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袁荃
“您是袁法官吧?”
“您是?”
“您肯定不记得我了,但我认识您,当时多亏了您,不然我们可能到现在都还住不踏实呢,谢谢喽。”
袁荃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从家里步行到单位,这是她已经坚持了34年的习惯。
这天,袁荃走在上班路上,一个并不认识的老人上来就握住她的手表示感谢。等老人告别后,袁荃才慢慢回忆起老人说的那件案子……
那时,袁荃刚被任命为民三庭庭长,便收到了立案庭移送过来的100余件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件。此时,袁荃所经手的某企业破产和解工作正处于冲刺阶段,她和同事们正忙得焦头烂额。
但这起涉及100余户业主的案子立刻引起了袁荃的高度关注。“商品房纠纷关系到太多人的切身利益了,案子打到二审,矛盾绝对不止案卷里的这些,轻易不好化解了。”袁荃在主持全庭法官进行案情研判时提出,“大家不要急于办案,先想办法了解一下小区的整体情况,摸清底数和问题症结,再看这批案子该怎么办。”
就这样,民三庭安排人员开始了实地调研、走访调查、侧面了解等庭前准备工作。
情况很快收集汇总到了一起,案涉商品房小区因建房土地用途问题,导致业主无法取得70年土地权属证书,且办证一拖就是好几年。作为共同投资开发项目,资金投入方将责任推给了土地投入方,土地投入方又将责任推给了施工方和行政部门。面对涉诉的百余户业主,考虑到案外还有几百户业主在盯着,谁都不愿意承担高额的违约金责任。
一判了之,不难。难的是,如何妥善处理矛盾,化解纠纷,将这一事件彻底了结。袁荃决定先邀请各方当事人开庭前召开沟通协调会。
袁荃始终坚持以“案结事了”为目标,她认为,如果能通过调解修复好当事人已经破裂的社会关系并且案件彻底了结,把可能因履行不能而再度激化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是最好不过了。因此,为了调和矛盾、化解纠纷,袁荃向全庭干警提出了注重调解的工作要求。
尽管一审判决支持了业主的部分违约金诉求,可最不满的恰恰也是这些胜诉的业主们。在各方当事人参加的庭前沟通协调会上,业主方指着开发商,也指着袁荃大声抱怨。
“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标准,凭什么一审法院一句话就给调低了?”
“胜诉是胜诉了,开发商更无赖了,违约金拿不到,业主们也都累了。”
“再不行我们就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
……
看到有使用汉语交流不顺畅的彝族业主,袁荃主动提出让他们用彝语进行发言,让庭里的彝族书记员坐在身旁,逐句翻译给自己听。
会后,双方代表竟不约而同地表示,袁庭长不仅耐心细致,还能把问题讲开、把道理讲透,说话公道。
不到一个月,在袁荃的积极协调下,开发商不仅很快与涉诉业主达成了和解协议,还将兑付款全部提现搬到了小区门口的和解款兑付现场。在她组织调解文书送达和集中兑付的当天,附近小区的业主也赶来现场观摩、咨询。
看到涉诉业主的纠纷就这样了结,而且还真就一下子拿到了现钱,有业主也着急了,一把拉过袁荃问:“现在起诉还赶趟儿不?”只见开发商的代理人和袁荃相视一笑,赶紧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和解协议:“大姐,袁庭长组织制定和解方案时,早就把你们考虑进来了。只要你们觉得方案可行,咱们立即签字拿钱!”
就这样,在成功化解了百余件上诉纠纷案件的同时,按照同样的和解兑付方案,袁荃将没有进行诉讼的几百户业主的心病也一同化解了。
其实,30多年间,袁荃办过的类似案例举不胜举。她在调解工作中善于换位思考,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心声,准确找到案件调解的突破口。
针对案情需要,袁荃还会积极调动行政力量、社区力量、基层组织力量、当事人家属力量等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进行多元化调解。案件办得多了,她就更注重将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取得双赢效果。“法律只是冷冰冰的条条款款?不。我觉得法律是有温度的,法官更是有温情的。”袁荃说。
34年的审判工作,袁荃始终坚守着第一次举起法槌的那份司法为民的初心。她带头审理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大案要案400余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过百亿元,亲自调解并指导其他法官调解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
当事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正是这位全国优秀法官所不懈追求的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的最好印证。如今,她仍孜孜不倦地在法庭内外忙碌,用自己的言行给年轻法官传递初心、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