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审判员话音刚落,书记员的电脑屏幕上随即出现相应的文字记录。2023年12月18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以语音庭审模式,审结一起民事纠纷案件,整个庭审过程在30分钟内完成。与以往案件审理方式不同的是,书记员席前不见往日伏案飞速记录的身影,此次庭审通过录音录像设备和智能语音识别转写全程记录,有效减轻书记员负担,极大地提高了法官开庭审理案件的速度。
技术赋能,解基层法院之困
据了解,作为一家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核心城区的基层法院,近年来,广陵法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助力提升审执工作质效,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与扬州地区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伴的,是企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由于近年来广陵法院辖区内案件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年收案数超过1.3万件,法官工作压力大、司法辅助人员短缺、掣肘审执工作发展的困局,越来越明显。广陵法院通过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改革促提升,用科技提质效。
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服务庭审的独特优势,开展“智能语音庭审”建设,为智能化庭审提供技术支撑,以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今年8月,广陵法院正式开展“智能语音庭审”及“智慧语音审委会”建设,自投入使用以来共完成近百起语音庭审及审委会会议,标志着该院智慧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智能语音,为庭审提质增速
在广陵法院的“智能语音庭审”中,通过语音识别不仅可将庭审全过程的语音自动转化为文本,同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案件相关证据材料还可实时调取、同步显示。同时,可实现对语音转写角色进行区分,自动转写出完整笔录,提供摘要笔录、全文笔录多种笔录模式服务不同笔录需求,还能实现语音合成辅助法庭纪律内容的播报等。
“以往庭审现场的文字录入工作消耗了书记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智慧语音庭审模式中,系统语音自动识别率可达90%以上,经书记员在庭审中修改完善后,准确率接近98%,而庭审笔录完整度可达100%,有效压缩了庭审时长,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书记员魏征有感而发。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为庭审程序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为庭审过程公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广陵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科海表示:“运用‘智能语音庭审’中的庭审记录,一方面减少了以往庭审中因出现语速过快、吐字不够清晰等造成‘实时记录不全、事后多次确认’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庭审的全过程中,通过将法官及当事人的每一句陈述直接转化为文字,使得庭审情景和内容可通过文字再现,真正实现了庭审全过程留痕,大大压缩了主观主义、偏颇主义司法的存在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
数字智审,聚焦公正与效率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面向外部群众案件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外,广陵法院内部会议场景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该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一环。
该院从审委会会务工作实际出发,开展“智慧语音审委会”建设,改变了审委会人手一沓纸质会议材料的传统方式,通过会议桌前的电脑显示器,参会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对相关案件卷宗的调取、会议议题材料的查看、标注等。同时,“智慧语音审委会”将会议主机、扩声系统、图像显示、移动式会议终端等连接,智能显示屏可播放庭审直播、视频图片证据以及案件汇报图表等,实现了审委会议全程无纸化、数字化与可视化,极大地优化了参会体验。
“在‘智能语音审委会’的工作会议中,讨论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实时语音识别,较传统的记录更加高效准确,能有效促进审委会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会议结束,该系统还支持对讨论问题进行投票表决和电子签名等功能。”审管办工作人员刘畅介绍道。凭借“智慧语音审委会”建设,可极大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此外,通过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审委会会议,便于实时、准确记录会议成果,提高安全保密水平,提高议事议案质量,为进一步推进“阳光审判”创造有利条件。
广陵法院“智慧语音审委会”及“智能语音庭审”的建设,有效推动了现代技术与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加科学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未来,广陵法院将继续加大智慧法院建设力度,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法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