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伸手献爱心 情暖困苦白发人
2008-02-15 15:10:1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孙玉霞
  2月5日下午,当忙碌了一年的农民都在备足年货、欢度新春之机,家住河南省尉氏县水坡乡村的一位老人想起老伴的药还没钱买,孙子的新衣服还没添,不禁独自坐在家中黯然伤神。这时,一辆警车来到跟前,尉氏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几位法官从车上卸下一袋面粉、一条被子、一壶食用油,又将1000元慰问金塞到老人的手中。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紧紧地握住法官的手,禁不住老泪纵横。

  老人叫郑秀荣,是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人。几年前其二儿子死于交通事故,经法院判决赔偿其各种费用共计3.5255万元。被执行人韩某家中只有三间破瓦房,两位老人卧病在床,其妻和孩子均患绝症,生活非常困难。韩某在出事后外出,现下落不明。连带责任人韩某某立案执行后不久病故。执行人员多次找到双方的村委会协商均无结果。郑秀荣家里本来就困难,二儿子死后,更是雪上加霜,老伴长年卧病在床,大儿子弱智,二儿媳痴呆,三个孙子,大的才上初中。年过古稀的她成了家里惟一的顶梁柱。

  面对这样一个家庭,执行法官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冬寒时,给她家送去棉衣棉被;春天时,给她家拉去种子化肥。郑秀荣每次到庭,法官们都端茶买饭,力所能及地帮助她。院长刘世亮、局长范相友也多次解囊相助。同时还与当地政府协调,免去三个孩子的学杂费。郑秀荣的孙子上学路远,住不起学校,每天要跑几公里路,法官们几个人凑钱给他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几年来,尉氏法院法官共为郑家捐款近5000元,院党组和县委政法委也积极努力,向县财政申请成立特困群体救助基金,对像郑秀荣一样的特困户适时给予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申请人魏广占建房坠楼,高位截瘫,无钱医治,申请人冉根云儿子精神失常,家庭度日艰难,都得到了适当的救助。还有李玉恩、葛秀兰等17位申请人也从法院领取了救济金。

  据统计,仅2007年尉氏法院执行局就发放特困救助基金161600元,慰问困难群众13户,发放慰问金5000元,慰问品折合现金3500元。执行局法官通过人性化的执法,使法院涉法信访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由不满意不理解变成支持配合。尉氏法院的执行法官用他们对法律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谱写了一曲司法和谐的篇章。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