价的以物抵债协议,使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共计兑现3000多万元。由于被执行人将抵债资产承包给浙江人经营过程中,大量拖欠水泥经销商的水泥,以及向工人集资的款项,引发不稳定因素。丰都县委县政府请求重庆三中院协助做工作。重庆三中院及时派员与申请人协商,使申请人 自愿拿出60万元付清浙江承包商拖欠工人的集资款项,并承诺水泥经销商拖欠的水泥由申请人继续供货后,致使矛盾平息,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时刻不忘科学管理
入夜,在灯火辉煌的电子教室,16名书记员正在进行超音速录的强化训练,他们上午要做庭审记录,下午和晚上就在这里以电脑为伴,用一种全新的方法练习对文字进行录入。这个“电脑夜校”,首期为三个月时间,合格后可全面实行庭审电脑速录,使庭审记录打印与案件审理同步。繁重工作任务,压得年青人喘不过气来。但党组书、院长卢祖新则放出话来:“就是哭,也要哭出来!”是的,要实现新的跨越,不来一阵脱胎换骨的洗礼是肯定不行的。为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解决部分干警年龄偏大、学习电脑难的问题,重庆三中院团支部成立信息化建设志愿服务组,以“年青人带老同志”的方式,与16名同志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以快速、全面实现电脑知识的普及。7月14日,重庆三中院首批14名法官和工作人员又跨入校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电脑技术培训,向电脑使用资格证书冲刺。
谈到重庆三中院的管理,少不了谈论“内网主页建设”这个话题。2001年,该院建立了院内的WEB网页、内部论坛、MSN通信交流平台,使各部门工作交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并在全市范围较早做到了行政办公无纸化。目前,院内各项文件、信息、简报均已实现无纸化,公文流转的各个环节均可通过办公管理系统进行协作处理,通知、信息直接通过网络发布。从2007年起,通过在院内主页上开办“家园之声”栏目,倾听干警心声,吸纳好的意见和建议,用民主方式管人管事。全院干警有心里话可能匿名在“家园”发表,院里不打棍子,不追查作者,完全畅所欲言。近一年来,院党组从上面吸纳了大量管理意见,并积极进行整改,既优化了管理,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在干部管理方面,重庆三中院试行了《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标志着该院探索加强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考评办法将全院在编工作人员分为审判工作人员和非审判工作人员两类,就被考评者的形象素质和岗位业绩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年度考评和评优选先、晋职晋级、岗位变动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大学习大讨论,重庆三中院接受监督意识增强了。该院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社会各界的监督作为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清廉的重要动力与保障。院党组成员还公开作出廉政承诺,带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部门以大学习大讨论为契机,组织开展“创一流、比奉献、零违纪”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开展闭卷答题考试、积极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时刻提醒全院法官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到目前为止,重庆三中院干警已连续4年未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保持了机关党建示范单位和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以来,重庆三中院一批集体和个人荣获上级部门表彰和嘉奖,各方面有了新开端。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重庆三中院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继续推动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为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库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落到实处,为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为三峡库区更加和谐而不懈奋斗。
时刻不忘党的重托
今年7月1日,在中共涪陵区委召开的纪念建党87周年暨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随着一阵掌声响起,重庆三中院纪检组长邓芝走上讲台,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清脆洪亮的声音介绍全院党员忠于党的事业,履行党员职责的事迹和经验。在表彰会上,邓芝组长捧回了“区级先进党组织”的奖牌。
多年来,重庆三中院党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法院工作。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面对新一轮解放思想大潮,面对新形势的挑战,院党组成员及全院干警积极投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院党组精心制定争创“全国一流”法院的工作规划,竭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的现代化法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三中院坚持边学习、边讨论、边整改,采用“借讨战术”提升队伍素质。开展了“法院创一流,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层层选拔出15名选手登台专题演讲,为争创“全国一流”献计献策。同时,将“大学习、大讨论”与读书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好书助我创一流”主题阅读活动,为干警购买《羸在执行》等战略实战型书籍,在院内网上开设读书专栏,发布学习篇目,登录心得体会,培育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就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具体体现。党组书记卢祖新多次带头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讲党课,先后邀请了中共重庆市纪委副书记、涪陵区党史办主任作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报告,激发学习进取的热情。
