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
——记浙江省玉环市人民法院港南人民法庭庭长蔡亚妮
2024-02-19 09:47: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王经展
 

res02_attpic_brief.jpg

  浙江省玉环市人民法院港南人民法庭庭长 蔡亚妮res05_attpic_brief.jpg

  蔡亚妮到社区巡回开庭res08_attpic_brief.jpg

  蔡亚妮为诉源治理示范社区颁发铭牌res11_attpic_brief.jpg

蔡亚妮参加普法宣传活动

  简单的马尾辫,清澈的眼神,爽朗的笑声……像一个充满朝气的邻家女孩,很难让人把她与严肃的法官形象联系起来。

  场景切换到她的“主场”。庭审现场井然有序,节奏把控丝丝入扣,举手投足间,她“英姿飒爽来酣战”的女将风度,又与生活里的形象对比鲜明。

  查明事实的快意,写完裁判文书的酣畅淋漓,群众诉求得到公正处理后满意的笑容,以及法官在修复伤痛过程中心中萌动的暖意,汇聚在一起,共同构建了她的质朴与纯粹。

  星光不负赶路人。她,就是浙江省玉环市人民法院港南人民法庭庭长蔡亚妮。

  逐梦之旅扬帆起航

  2013年,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毕业,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的蔡亚妮,进入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实习。

  合同起草,起诉状、答辩意见、代理词草拟,蔡亚妮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追寻着职业理想。

  在一年实习期结束,取得执业律师资格之前,小时候的法官梦,让她毅然决定报考法院。

  顺利考入玉环法院后,蔡亚妮成为立案庭的一名法官助理。此后的4年多时光,她一边跟着前辈学办案,一边在立案窗口积累群众工作经验。

  “在立案窗口工作,最不能有的是‘守摊思维’,冷硬横推,那我们可就成了‘衙门’。做群众工作就是要将心比心。”

  “管理上得有冗余思维,冗余可不多余。看似每个窗口各有分工,但要求每个窗口工作人员要精通所有的业务,任何一个窗口业务超量,都能往其他窗口引流,不能让当事人排长队。”后来成为立案小组组长的蔡亚妮,这样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杭州,夏天的凤凰花热烈绚烂,秋日的银杏树容颜静美。2019年,借调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的蔡亚妮,迎来了“数字法院”的挑战。

  “大学只学过VB语言课程,信息化知识匮乏,我怕业务思维无法转化成数字化需求。”刚进入浙江高院数字化专班时,蔡亚妮的心中有些忐忑。

  让蔡亚妮感激的是,浙江高院格外重视数字化项目,在专班成员报到当天,就请来阿里团队为专班成员授课,讲授自然语言学习、人工智能、平台化建设等。她觉得非常新奇,产生了浓厚兴趣。

  “创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白天讨论项目,晚上“恶补”知识,这是她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蔡亚妮从“参与者”逐渐向“绘图者”转变。

  全流程智能送达应用、全省E键送达项目、浙江法院网平台……银杏金黄、落叶满城的季节,在专班成员的通力合作下,一个个重要项目被“啃”了下来。

  “改革就是为了让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便利。”谈及数字化改革的第一批成果——智能送达平台,蔡亚妮颇为自豪地说。该平台经过几次迭代升级后,嵌入办案办公平台,现在集合邮寄、电子、委托等多种送达功能,兼具送达信息查询以及其他信息查询功能。

  “现在送达平台让送达更加便捷、信息更加汇聚,法院工作效率提高后,群众的获得感更强。”玉环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法官助理李凡介绍说,经立案部门前期确认当事人的送达方式和送达地址之后,可以在分案当日或次日实现送达。

  从浙江高院回到玉环法院后,蔡亚妮总结工作经验,还受邀到浙江法官学院传授无纸化办案经验。

  “对我来说,亚妮既是同事也是战友,我们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成为法院‘E人’。”玉环法院立案庭庭长应一豪调侃说。

  公正之路严谨细致

  “别看她当时还是新手,对疑难案件的庭审主持、发问非常到位。”时任玉环市法院副院长、现玉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项延永说。

  2020年,成为法官不久的蔡亚妮,审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案件中出现一式两份的欠条,原告提交的欠条载明被告欠工程款金额为“2000000元”,被告的金额仅为“20000.00元”,两份欠条上均有原、被告双方签字。

  “除了涉案工程,双方有无其他经济往来?”

  “欠条为什么各执一份?两份欠条的书写人是谁?”

  “‘20000.00元’这份欠条签好后,当时有没有小数点?”

  “签署的地点在哪里,现场环境如何,光线怎么样?”

  “实际工程量多少?工程款支付情况呢?”

