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改革故事丨过去吃水靠人挑 现在用水网上调
2024-07-16 21:09:59 | 来源:新华网
 

  “过去谁敢想今天能有这日子,坐在屋里点一点手机就能买水,打开水龙头,啥时候都有现成水。”70岁的万林科虽然听儿子讲了很多遍也没学会怎么用手机交水费、查水量,但他弄明白了一件事——过去吃水靠人挑,现在水从网上“跑”。

万林科的儿子万义飞在手机上查询用水量和缴费情况。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万林科家住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曾几何时,干旱缺水是这里的代名词,人们为了吃上一口水,靠肩挑、靠驴驮,动辄翻山越岭几十里路。老辈人用一句话形容当年的缺水生活,“讨饭的人路过,能借来十个馍,却讨不来一瓢水。”

  万林科吃过的“水苦头”至今记忆犹新。“附近的小河沟里有那么一股水,大家都抢着去挑。水浅的时候只能用勺子舀出来,半勺水半勺泥,天旱了就连这股水都没了,我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甚至更远去找水。”

  为了让像万林科一样的农村群众告别“水困”,宁夏坚持“北引黄河水、南调泾河水、用好当地水”,全力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建设,形成覆盖全域、南北互济、多源互补的水源工程布局。2016年,覆盖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和中卫市海原县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113万西海固农村居民从此不再为水发愁。

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的中庄水库,是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调节水库。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据宁夏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艺先进、高标准建设的15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遍布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1%,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只是补齐农村供水短板的第一步。为了解决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水质全程管控等问题,宁夏自2020年启动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水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供水业务在线监测、自动控制、智能分析和数据集成等,实现城乡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服务”。

  作为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的先行试点,固原市实施城乡供水全流程全环节数字化提升改造。如今,不仅四通八达的供水管网延伸到大山深处,还有一张“云供水”网络正覆盖到村村户户。

村民家门口的联户表井里,智能水表等数字化设施正常运行。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从水源地、泵站、蓄水池、管网、联户表井到用水户,全程各环节设置了多个监测点,在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支撑下,城乡供水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固原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刘天龙介绍说。

  在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城乡供水”调度中心,一组组监测数据、用户信息在显示大屏上实时滚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供水故障,监测点就会显现异常并报警,工作人员可据此对供水管网进行实时调度,并通过手机App接收定位信息,安排人员及时抢修。

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互联网+城乡供水”调度中心。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山区地形复杂,供水管线穿山越沟,以往管道出现故障时很难快速精准确定位置。”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万户说,数字化平台建成后,实时采集、传递、分析、处理供用水和生产数据,可实现多级泵站和蓄水池智能联调、水质在线监测、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

  与供水硬件设施的数字化提升改造同步,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于2023年6月正式运行,并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我的宁夏”App对接,实现了城乡供水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多层级管理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现在家门口的井里装着智能水表,足不出户就能从手机上交水费,每个月用多少水、交多少钱、水质好不好都能查得明明白白,出现故障也可以直接在线报修,特别方便。”万林科的儿子万义飞说,农村群众现在真正实现了“吃放心水、交明白费”。


责任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