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四个聚焦” 构建金融借款合同解纷“闭环链”
2024-08-28 08:57:5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胡玉玲 谢蓉
 

  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法院董市法庭下辖多个工业园区,所辖董市镇是宜昌市工业重镇,是一家定位于专业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年轻法庭”。法庭围绕商业解纷“一件事”改革,通过不断创新“源头防+多方调+专业审+就地执”全链条“闭环”解纷模式,以能动履职切实服务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董市法庭新收一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06件,同比下降20%,经过多元调解,达成分期还款调解协议34件,直接履行后撤诉15件,调解、撤诉率46.23%,一审服判息诉率100%、一审裁判被改判和发回重审率0%,其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中国审判》、中国法院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数10次。

  聚焦关口前移,健全“源头防”体系

  构建“法院+金融”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法庭与金融机构、企业、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搭建会商平台,定期与金融机构、企业举行座谈会,通报金融审判工作情况,分析金融案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针对金融案件送达难问题,法庭指导金融机构在办理金融贷款手续时,要求贷款人签订送达地址确认书,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及时向市金融办、银保监等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和意见12条,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并配套出台了《金融纠纷整改报告及工作方案》。image.png

  走访重点金融机构,促使调整金融借款类高风险产品、修改合同范本、完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与市司法局建立人民调解员培训合作机制,庭所联动开展跟班学习、旁听庭审、参与调解等“调解员进法庭”活动,不断提升调解员的解纷能力。2023年以来,积极开展送法进园区、进企业,提供订单式普法服务20次,专题普法讲座25场,人民调解员培训6次,发送普法宣传册百余本。

  聚焦多方联动,强化“一站式”服务

  积极探索商事案件三级过滤机制改革,紧紧依托市委政法委在市综治中心组建的专业调解组织,吸纳28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董市法庭初步审查后认定符合诉前调解情形,便将案件推送至各专业调解组织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后由市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进行司法确认,实现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站式解决”。

  与辖区金融机构多次沟通,制作《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签署该确认书的金融机构承诺同意法庭在立案前先行调解。今年以来,董市法庭诉前调解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04件,成功161件,成功率达78.92%。

  融入基层网格,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将审判执行工作纳入全市“网格化信息平台”,发挥基层网格员“人地两熟”的优势,通过“网格+协助送达”“网格+协助执行”打通司法与网格双向互动渠道,破解查人难、找物难。

  聚焦专精结合,夯实“专业审”基础image.png

  实施专业审判,董市法庭由综合性法庭转型为商事法庭,受案范围覆盖银、证、保等多类金融业态,选任办案经验丰富的“四审四助四书”4个专业审判团队,专职办理金融借款合同等涉企案件。推行繁简分流,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金融借款合同案件,推广适用“小额诉讼+示范审判+表格式文书”模式,实现同一类型系列案件一次开庭,类案文书一键生成,提升解纷效能。

  2023年以来,董市法庭金融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达91%,平均审理期限25天。强化数字赋能,通过云调解、云送达、云开庭等方式,打造全流程、全要素“无纸化办案”模式。网上立案率及电子送达适用率均达100%,超过50%的案件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审理。

  聚焦实质解纷,推行“就地执”模式

  试行“以保促调、以保促执”机制,立案前主动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引导当事人办理保全申请,线上批量冻结债务人支付宝、微信账户,倒逼失联债务人主动“现身”,降低“僵尸”债务人比例。今年以来,董市法庭共办理诉前(诉中)保全案件212件,同比增长51.43%。

  探索法庭直接执行机制,董市法庭直接执行由其审结的案件,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坚持诉源、执源治理一体推进,前移“执行风险”告知至诉中、执前,向当事人发放《执行不能风险告知书》,向有履行意愿的当事人发放《自动履行告知书》《执前督促告知书》等,推动自动履行。今年董市法庭新收执行案件由去年同期242件减少至40件,同比减少83.47%,自动履行率高达60%。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