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黄林弟 江德启)近日,福建省泰宁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巧策执行促拍卖,助企化债1600万余元,持续优化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展现了司法担当作为。
早年间,泰宁县某门业有限公司向泰宁县某银行申请金融借款,将公司名下的土地、厂房及机器设备抵押并设置了最高额担保,后由于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债务负担过重等原因停工停产,造成拖欠工人工资、债务清偿困难,债权人合法权益无法兑现,相关案件相继涌入法院或起诉确认债权、或申请执行。
债务繁多,权益兑现陷入僵局
泰宁法院立案执行后,立即组成合议庭对案件的来龙去脉再次进行梳理,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相关法律文书,并依法查封了该公司的土地、厂房及机械设备。但由于被执行人债务繁多,上述资产已被它案首先查封,该公司除土地、厂房及机械设备外,无其它可供执行财产,执行陷入僵局。
沟通协调,获得资产处置主动权
考虑到泰宁县某门业有限公司抵押的土地、厂房及机械设备均位于泰宁县境内,且本案有抵押优先权,于是执行法官积极与首封法院沟通协调,发送函件商请将某门业公司抵押给某银行的不动产的处分权移送泰宁法院,由该院来统筹安排案涉资产的处置。取得案涉资产处置权后,执行法官立即依法启动评估程序,委托第三方对前述资产进行评估,评估价值为18626866元。评估后,又依法将前述资产及时挂网拍卖,但又遇到了波折,案涉资产经一拍、二拍及变卖程序后均流拍,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下沉走访,详细掌握企业现状
企业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案涉不动产流转也遇到了瓶颈,但执行法官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在案件办理期间,常态化深入案涉企业走访调研,动态跟踪企业经营状况。
执行法官经常背着“背包”,装着卷宗材料和宣传资料来到生产车间查看工厂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企业整体情况和生产经营理念,执行法官耐心解答企业负责人的法律疑问,并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和法治宣传,解决企业负责人的后顾之忧,增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信心。
府院联动,盘活资产清偿债务
本案不仅涉及众多债权人的切身利益,还严重影响到县域营商环境,为及时挽回各方损失,持续优化泰宁县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法官积极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多次召开座谈会、工作推进会共同商讨执行方案、解决办法,并积极推进落实。在执行法官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全面贯彻“六稳”“六保”要求和秉持“善意执行”理念,决定采取招商引资的措施,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共同促成了第三方接续经营,既盘活了民营企业资产,又兑现了部分债权人的利益。
最终,经过执行法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成功帮助被执行人清偿债务1600万余元,充分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泰宁法院将始终坚持以“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宗民生案件,不断创新司法举措,加大执行力度,努力兑现更多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积极服务保障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持续为优化该县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司法服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