  ……

  为查明事实,蔡亚妮在庭审中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并且严肃释明了伪造证据以及虚假诉讼、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

  双方均认可总工程价款在300万元以上。原告称,被告将其约至昏暗的咖啡厅结算,当时未看清被告书写的欠条上是否有小数点,就签下了名字,两份欠条应同为200万元;被告则辩称,因原告同意放弃大部分工程款,故签署了2万元的欠条,至于为何对方手里的是200万元,系原告将其持有的欠条中的小数点刮除所致。庭审过程中,双方均申请对两份欠条进行司法鉴定。

  真相究竟如何?

  经过详细调查后,蔡亚妮认为,该案并无启动司法鉴定的必要。双方的鉴定申请意在否定对方所持欠条的真实性、合法性,从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催讨录音等证据,结合双方的当庭陈述,可以推断出原、被告“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

  最终,蔡亚妮根据“误载不害真意”这一合同解释规则,支持了原告诉请。判决后,该案被告息诉服判。

  “法院是神圣的地方,虚假诉讼必须要严厉打击,才能营造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风气。”崇尚“纯粹”的蔡亚妮,对诉讼中高发的虚假诉讼、虚假陈述非常痛心。担任玉环法院港南法庭庭长后,为营造诚信诉讼的良好氛围,蔡亚妮带领全庭干警共同努力,2023年共打击虚假诉讼28件,从重处罚9件。

  “我喜欢办案,办案可不只是坐堂问案,等着事实送到法庭上,让当事人心悦诚服也并非只有在‘本院认为’里说理就能做到。引导剑拔弩张的当事人配合你完成调查,坐到调解桌前,需要一些智慧。”蔡亚妮认为,法官要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法官要多动脑、勤去跑,这既是对法官身份负责,也是为了给群众一个公正的回应。

  玉环市坎门街道的汽摩园区,入驻的从事汽摩产业配件生产制造的企业达1500余家。然而,产业兴旺的同时,烦恼也不少,这类行业纠纷如何妥善解决?

  2023年8月,园区内两家企业因一批轴承产品产生纠纷,被告以产品尺寸及表面处理技术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付款,引发诉讼。

  “通过司法鉴定、程序鉴定涉案产品质量,一是鉴定费用高,将会给败诉方增加负担,二是效率较低,增加双方讼累,不利于企业发展。”前期阅卷及向案件双方了解情况后,蔡亚妮对书记员小郑说。

  蔡亚妮认为,要去现场,要眼见为实,去感受矛盾的症结。但没有专业机构,如何让当事人信服?蔡亚妮带着案卷去了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详细了解了汽摩配行业的四个工序流程以及行业标准,并邀请行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在“外援”的指导、帮助下,蔡亚妮多次沟通,促使双方对测量数据、表面处理工艺等情况达成一致意见。一份勘验笔录显示,产品尺寸与图纸标准差距极小,且双方对部分批次产品存在变更合同约定技术标准的情况。

  “这个差距不大,实事求是地讲,产品是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看到蔡亚妮工作如此细致,被告企业负责人感慨道。由于被告方的退让,原告企业法定代表人也在握有结算单据的情况下,同意剔除质量不合格产品的价款。

  随后,在蔡亚妮的主持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该案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行业纠纷由行业协会帮助解决,既有专业人士‘把方向’,又能促进行业和谐向好发展。”这趟“借力”之旅,被蔡亚妮记到了笔记本上,作为基层解纷的经验积累。

  “蔡法官,这个案件让我学到了机械方面的新知识。”正整理着案卷的书记员小郑,大眼睛忽闪忽闪。

  “纠纷到了法院,已经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诉讼是最后一道关口,如何将纠纷彻底化解?又如何帮助辖区开展有效治理,将诉源治理做实?”蔡亚妮的思考不止于个案。

  2023年8月,蔡亚妮带领同事创新思维,制作“南风信使”意见收集码,投放至办事窗口、人大代表联络站及几十个共享法庭,广泛收集代表委员及当事人的意见、建议。

  “基层法庭是否可以通过分析各个村社的案件情况,找出突出的、有共性的风险点,我们再向村社提醒,帮助社区治理?”问计于民很快得到了反馈,玉环市人大代表王汉喜的建议提供了很大帮助。

  港南法庭经前期数据分析,为社区开展纠纷“体检”,向纠纷高发社区发送纠纷提醒函、司法建议书,切实开展司法大数据服务村社治理,并总结了全年审执数据,为当地党委、政府定制白皮书。

  “基层干部是块宝藏,他们解决纠纷的思维和法官有很大不同。法官往往针对原告的诉请逐一回应,基层干部不拘泥于此,有时透过表面诉求直击要害,有时避开主要矛盾侧面‘包抄’化解矛盾,方式更灵活。”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蔡亚妮萌生了创建诉源治理示范社区的想法。