2008年初,重庆三中院所在地涪陵区的部分地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灾害,农民饲养的牲畜被大批冻死。党组书记、院长卢祖新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要求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开展捐款活动,很快为涪陵区太和乡群众捐款13000元。涪陵直机关工委的负责同志说,重庆三中院在我们没有事先动员、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为受灾群众捐助,为驻涪的市级单位树立了榜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院党组及院机关党委的组织下,全院三次捐款及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共计达18万元,人均1500余元。院党组要主动为一些捐助突出的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申报先进,均被婉言谢绝了,他们说:“想一想灾区的党员,他们正在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捐一点款又算得了什么呢!”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全院党员法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为履行法官职责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刻不忘服务大局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各大股市购买了朝华科技及星美联合的股民心情跌落低谷,因为重庆三中院先后立案受理了朝华科技及星美联合两个上市公司重整案,两大上市公司前途未卜。朝华科技已连续3年亏损,2007年12月底仍不能实现盈利,就只有退市一条路;星美联合连续两年亏损,2007年7月,已有债权人向该院申请破产清算,2008年4月30日前不能实现盈利,也将面临停牌处罚。如果进行破产清算,两个上市公司出资人的权益将归于零,特别是近7万社会流通股股民资产全无,极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重整制度是修订后的《破产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在最大债权人商业银行无法放弃、减免债权的前提下,如何了结上市公司的债权债务,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先例可循,无任何经验可资借鉴。不解决好这个难题,朝华科技根本就没有“重生”希望。面对司法空白,院领导态度坚定:审理好两个案件,是法院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要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一定要创新法律适用观念,排除一切困难,保证重整成功。在案件审理中,审判人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采取“资产平移”的办法,解决两案债权、债务过渡问题,被专家视为根据法律价值取向,充分考量司法社会效果的一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破产法论坛”组委会主任王欣新教授充分肯定了重庆三中院的创新,并将他们的经验称之为“重庆经验”和“重庆模式”。
如何充分发挥两级法院的合力,为库区人民群众服务,是院党组经常思考的问题。除通过审理上诉案件进行审判监督外,重庆三中院还积极对基层法院进行监督、指导,形成两级法院共同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平时以业务庭为依托,针对辖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前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辖区两级法院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辖区两级法院执法思想和司法尺度。业务庭每季度或半年通报辖区各基层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情况,分析改判和发回重审的原因,以降低改判和发回重审率,维护司法既判力,保障司法权威。
以调研为手段,推进司法公正,也是重庆三中院一条经验。他们相继开展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司法保障和司法审判如何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等集中调研活动。坚持办好法学刊物《法官论坛》,每季度开好“法官讲坛”。民一、三庭针对审判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行了新的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制度,较好地规范了案件的办理、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案件的质量和司法服务效率。
时刻不忘公平正义
上访人杜建国因其岳父赵礼元与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民委员会、第三人王昌奎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一审判决,曾进京上访。为了解决这起上访案,重庆三中院确定副院长郭瑞为该案包案领导,由立案庭迅速进行复查。针对案件存在瑕疵的情况,包案领导和分管院领导陈川副院长一起多次商议,分管领导还与承办人几次带案到当地接谈当事人、查看现场。
从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委会分别与赵礼元、王昌奎签订的合同看,丰都县董家镇公家场村村委会将争议的院坝使用权转让给了赵礼元,只是约定了不得在院坝建房,后又将争议的院坝所有权转让给了王昌奎,属重复出卖的行为。但在原审判决中对这一事实没有认定,由此导致杜建国上访。通过与当事人所在地政府协商,最终促成当事人几方达成新的协议并落实兑现。近日,杜建国愉快表示对土地使用权界畔问题以调解协议为界,不再上访。由于处理重复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重庆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联合表彰重庆三中院为群众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立案庭庭长王心平同志还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重庆三中院坚持程序和实体并重,规范庭审作风,从程序上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重点以庭审考核为契机,细化刑事、民事、行政庭审规则,按照“准备充分、驾驭有度、形象公正、居中调判”的庭审要求,开展了庭审“大练兵”活动。通过练兵和考核,庭审作风进一步规范,审判人员驾驭庭审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对公平正义观的深度认识,该院更加重视有错必纠,不断提升审判工作质量,提高法院的公信力。为了杜绝裁判文书带错出门,设立了裁判文书纠错的前置程序。即每件案件的裁判文书先经专门人员审查后才能送达。通过评查,提出建议,加强法官的责任,使裁判文书出错现象大量减少,语言表达更加符合语法规范;错、漏、别字减少;逻辑性、说理性有所增强。此外,还另设专人随机调卷评查各类案件,对评查出的不合格案件,按《差错案件认定办法》的规定,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确定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上述两大关口,法律文书带错出门现象杜绝了,因案件质量之错引发上访的目前尚未发生过。
时刻不忘亲民爱民
2008年5月12日中午13点刚过,涪陵区石和乡大山村3组张宁江等16户人仍没有吃饭,他们在等待重庆三中院的法官。因为他们现在煮饭用的水就是该院的法官帮助他们挖出来的,他们今天特意邀请这些法官与他们一起吃新打的机井水煮出来的第一顿饭。从涪陵城区到大山村要翻越几座山、几道梁,乘车也要走四、五个小时,但是为了他们能喝上干净的水,法官来来回回跑了六趟。这是一起简单的饮用水源(山泉)使用权纠纷,法律关系非常简单,法院本可以依法作出判决。而通过看现场,承办法官意外地发现当地村民的饮水状况令人震惊,村民长期饮用的就是天上下雨积存的水或稻田里混合有肥料和农药的渗水。面对双方当事人诉争的出水量十分有限的水源,承办法官迅速将案情向庭长和分管院长作了汇报。分管院长当即作出决定:本案应从长计议。随后的几天,分管院长郭瑞以区政协委员的身份,将该案作为正式提案送有关部门,力促当地政府予以解决。同时,承办法官深入现场,提出新辟水源,就地打两口机井的调解意见。很快,该意见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当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长期靠救济过日子。承办法官又犯了难。第二次从大山村回来后,合议庭找到了涪陵区政府、石和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多次进行协调、磋商。最后,乡政府同意补助2500元,被上诉人同意500元,承办法官及原审法官、该案审判长共捐助300元,村民自筹了部分资金,3口机井很快打好了。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几辈子都没解决的事,还是三中院的法官好,为我们解决了生计难事!
