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静悄悄
2005-06-17 13:48:5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wenzhongsi
 

    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宣布在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由此,一个几乎被断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悄悄地走向重新革命的前台。何谓国学,乃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社会学,就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来看,国学又是以孔子代表的儒学为主体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没有“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支持”,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建立是绝无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从辛亥革命到现在100多年来反对、批判到摧毁以孔子代表的儒学为主体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种种革命运动,其中也包括“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根,更何况今日之中国已经踏上义无反顾的再度崛起之路,假如没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的话,未来崛起的中国将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中国。因此,今天我们站在中国崛起的十字路口反思未来崛起之根时,不得不痛惜几乎断裂的民族文化才是中国崛起的软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悄悄进行的民族传统文化复兴革命,将支撑中华民族走向完整的中国崛起。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中国国学也不例外,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不论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还是文化大革命等等批判反对孔子儒学民族文化的的举动,起初几乎都是针对国学文化的糟粕,反封建世袭专制,反封建思想膜拜,反男尊女卑歧视,反三纲五常禁锢等等。但遗憾的是,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的警告却并未引起丢失民族文化精华就是悲哀的痛苦,这100多年来,对传统文化极端批判反对者们将摧毁国学文化视为快感,凡与儒学文化有关的东西统统在他们的消灭之列。摧毁文物古迹(孔庙首当其中),烧毁儒学书籍,内容涉及古籍、习俗、节日、文字、姓氏、文艺、戏剧、祭祀、中医中药等等民族文化惨遭涂炭。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学民族文化几乎成了落后、愚昧的象征,长期得不到拨乱反正和弘扬光大。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在中国的希望——青年一代的身上更多的看到的是“哈日”、“哈韩”、“哈美”等等崇洋媚外的文化现象,而这种崇洋媚外的文化现象与日俱增地波及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以房地产冠名、人造风景标新、企业名称和商业招牌猎洋为主的领域,更是眼花缭乱的崇洋媚外的文化崇拜,就连远离民族文化内涵的“洋节”、“洋食”、“洋服”、“洋玩”等等“洋文化思想”占据了中国的主流生活……。而中华民族的教育文化、道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等,却鲜有人说得出子丑寅卯来……。更可悲的是,不少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还在想方设法引入“洋文化”来改造自己,还恬不知耻地告诉国人这叫做“与国际接轨”……。悲耶?喜耶?

反思有时是一种痛苦,但又不得不反思。我们在割断抛弃民族文化的传承时,一些外国却保留和沿袭了200多年研究中国孔子儒学的学院,即便是我们的对手诸如美国、日本这样的反华国家也不例外,而且,在那些华人华侨较多的国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中华国学的教育。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在全球的异军突起,全球更是掀起了学习汉文化的一波波浪潮。这种现象既让我们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汗颜。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早就开始了静悄悄的国学革命推动。其中除了仍旧潜心研究国学精华的一些学者外,不乏一些悄悄开教国学的私人教师。中国政府这几年也开始重新重视中国国学的国内国外全线推广,与他国合作已经先后开办了几所孔子学院和汉文化教育学院,也在力图把国学的研究教育重新推向高潮,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其实,毛泽东这位历史唯物主义者是深受国学熏陶的巨人,他早在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由此可见,过去100多年那些反对国学的人才是摧毁民族文化的罪人。至于100多年来发生的诸多摧毁国学文化的各种运动究竟该怎样定位,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批判去其糟粕,传承弘扬精华,找回丢弃的国学民族文化,才是中国崛起的正道,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正是国学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而并不是我们今天才发现的东西。找回失落的民族道德,同样离不开传承弘扬国学民族文化的教育,悄悄进行的文化革命,正向中国社会走来,一个完整的中国崛起并非是遥远的梦,在传承弘扬国学民族文化的今天,中国的传统媒体应该站在最前面,让悄悄进行的文化革命不在静悄悄,我们期待着。

                                          点击进入原帖评说

责任编辑:法治论坛版主 zosu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