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梁军)“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2023年,湖北枣阳法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这项工作,很多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很不容易!”前不久,湖北省枣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人大代表听取法院工作报告后,盛赞法院执行工作。
“让每一个生效判决落地有声”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肩负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更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盼和要求。
近年来,枣阳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精准把握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强化责任担当,通过采取“执行联动、守正创新、刚柔并济”三举措,着力破解群众反映突出的执行难题,切实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2023年,共受理执行案件8640件,执结7407件,执行到位金额11.95亿元,执行质效持续向好。
执行联动 合力攻坚“执行难”
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法院“单打独斗”难以取得预期目标。
为推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枣阳法院抓住“府院联动”这个关键,与市信用办、公安局、银监办等10个部门联合签署《枣阳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确定了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范围,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金融贷款、商业活动和高消费等方面对其予以严格限制,实现了行政资源与司法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全市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和“失信必惩”的良好氛围。
被执行人马某拒不按判决书履行还款义务,且拒不报告财产,还玩“失踪”,令执行工作陷入僵局。2023年12月12日,被执行人马某接到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后,主动来到枣阳法院,请求执行法官帮忙联系申请人湖北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表示愿意和申请人和解,并偿还拖欠货款40万元,促成该案顺利执结。
与保险公司、移动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出“执行悬赏保险”“失信彩铃”,一方面降低了申请执行人的经济压力、减轻了其维权的成本,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织密围堵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空间,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有效提高执行案件执结率和执行到位率。
在市拘留所设立“执行法官工作室”,协同化解涉执矛盾,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管教民警充分发挥监所特殊阵地作用,于被执行人正式办结收拘手续前或被拘留期间适时开展教育说服工作,及时向执行法官通报被执行人思想动态,共同研判案件矛盾化解之策,联合推进案件矛盾实质化解。
守正创新 执行机制“添活力”
“过去申请执行案子,手续较多,过程比较冗长,现在有了执行事务中心,申请执行案子能够一次性办理,方便多了。”2023年11月7日,一位当事人办完执行立案手续后,为枣阳法院执行事务中心点赞。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法官约见难”“执行案件推进不清楚”等执行工作“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7月,枣阳法院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执行资源配置,设立“执行事务中心”,围绕执前和解、执行立案、案件查询、材料收转、执行接访、案款发放、执前保全等功能需求,设立执行立案等窗口,为当事人提供执行接待、执前调解、恢复执行等司法服务,实现“一站式、综合性、快速化”执行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诉累,满足群众对执行工作公开、高效、便民的司法需求。
数据显示,该中心共接待当事人1823人次,其中信访接待81人次,现场查询案件办理进度985人次,答疑解惑265人次,执前和解38件,审查恢复立案392件。
如何将执行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整合社会一切可用资源增强执行力度和手段?是枣阳法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23年,枣阳法院着力打造“综合治理执行难E键联办”管理平台,将综合治理相关单位拉入“一张网”,把协助执行事项汇集到“一个平台”,实现执行联动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目前,该平台已横向联通公安、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中心等29家职能部门,通过“一网通办”,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与此同时,创新推出“执行财产一体化处置”试点改革,通过建立财产剥离、统一管理、集中推进的财产处置模式,实现执行案件财产处置工作的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通过启动评估、拍卖程序,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1件,拍卖成交率提高至71.43%,执行到位率提升14.24%。
刚柔并济 打出执行“组合拳”
“出发!”2023年12月24日凌晨6:30,天色未亮,寒风刺骨,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时,枣阳法院执行干警冒着严寒,兵分多路,奔赴各自执行战场,寻觅被执行人身影。这是该院持续开展“荆楚雷霆2023”专项执行行动的一个缩影。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2023年,枣阳法院积极贯彻落实行动要求,通过部署开展“荆楚雷霆2023”“涉民生”“涉营商环境”等专项执行活动10余次,以浩大声势、高压态势、强大攻势打击震慑被执行人,推动了一批涉民生、涉企疑难复杂案件顺利执结。
据悉,在专项行动中,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97名,限制高消费2288名,集中强制搜查、强制腾退15次,司法拘留378人,执行到位金额6.69亿元。
“你拘留我吧,拘留了我也还不了钱。”失信被执行人程某淡定自若地对执行法官说。他以为自己顶多被关个15天就能重获自由,哪曾想15天后他见到的不是法官,而是公安办案人员——他被枣阳法院以涉嫌“拒不执行裁定罪”移送至公安机关侦查。后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既损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侵蚀国家信用体系建设。
枣阳法院继续联合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强化对规避和抗拒执行的打击力度,用好用活“拒执罪”这把利剑,坚持巩固和完善公诉与当事人自诉双轨并行、相互促进的追究拒执犯罪诉讼模式,达到惩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标,全力保障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捍卫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
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排摸梳理涉嫌拒执犯罪案件50余件,移交刑侦案件43件,引导自诉案件3件,结案12件,和解1件,执结标的额371.07万元。
“这份《信用修复证明》,既是对我们诚信履行义务的肯定,也帮助修复受损信用。”2023年10月下旬,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执行完毕后,拿到《信用修复证明》后,被执行人一个劲地向执行法官致谢。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了鼓励、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枣阳法院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和正向信用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发放《信用修复证明》的方式,促进被执行人通过履行义务来保护、修复信用,帮助他们在相关领域重塑信用、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出台《枣阳市人民法院信用分级分类监督管理(试行)》,对当事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的不同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确保执行措施的适度性、合理性、精准性、有效性。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作出公正的判决,更体现在让判决得到切实的执行。”枣阳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院将以更加积极高效的态度、务实奋进的作风,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努力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