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五个一流工程 打造全省一流法院
2008-07-02 15:45:4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邬文生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立足新的起点、顺应新的时代要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常德中院党组经过深入调研、反复酝酿,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提出了“实施五个一流工程,建成全省一流法院”的五年工作构想,在全市法院全面推行“五个一流”工程,即一流队伍工程、一流绩效工程、一流为民工程、一流管理工程、一流基础工程。从半年实施的效果来看,各基层法院按照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坚持服务大局抓审判,着眼精细抓管理,夯实基础抓基层,突出重点抓队伍,“五个一流”工程已经成为全市法院工作的新坐标,同时也是推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一、围绕提升法院形象,实施一流队伍工程

  一流队伍工程就是要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法院干警队伍,全市法院队伍形象社会综合评价进入全省前三名。

  上半年,我们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照思想认识要到位、学习讨论要到位、查找整改要到位的要求认真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将活动的开展与队伍建设、审判实践、司法为民、涉法信访、规范管理“五结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警头脑,强化服从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我们按照“团结务实、开拓进取、高效创新、规范廉洁”的标准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要求两级法院班子成员做到当好“三员”:精诚团结,科学民主决策,当好指挥员;主动参与解决棘手问题,带头办大案难案,当好办事员;关心法院的发展,关心干警的生活,想方设法解决干警的政治经济待遇问题,当好服务员。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审判机关活动,鼓励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国家司法考试,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开展书记员笔录竞赛、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庭审观摩活动,在全市法院推出了一批办案、调解、管理、服务、宣传等方面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有效激励干警的工作热情。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务实进取、公平正义、开拓创新、洁身自好的法官职业精神。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净化法官八小时之外的“交际圈”和“生活圈”,改变庸俗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围绕提高司法绩效,实施一流绩效工程

  一流的绩效工程就是要在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使审判的公正高效权威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司法的公信力得到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同,确保市中院的司法绩效综合排名、法院形象社会评价进入全省前列,基层法院整体进入全省前列。

  上半年,常德中院针对省高院进行司法状态考评,各中院与所辖基层法院责任捆绑的新变化,认真分析了现行审判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强化了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案件质效。一是注重提升司法绩效核心指标水平。两级法院坚持了结案率、执结率、调解率、到省进京上访数、息诉息访率等主要业务指标的动态分析、月排名通报和定期讲评制度,通过指标分析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研究解决措施。二是不断提高案件的优秀率。两级法院加大了案件质量评查和奖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实行班子成员目标考核制度,制定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程序规则。从严把握优秀案件标准,确保案件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力争实现全市法院优案率达98%以上的目标。三是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加强监督,每月将案件质效考核情况逐一进行公布,具体到每个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法院局域网的作用,加强对案件流程管理各环节的时限控制,缩短办案周期。实行案件延长审限一把手审批制度,将审限内结案率严格控制在95%以内。四是努力均衡裁判尺度。市中院加大对基层法院的业务指导,加强了上下级法院的信息交流,明确裁判标准,制定了《人身损害赔偿办法》、《人体轻伤、重伤审查暂行规定》等,统一了办理这些案件的标准,法院内部及社会各界都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当事人反复申诉缠诉的重点案件,加强了上下沟通,确保案件稳妥处理。对于二审改判发回的案件,认真听取基层法院的意见。坚持再审改判征求原合议庭意见的制度,再审改判由审判委员会集体研究制度。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破产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几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了调研,统一裁判的标准。

  三、围绕关注改善民生,实施一流为民工程

  一流的为民工程就是要在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上下功夫,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增强的司法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我们坚持把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把司法亲民、便民、利民的措施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延伸办案职能,实行预约立案、电话立案、上门立案等多项便民措施,采取巡回办案、把庭开到基层社区、扩大简易程序范围等方式,方便群众诉讼,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上半年,全市各基层法院均启动了“人大代表旁听百案庭审”活动,既使人大代表更加深入了解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增强监督的实效,又强化了以案说法的法制宣传教育作用。坚决杜绝了乱收费、乱拉赞助现象发生,对经济困难的群众开辟了“绿色通道”,不仅是在诉讼费上实行缓、减、免,而且在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上下功夫,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通过落实公开审判制度、法官判后答疑、裁判文书和诉讼档案公开查询等形式,扩大了群众参与诉讼的知情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桃源、石门、安乡、鼎城等多个基层法院建立起了司法救助基金共计近百万元,使经济确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刑事被害人和涉诉上访群众得到及时救助。进一步强化了诉讼指导,使群众不因缺乏法律知识而导致败诉或增加诉累。加强了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实行了申诉再审立案听证,疏通正常的申诉信访渠道,对确有错误的裁判进行再审,依法纠错。

  四、围绕提高保障水平,实施一流管理工程

  一流管理工程就是要在建立规范、高效、有序,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队伍、审判、政务管理机制。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在巩固规范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在精细化管理上大做文章。一是精细制定制度。两级法院均制定了精细化岗位目标考评制度,建立了工作职责与考核奖惩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将法院工作中队伍、政务、业务三大管理的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量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通过岗位责任制分值设定,严格层级管理与奖惩兑现,将考评结果与二层机构公用经费、干警岗位绩效奖、争先创优、干部提拔等挂钩,实现“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二是精细执行制度。队伍管理在完善联带包创星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岗位职责进一步细化量化到人,考核奖惩到人。强化执行主体的责任,实行了责任捆绑。同时,把法官业绩档案的建立健全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在干部提拔使用、解决职级待遇等问题上以业绩为重要依据。政务管理增强了节约意识,从严管理和使用经费,控制办案成本。加强了车辆管理,严格公车使用审批,严禁节假日非公务使用警车,确保警车使用安全,保证办案需要。逐步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机关安全稳定和办案安全。严格了上下班考勤制度,严肃了开会、开庭纪律,形成严谨规范的工作秩序。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作用,提高办公办案的智能化水平,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办文和案件流程管理。

  五、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实施一流基础工程

  一流基础工程就是要在物质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两庭”建设、物质装备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根本改变常德法院办公条件在全省落后的局面。

  在“两庭”建设上,全市两级法院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和地方配套资金,严格坚持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相比去年明显加快。上半年,石门壶瓶山法庭,桃源漆河法庭、陬市法庭,澧县大堰当法庭等4个法庭已经建成,另外8个法庭也已纳入全省建设规划或已经拟定维修改造计划。市中院审判办公大楼正抓紧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常德法治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武陵区法院审判法庭建设已选定地址,正在积极筹划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上,全市法院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按照办公自动化的要求,积极提高办公智能化水平。利用局域网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办文实行了案件流程管理。桃源、石门法院集中有限财力,加强人民法庭审判流程管理和电子签章工作,将三级专网建设延伸到所有法庭,实现了基层法庭与上级法院的五级联网,提高了基层法庭审判活动的科技含量。在物质装备建设上,全市法院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共投入资金 231万元,新购车辆11台,电脑102台,基本满足了审判工作的需要。同时,两级法院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 落实和完善法院经费足额保障的长效机制,规范中央专项办案补助的争取和管理使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为实现“五个一流”工程确定的工作目标,中院制定了《“五个一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五个一流”工程院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了争创“五个一流”工程先进法院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全市法院已经形成了整体联动局面,创一流工程真正成为了“院领导工程”。我们深信,只要两级法院上下一心,明确责任,牢固树立争先进、创一流、再攀新高的意识,通过不懈的努力,积极推动“五个一流”工程建设,必将推动全市法院的发展和进步,顺利完成党委交给的工作任务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实现建成全省一流法院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