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吴桥:以法之名守护未成年人“向阳花开”
2024-10-14 15:31:2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朱婧红 纪录珉
 

吴桥法院法治副校长上“开学法治第一课”。

吴桥法院法治副校长与学生现场互动交流。

吴桥法院法治副校长对教师进行法治培训。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牵动家庭幸福安宁,他们更是家事审判的特殊参与主体,涉未成年人案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其健康成长。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持更新审判理念,扩大审理成效,延伸司法服务,主动履职尽责,开展教育指导,强化预防帮教,不断推进家事审判工作走深走实,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实质解纷 畅通未成年人成长道路

  婚姻家事纠纷涉及家庭破裂、财产、子女抚养等多重法律关系,一旦涉诉,极易引发系列诉讼和衍生诉讼。

  在一起离婚财产和抚养权纠纷中,当事人何慧女士异常激动。“法官,房子、存款、汽车都是我们的共同财产,可现在存款却不翼而飞了。”

  原来,在何慧与前夫许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许征将22万元存款转账到孩子奶奶账户,何慧要求分得11万元。

  “两个孩子都被许征送到奶奶家,他们在电话里哭着要见我,可如今我既拿不到钱,也看不到孩子。”何慧掉着眼泪诉说因离婚给她和孩子带来的不幸。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祁峰优先调解,针对双方在抚养权和财产分割方面的争议焦点,与许征、何慧及其小孩分别进行谈话。

  双方共同购买房产时,老人资助30万元,该笔钱是否要归还,双方争执不下。

  当事人各执己见,抚养权纠纷、财产分割纠纷、赠与合同纠纷,看似简单的离婚诉讼,暗含三重纠纷。

  祁峰引导双方宣泄不满情绪、回忆美好生活,以此消除双方对抗情绪,将重心转移到小孩成长上,多次提醒二人即使离婚,也要共同担负起关爱孩子成长的责任。调解中,祁峰为他们讲解典型案例,给双方普及赠与和借贷之间的关系,拿出平衡双方权益的方案。

  在祁峰的分析和引导下,许征取得孩子抚养权,将22万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何慧取得房产所有权,得到充足的探望时间,双方和平分手。

  祁峰感慨:“在离婚纠纷中,孩子既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沉默者’,如果简单一判了之,矛盾必将越积越深,一案生出另案,孩子在感情漩涡中受伤害。这起案件,兼顾当事人权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促使三重矛盾一并化解,实现案结事了,相安人和。”

  近年来,吴桥法院转变家事审判工作理念,弘扬“家孝和”传统文化,由侧重平衡财产利益断案向充分考虑家庭成员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转变,为审判注入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差异性保护,更加注重修复家庭关系,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解“法结”更解“心结”,促进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解决,打造“解纷吴优”家事品牌。

  ■情法交融 抚平未成年人心灵伤痛

  “为了孩子,请慎重做出你的选择;为了孩子,请切实履行你的职责。”在庭上,法官的言语直击人心。

  吴桥法院在审理一起变更抚养关系案件中,通过制发《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庭审中进行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教育,要求签订《关爱未成年子女承诺书》等方式全面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

  2022年,王康和张芳经调解离婚,女儿王洁归母亲张芳抚养。但张芳心情差时,便拿女儿王洁撒气,严重时动手就打,王洁经常饥肠辘辘,以至于离婚后王洁绝大多数时间与父亲生活。

  于是,王康诉到法院,要求取得女儿的抚养权。

  承办法官徐振海明确告知双方:“夫妻之间感情破裂,不等同于剥离与子女的亲情关系。离婚后,双方应当共同担负起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法定义务。”

  庭审中,徐振海对双方进行法庭教育,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张芳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同意变更抚养关系。

  判决生效后,法官持续密切关注,不间断跟踪回访,帮助家长提升监护能力。张芳对待女儿的认识和态度逐渐改变,母女关系改善了,张芳成了负责任的母亲。

  “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对儿童品格的养成和树立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吴桥法院副院长王金亮介绍说,“实行庭前调查,依托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保护令等举措,能有效避免离婚纠纷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对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吴桥法院在审理婚姻家事案件中,始终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放在优先位置考量,承担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责任。通过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父母家庭教育指导,诉前排查摸底、诉中强化指导、案后回访反馈,推广全流程、闭环式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传播正确教育理念,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得到家庭的关爱和教育管束,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效果。

  ■协同共治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空间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娱乐是常态,但如果失了分寸,就会威胁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当损害发生,如何化解纠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吴桥一所中学,中午下课后,小明与大力在前往食堂途中嬉闹奔跑,相互拉扯,小明意外受伤。事发后,学校组织家长多次进行沟通,无法疏导家长的心结与疑虑,一旦两家冲突升级,势必造成孩子产生社交心理障碍,此时,法治副校长为学校解了燃眉之急。

  该校法治副校长节凯丽法官应校方邀请,到学校进行调解。节凯丽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耐心倾听当事家长的诉求,积极引导当事家长以理性与合法的方式表达需求。通过对法理的解释、情理的带动,诠释家长心中的疑虑,成功化解了当事家长的心结。在学校教师和法治副校长协作努力下,家长冰释前嫌,孩子重归于好,终将矛盾化解于前端,两名孩子重归友好。

  近年来,吴桥法院联合县教育局,实现县域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利用开学季、安全教育日,走进校园,指导化解校园纠纷,加强校园法治教育。

  “法治副校长的工作不是简单地上一堂法治教育课,更重要的是保护学生权益、预防学生犯罪、指导依法治理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节凯丽介绍,“法治副校长提前介入校园纠纷,不仅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还防止了校园纠纷演变成涉诉涉访案件。”

  除学校外,吴桥法院在多个村和社区成立法官工作站,指导村委、网格员化解家事纠纷。2023年,与县妇联联合创建家事婚姻调解中心,建立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全面参与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家事调查、心理疏导、探望监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法官查明事实、纾解矛盾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支撑,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尽责、社会参与”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吴桥法院近年来经常性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政协、妇联、学校代表走进法院,为未成年人提供模拟法庭、法庭奇妙游、开学第一课等沉浸式法治体验,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热情;推动多元共治,凝聚公安、司法、社区、律所等多方合力,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分析司法大数据,调研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并跟踪督促落实。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