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化解让企业“两难”变“双赢”
方资南
2024-06-15 09:28:1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冯海宝
 

3797fb38a1d60b073331664c8ddb188b.jpg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法官 方资南

  一揽子解决多起纠纷,最大限度降低涉诉企业解纷成本,避免办理一个案件拖垮一个企业。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法官方资南怀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情怀,十六载深耕商事审判,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方法官,我们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了,企业又活了……”电话那头传来了某汽车销售公司陈某激动的声音。方资南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会心地笑了。原来,正是因为方资南一揽子化解了涉及该公司的多起纠纷,让原本面临解散的公司又重整旗鼓,员工们也保住了自己的饭碗。

  2011年,陈某和李某合作成立了汽车销售公司,主营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批发、零售等业务,陈某占股51%,李某占股49%。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两位股东开始在合作理念、发展方向、人事任命等方面产生分歧,多次闹上法庭,公司运营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许多员工被李某遣散。2022年,陈某认为李某有滥发奖金、暂停公司品牌运营、无故遣散员工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将其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近百万元。一审判决支持了陈某的诉请,李某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中,方资南承办了这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件。经仔细梳理案情后,他发现还有两起涉及两位股东的关联案件正在二审审理中,一起是公司解散纠纷,另一起是股权转让纠纷。经过了解案情,方资南发现这些案件单从法理上来看,并不复杂,判也是好判的。但是,判决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股东、员工的切身利益,如果仅对案件简单地一判了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即他便决定还是得去一趟涉案公司。

  “先生,欢迎光临,您有想了解哪款车么,我可以给您介绍介绍。”店员热情地招呼方资南。他环顾四周发现,店里秩序井然,不时有顾客前来咨询消费,员工们按部就班地各自忙碌着。看到这一番景象,方资南心里嘀咕:这些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如果公司倒闭,导致员工下岗失业,那他们的家庭该如何生活呢?

  之后,方资南来到经理办公室,找来了双方当事人,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经反复梳理后发现,两个股东之间虽然矛盾对立情绪较为严重,经营理念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公司仍有良好的发展盈利预期。

  “这家公司还有前景,我一定要想办法保住它!”方资南调整调解思路,谋划采用股权转让的方式解决股东矛盾,保住公司市场主体正常运转,并一揽子解决纠纷。

  2023年春节前,方资南再一次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了调解室。

  “陈总、李总,你们当年也是白手起家,意气风发地要干出一番事业。现在公司还有发展前景,我想你们也不想自己付出这么多的公司就这么黄了吧?”一番话,让两个当事人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创业有多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晓得。想当年,公司刚成立那阵,我们为了节约成本,吃住都在公司,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李某率先打破了沉寂。

  “万事开头难,这家公司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是从小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的啊,这说关就关,能不心疼么?”身材魁梧的陈某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了,眼眶也湿润了。

  听到这里,方资南趁热打铁,给当事人讲解保住市场主体的理念,将十多项争议焦点一一梳理,形成了一份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调解方案。通过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李某同意将自己的全部股权以一定价格转让给陈某,另外两起关联案件也撤回了起诉,股东之间矛盾彻底化解,公司逐步恢复正常运营,员工也能正常上班了。

  “我们终于能够过个踏实年了,太感谢您了!”双方当事人拉着方资南的手说道。

  “相逢一笑泯恩仇。”像这样的案子,还有很多。这些“小事”,也正是宁波法院推行司法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深化“四源”治理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像方资南一样的法官们用专业与智慧、耐心与细心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法治担当,努力实现着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