过去,重庆三中院曾在司法为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法官们进一步领悟到审判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希望在现有状况上取得突破,希望将亲民爱民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更出色一些。在刑事审判中,严格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在民事审判方面,既注重“案结”,更注重“事了”。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刚柔相济,充分发挥调解的职能作用,耐心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尽量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营造和睦团结的氛围,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努力实现和谐司法的要求。
申请执行人丰都建典水泥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重庆市丰都建设水泥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涉案标的达3524万元。执行中,重庆三中院依法对被执行人的土地厂房及机器设备进行了评估,后经深入细致的协商工作,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了以评估价作价的以物抵债协议,使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共计兑现3000多万元。由于被执行人将抵债资产承包给浙江人经营过程中,大量拖欠水泥经销商的水泥,以及向工人集资的款项,引发不稳定因素。丰都县委县政府请求重庆三中院协助做工作。重庆三中院及时派员与申请人协商,使申请人 自愿拿出60万元付清浙江承包商拖欠工人的集资款项,并承诺水泥经销商拖欠的水泥由申请人继续供货后,致使矛盾平息,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时刻不忘科学管理
入夜,在灯火辉煌的电子教室,16名书记员正在进行超音速录的强化训练,他们上午要做庭审记录,下午和晚上就在这里以电脑为伴,用一种全新的方法练习对文字进行录入。这个“电脑夜校”,首期为三个月时间,合格后可全面实行庭审电脑速录,使庭审记录打印与案件审理同步。繁重工作任务,压得年青人喘不过气来。但党组书、院长卢祖新则放出话来:“就是哭,也要哭出来!”是的,要实现新的跨越,不来一阵脱胎换骨的洗礼是肯定不行的。为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解决部分干警年龄偏大、学习电脑难的问题,重庆三中院团支部成立信息化建设志愿服务组,以“年青人带老同志”的方式,与16名同志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以快速、全面实现电脑知识的普及。7月14日,重庆三中院首批14名法官和工作人员又跨入校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电脑技术培训,向电脑使用资格证书冲刺。
谈到重庆三中院的管理,少不了谈论“内网主页建设”这个话题。2001年,该院建立了院内的WEB网页、内部论坛、MSN通信交流平台,使各部门工作交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并在全市范围较早做到了行政办公无纸化。目前,院内各项文件、信息、简报均已实现无纸化,公文流转的各个环节均可通过办公管理系统进行协作处理,通知、信息直接通过网络发布。从2007年起,通过在院内主页上开办“家园之声”栏目,倾听干警心声,吸纳好的意见和建议,用民主方式管人管事。全院干警有心里话可能匿名在“家园”发表,院里不打棍子,不追查作者,完全畅所欲言。近一年来,院党组从上面吸纳了大量管理意见,并积极进行整改,既优化了管理,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在干部管理方面,重庆三中院试行了《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标志着该院探索加强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考评办法将全院在编工作人员分为审判工作人员和非审判工作人员两类,就被考评者的形象素质和岗位业绩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年度考评和评优选先、晋职晋级、岗位变动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大学习大讨论,重庆三中院接受监督意识增强了。该院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社会各界的监督作为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清廉的重要动力与保障。院党组成员还公开作出廉政承诺,带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部门以大学习大讨论为契机,组织开展“创一流、比奉献、零违纪”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开展闭卷答题考试、积极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时刻提醒全院法官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到目前为止,重庆三中院干警已连续4年未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保持了机关党建示范单位和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以来,重庆三中院一批集体和个人荣获上级部门表彰和嘉奖,各方面有了新开端。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重庆三中院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继续推动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为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库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落到实处,为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为三峡库区更加和谐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