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科技赋能“无纸境” 数字办案“加速度”
2024-11-28 14:51:3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近年来,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四化”模式,全方位推进“无纸化”办案改革,科技赋能办案优势持续凸显,电子卷宗改革纵深推进,审判质效提质增速。今年截止目前,全院累计6580件执行案件、11272件民商事行政类案件,实现无纸化运行,平均办案时长缩短2.5天以上,上诉案件移送时长缩短25天以上,审判辅助工作效率提高56%。

  纸质卷宗集中管理,办案流程“集约化”

  优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流程,构建集中入口、集中出口、集中应用的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为办案减压。书记员可从一大堆案卷中解放出来,投入审执事务中,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

  集中入口,装卷入库。建成200平方米的扫描中心,20多个部门所产生的纸质材料全部交由扫描中心人员统一登记入库,每个案件卷宗单独贴标装袋,扫描完成后放置于对应部门的中转储物格内或二次移送至中间库档案架上。无需书记员操心整卷、订卷等问题,直接由中间库人员进行装卷打孔,减少了书记员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集中出口,扫描转化。始终把加强“诉讼材料电子化、数据采集标准化、卷宗管理规范化”放在首位,对线上线下收集的诉讼材料进行集中收转归口管理,利用OCR识别技术对材料进行扫描,再由人工校对核验,今年截止目前,完成扫描立案材料13941件,卷宗扫描及时率100%。

  集中应用,分类编目。扫描后形成的电子材料随审判业务的各环节进行流转,通过卷宗流转系统的智能编目、归目功能实现案件材料高精准分类和初步编目,生成目录清晰、完整准确、标准规范的电子卷宗。截至目前,大冶法院扫描中心共计完成19875个案件的电子卷宗编目、归目工作,案件归档时长平均缩短2个月以上,电子卷宗生成率达100%。

  电子档案统一标准,办案节点“规范化”

  优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提高电子卷宗可用性,实现案件从立案、分案、制作文书、结案归档、文书送达等业务的在线办理,使案件办理全过程可掌控、节点可查询、进程可预期,从而优化法官的阅卷体验,助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规范源头材料管理。在立案阶段严格规范诉讼材料收转流程,对案后扫描等错误做法排查整改,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移动微法院等线上渠道进行立案申请,从源头处把控卷宗材料电子化,改变电子卷宗未能同步生成、数据没有统一规范、材料属性杂乱、目录挂接不准等问题。

  规范电子档案接收。严格按照最高院《人民法院诉讼卷宗材料排列顺序(试行)》及省法院《电子卷宗集约编目样式》文件要求,整治电子卷宗命名混乱、排序规则各异等情况,保障随卷生成的电子卷宗更规范、更统一,法官只需轻点“转档”及“归档”按钮,即可将规范的电子卷宗的一键转入电子档案系统中。

  规范文书一键送达。改变传统的“文书线下制作和签章”工作方式,由系统自动生成文书电子签章,并将文书自动编入卷宗,节省文书扫描的时间。同时按“审送分离”模式,构建“电子送达为主、其他送达模式为辅”的集约化智能送达体系。运用区块链技术对送达过程的源数据、送达行为全程实时上链、实时存证,确保集约送达闭环管控。今年截止目前,以电子卷宗线上移送上诉案件982件,完成电子送达16816单。

  审执业务网上办理,办案模式“智能化”

  卷堆积如山曾是许多法官办公室独特的一道“风景”。电子卷宗生成后,实现随时共享,办案法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精准找到所需的材料,降低卷宗翻阅的工作强度,彻底告别了小推车在办公楼来回穿梭的时代。

  网上立案更便捷。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申请网上立案,电子材料直接通过电子编目系统处理后移送入卷,无需再次提交纸质材料。无纸化办案模式下,一件案件在3到5分钟即可完成立案。今年来,网上立案率达51.38%,位居全市法院第一。

  审执阅卷更便捷。庭审过程中,依托智慧庭审系统,审执法官可在线调阅案件电子卷宗,查询关联案件、法律文书,同时支持电子质证、电子签名等功能,满足全流程网上办案需求,实现“卷随人走”向“人卷分离”的转变,也为当事人查阅电子档案打下了更为便利的基础。目前,当事人足不出户从申请到阅读20分钟内即可完成阅卷,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企业解纷更便捷。在推进无纸化办案进程中,开发商事共享“e”站,综合互联网开庭、律师通道、网上立案及站点查询等七个模块,实现服务事项全程无纸、一键申请、实时分配、即诉即办,对需要调解的纠纷可以及时线上调解,让企业“少跑路”,促进商事案件办理更加便捷化。

  保障机制长效久立,办案管理“精细化”

  制定6项配套机制文件、从制度设置和技术层面形成网上立案、智能送达、电子阅卷具体措施,明确不同阶段落实无纸化办案的职责要求和流程节点,不断提升监督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无纸化办案提供制度保障。

  组织领导到位。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无纸化办案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立、审、执业务部门和审判管理、档案管理、信息技术、行政装备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班,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不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截至目前,领导小组共召开研判推进会议24次,研究解决问题300余个。

  基础保障到位。聚焦关键节点,在运用省法院统建平台的基础上,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精心谋划信息化项目建设,配齐硬件终端设备,实现法官无纸化开庭,为11个人民法庭配备诉中材料扫描仪11个、庭审语音识别法庭1个,有效解决法庭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不及时等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人员培训到位。“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邀请技术专家开展针对性培训的基础上,运维团队深入各庭室开展一对一培训,确保人人会用。在各庭室选取1-2名业务骨干组成“先锋官”队伍,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共开展各类培训30余次,发放操作手册30余份,制作问答手册10余份,数字法院系统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考核督导到位。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智慧法院建设逐步纳入全院目标管理考核,细化责任分工,采取日、周、月方式对无纸化应用进行监督、抽查、回访和调度,确保“当日事当日结”,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监督推进无纸化应用的常态开展。

  智慧法院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大冶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加强现代技术与法院工作的融合,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