  经过充分讨论和酝酿,港南法庭推出了第一批诉源治理示范社区,明确工作制度,完善沟通机制。通过法庭、社区、街道的良性互动共建“纠纷不出村社,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示范单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南风徐徐,“枫”意盈盈。“经过扎实的诉源治理工作,2023年辖区收案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港南法庭法官助理鲍展鹏在统计数据时欣喜地发现。

  为民之心质朴温暖

  “我们会随着当事人的情绪而愤怒、悲伤、感慨,但在判决时必须抽离这些情绪,保持充分的理性和专业性,作出令人信服的裁判。”2022年,因为一起劳务者致害责任纠纷案件,蔡亚妮在笔记中有感而发。

  蔡亚妮的文字,让人窥见她在办理涉及困难群众案件时的内心波动,以及波动过后,她对维护公平正义的一份坚定。

  该案庭审还没开始,各方当事人就拉着蔡亚妮诉苦。案卷外的人情世故就这样闯到了她的面前。

  在为被告王某建房过程中,死者发生意外坠亡。失去了唯一劳动力,本就负债的家庭无以为继。无奈之下,死者家属起诉王某和陈某,要求赔偿。

  被告王某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丈夫早逝,与独子相依,多年积攒的钱用来建房,谁知工人意外坠亡。死者的工友陈某从外地到玉环打工,存款不多,亦无力承担诉请的巨额赔偿……

  “庭审时,死者的妻子控制不住情绪,不住地哭泣。为了安抚她,蔡法官休庭了好几次。庭审断断续续开了很久。虽然案情比较简单,但后续的判决她写了很久。显然,困扰她的并非案情本身。”担任该案庭审辅助工作的书记员庄雪回忆。

  “根据证据规则和自由心证作出事实认定不难,但我担忧的是判决之后各方的处境。亟待得到赔偿款的原告处境艰难,但判决结果也可能让本就困难的被告雪上加霜。”蔡亚妮的话,让人真切感受到她那一颗质朴的为民之心。

  最终,蔡亚妮综合全案情况,根据“利之所在,损之所归”原则确定了责任比例,判决死者及各被告分别承担相应责任。该案原、被告均未上诉,原告还特意来法院致谢。

  “法官办案不是走程序,而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群众才会认可。”这是蔡亚妮办案的切身体会。

  桥梁修建,快速路通车,对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市政形象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但是光亮的背面有暗处,三名高架桥周边的居民认为大桥施工对其房屋造成损坏,起诉要求业主单位的两家公司修复。

  事关群众的居住安全,收案后的蔡亚妮,第一时间与双方沟通联系。因房屋安全质量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检测,蔡亚妮约上双方前往原告所在的村居共享法庭,协调鉴定事项,同时邀请了该村书记和乡镇干部参与协调会。

  蔡亚妮到现场查看房屋受损情况,了解桥梁建设及周边环境后,向原告释明了启动因果关系鉴定的举证责任。然而,三原告表示,无力承担鉴定费用。案件陷入僵局。

  “原告的房屋受损与被告有没有关系?必须要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我们要尽快寻求支持和帮助,尽早推动鉴定程序启动,这样也能及时给当事人一个交代。”蔡亚妮心急如焚。

  为此,在忙碌的法庭工作之余,蔡亚妮多次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络,寻求支持和帮助。光是协调会就开了三次,上门沟通和电话联系的次数更是难以统计。

  2024年1月,第三次协调会议上,一份乡镇先行垫付鉴定费用的协议终于达成。

  “要特别感谢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大家都想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蔡亚妮感慨。

  成为母亲未满两年的蔡亚妮,在办理家事纠纷时,更加注重当事人的感受,她希望用司法的温度,温暖那些缺少关爱的人。

  一起探望权纠纷案件,父母离婚,存在语言障碍的孩子由父亲独自养育长大。孩子的父母矛盾较深,男方拒绝女方探望小孩。

  “虽然你们两个人存在矛盾,但不能否认一个单身男性抚养孩子的艰辛,无论如何你要感激对方。”调解过程中,蔡亚妮语重心长地对女方说。

  “女方是孩子母亲的事实不可改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们能否放下心结,尽力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在蔡亚妮耐心地劝解下,男方同意女方每周固定时间探望小孩,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

  “闹到法院的家事纠纷不再是家事,往往不是一张裁判文书就能解决。案结,还需事了。”考虑到父母双方共同的关爱是治愈孩子的良方,在调解后蔡亚妮始终放心不下,继续关注双方履行情况,又多次电话回访,劝告双方友好沟通,妥善履行义务。

  一路走来,蔡亚妮在坚守法律赋予的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同时,用女性法官特有的细腻,为司法工作增添了几分柔和。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