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部门转岗到审判岗位近十余年,办理过数不清的案件,接触过无数的当事人,今年年初收到一封来自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信,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四年来,我常常陷与沉思,当初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有时候我会想起,弟弟妹妹以后会不会走上我的老路。家里人现在不管我了,我还是希望为家里或社会做点什么,却又无能为力……”春节刚过,天门法院收到未成年犯晓文写来的信,他余刑还有两年多,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心里充满迷茫。
“这个孩子现阶段急需帮教,请刑庭成立工作专班,联系相关机构,共同做好工作。”当院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时,在感到信任之余也倍感压力。
晓文出生于2003年,本来有着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未来,但一时失足误入歧途。从卷宗里了解到,晓文是个好学懂事的孩子,变故发生在十二岁那年,父母离异后母亲远走他乡,淡出孩子的生活,晓文与父亲生活。每次放学时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接孩子回家,晓文却无法感受这份温暖,性格渐渐孤僻。高中后,他独自在校外租住,因家人不能陪伴,且内心压抑,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2019年6月一天,晓文突然“消失”,学校和家长四处寻找未果。次日清晨晓文悄悄返回学校,认为老师和同学充满敌意,为发泄不满,持水果刀将教室内数名同学刺伤,致一名同学重伤,警察赶来将晓文带走。法庭审理过程中,晓文对自己的行为作了忏悔,愿意认罪认罚。鉴于晓文实施犯罪行为时尚未成年,有坦白、认罪认罚、杀人未遂等情节,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从该案宣判到接到来信已过去四年,当年审理案件的法官已经退休,晓文家人也离开原籍,且没有联系方式。
了解相关情况后,我感到十分棘手,组织专班人员从晓文家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等处着手,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晓文父亲,知道了现在的住址,于是约定日期上门走访。
接触晓文父亲后,他对我们较冷淡,整个过程始终低着头抽着闷烟,我诚恳地提出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去未管所,开展对晓文帮教。晓文父亲猛地起身,掐灭烟头,用脚碾碎,说了一句“他成年了,我不想管,你们以后也别来找我!”
第一次上门就吃了个闭门羹,同行的有人小声议论,家里人都不愿意管他了,我们能怎么办呢?我觉得,身为一名法官,遇到困难不应该轻易退缩。回来后,再次阅读了晓文的来信,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如今的确真诚悔罪,希望能帮助弟弟妹妹避免走上自己的路,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同龄人不能沉迷游戏,他急切地希望修复和父亲的关系,获得家人的关心和理解……一字一句都让人感到心头沉甸甸的。
作为一名父亲,我也想到自己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偶然迷失了方向,我能轻易地放弃他吗?如果做好工作,帮晓文修复和家人的关系,会融化心里的坚冰,重新温暖孩子的心灵,帮助他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他还有很光明的未来;如果就此放弃,很有可能这个孩子就此沉沦下去,自暴自弃,也许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思索良久,我暗暗下了决心,这个事一定要办成。随后,我相继联系了检察院、市妇联、团市委的同志,并找到一位专业的心理老师,准备再次到晓文家里做做工作。
赶到边远小镇上偏僻的村子,天色已不早,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敲开了晓文家的木门,眼前还是晓文父亲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看着家里来了这么多人,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和困惑。我们跟晓文父亲再次攀谈起来。
交谈中,我们先了解晓文家目前的生活现状,鼓励晓文父亲重新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感受到我们的善意,晓文父亲眼也有了一丝亮光,终于打开话匣子,讲述了晓文这些年身上的变化。他意识到父母离异以及沉迷游戏是晓文走上犯罪道路的因素,对此他一直无法释怀。心理老师为晓文父亲做了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家庭变故带来的压力。
“我已经一年多没有探望晓文,也没有写信。孩子犯了错,责任只能自己承担,我不想和他见面。” 晓文父亲始终不肯松口。
“孩子的确触犯了法律,应承担责任,但他犯罪时还未成年,家庭环境的变故及曾经犯罪的经历对他心理伤害较大,以后他还要回归社会,过正常的生活,这个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尽力,更需要家人的配合。”我对晓文父亲耐心开导。
“同样身为父亲,我相信你也是爱着孩子,时刻关心孩子的,他虽然走错过路,但已经深深悔改,以后的路怎么走,有好的引导,就能重新振作,走上正路,依然可以成材。”我继续耐心劝导,希望他能在晓文服刑期间,通过写信、探望,传递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继续教育、感化孩子,帮助他积极改造,重拾信心。
我们的话似乎打动了晓文父亲,沉默良久,他眼圈有些发红,轻叹了一口气,表示连法院的同志都没有放弃孩子,做父亲的更不能放手不管。他请我们先给晓文带封信,“孩子,你曾经犯了错,要扛起责任,好好学习改造。作为父亲,我也一定尽到自己的义务,绝不会逃避……”信中如此写到。
在我们踏上归途前,晓文父亲又进屋抱出了几本心理、成长类的书籍,认真地在每本书签上自己的名字,请我们一定转交晓文,鼓励他好好改造,早日走出阴霾,自己以后也会定期去探望。
回城区的路上,夕阳已染红了天空,云朵五彩斑斓,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已无心欣赏车窗外的美景,紧锣密鼓地商量着下一步的帮教方案。我仿佛看到晓文的笑脸,感受到他心里的坚冰正在消融。(文涉当事人为化名)
口述 陈军波(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整理 吴涛(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