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数字法院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执行干警,如何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挖掘合适的场景应用,融入到数字法院建设的大潮中?在一筹莫展之际,经办的一个执行案件让我摸到了一点头绪。
服刑人成了被执行人
那天,一位被执行人来到法院,称他之前在监狱服刑,出狱后发现自己竟成为了被执行人,他对此一头雾水,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被执行人。
通过检索,我们查到这位被执行人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当事人,当即告知了他申请执行的事由。这位被执行人立马反应了过来。原来,民间借贷纠纷案判决生效后,他当时没有能力偿还,想着以后慢慢还钱。没想到,他中间因为故意伤害被羁押后判了刑,逐渐就忘了欠钱的事情,出狱后发现被限制高消费,才知道被法院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
“我现在知道缘由了,也赚了些钱,准备把钱还清。”这位被执行人当着我的面就开始联系起申请执行人。没过多久,他就和申请执行人确认了欠款数额,并且当即履行了还款义务,案件至此也顺利执行完毕。
将他送走后,我感觉到,这种被执行人因服刑监禁而对被执行状况一无所知的情况可能不是个案。我们能不能建设一个预警提示的应用场景,让执行案件的承办法官能够及时了解被执行人情况,也能够确保服刑的被执行人有效收到执行信息,及时履行义务。
回到法院,我和同事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应用场景建设具有可行性。
同时,我们检索后发现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区人民法院)也有类似的应用场景建设计划,于是,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与金山区人民法院联系后决定携手共建“被执行人服刑监禁信息提示预警”应用场景。
从法律规则到数据代码
在场景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构想是,通过将执行系统的被执行人信息与审判系统中刑事案件被判处实刑的被告人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系同一人的案件信息,并将该执行案件的立案信息与刑事案件的判处实刑期限进行碰撞,确认该被执行人在执行立案时的状态为服刑监禁的,系统自动向执行案件承办人提示预警。
应用场景建设的第一次尝试并不顺利,虽然得到了“前辈们”的帮助和引导,但独立建设一个新的应用场景还是比我想象中困难不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由于在撰写业务规则时用了过多专业法律术语,比如实刑的范围、羁押期限、折抵刑期等等,导致负责技术研发的同事对业务规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最终,第一次建模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不过,大家都没有气馁。经过与负责技术研发的同事再次进行沟通,我们终于成功地将法律规则转变成数据代码,实现了场景的初步建模。
解决“真问题”回应“真需求”
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迫切地想要知道,我们在应用场景建设之初所设想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大数据是不是解决了“真需求”。
经过司法数据的自动筛选、碰撞、比对后,项目组不断完善规则、调试细节,并围绕这一问题再一次进行研讨,最终形成了评查报告。
“被执行人服刑监禁信息提示预警”应用场景在全市推广后,获得了兄弟法院执行干警的一致肯定。在金山区人民法院办理的一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执行案件中,执行法官收到信息提示后,确认了被执行人服刑所在的监所,以监所转交的形式将法律文书送达了被执行人。之后,被执行人的家属联系到执行法官,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并表达想要执行和解的想法。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22日,系统反馈“被执行人服刑监禁信息提示预警”应用场景反馈率达92.47%,其中有帮助率高达95.25%。
查找被执行人是执行中的重点难点。实践中发现,被执行人在他案或其他法院因刑事处罚被监禁且尚处在服刑期,但是执行法院不知晓导致执行进程受阻,而“被执行人服刑监禁信息提示预警”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执行法官进一步明确被执行人下落,提高执行效率。
看着建设的应用场景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地发挥着作用,助力执行工作有序进行,我的心中满溢着说不出的欢喜。
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略有小成,一次完整的场景应用建设,让我对于数字法院的未来更具期盼,我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快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还在路上!
(作者系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