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王志谦 林静芸)近日,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务工伤残保险纠纷案件,在不影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情况下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人邵某自2017年起在某小吃店从事服务员工作,但未与小吃店签订劳动合同,小吃店也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21年8月,邵某在工作期间因搬水桶到煤炉上烧水导致腰部受伤,经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及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邵某所受伤害为工伤,构成九级伤残。经法院判决,小吃店及经营者尤某应当支付邵某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约12万元。因小吃店及经营者尤某未依照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如期支付款项,邵某向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执行员及时查阅卷宗,向小吃店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并通过查控系统查询小吃店及经营者名下的财产情况。经过多次查控,均未查询到两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法官,该小吃店还在正常经营,能否前往该小吃店执行?”
得知小吃店还在正常经营,且经营者尤某很可能就在小吃店,执行员跟随邵某前往该店铺。尤某看到执行员亲临店铺,甚是紧张。亮明身份后,执行员严厉告知尤某履行生效判决的重要性,尤某却为难地诉苦道:“如若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小吃店真的难以继续经营。”考虑到直接对该店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将影响尤某的正常收入,也不利于案件的高效执行。在尤某确实难以一次性偿付款项的情况下,执行员一边催促尤某提出切实可行的分期支付方案,一边对邵某释明执行和解的法律程序,在执行员多次沟通下,双方签署和解协议。
如今,邵某已如期拿到第一笔执行款。
执行案件的现实情况复杂,因案施策灵活运用各种执行措施,方能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综合案件具体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采取柔和的执行方式,向双方讲事实、摆道理、析法理,及时化解执行中的矛盾纠纷,更有利达到最佳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