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事求是 做实司法为民
2023-12-15 08:40:0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波
 

  中基层法院是审判执行工作的主要承担力量,是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厚植人民情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审判管理,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基层法院是审判执行工作的主要承担力量,是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中基层法院必须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审判管理,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实事求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重要意义。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对实事求是最为充分的证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人民法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要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夯实履职尽责的能力素养。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抓实党建工作,把稳党建统领的政治航向。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把党建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党建责任清单,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坚持“支部建在庭上”,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激活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力量。

  实事求是有助于更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民法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高度关注民生领域突出矛盾纠纷,依法审理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案件,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全面推行社会观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家事审判工作机制,促进家事矛盾柔性化解,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妥善审理涉农案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实施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统筹解决执行难题,及时将纸面上的权利兑现成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要充分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促进和规范多元化解工作,大力推进辖区内无讼村(居)建设,依托基层人民法庭、法官工作站、巡回审判点,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前沿阵地,紧扣辖区特点与民众需求,健全司法服务网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要完善诉非对接程序,建立“调、保、赔、认、防”五位一体医疗纠纷调处机制、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旅游诉调对接中心等专业化调解组织,拓展深化诉源治理。要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前沿,深入开展立法调研,为辖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找准法院服务和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法院各项具体工作中。发挥好司法的能动作用,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犯罪,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稳妥审理各类民事案件,加强审判管理,健全审判监督制约机制,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加大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力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加强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实质化运行,强化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实事求是有助于坚持法治思维、践行法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充分阐释。

  实事求是是司法工作的内在特质和必然要求。司法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容不得任何的主观臆断和推测假设。司法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只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正确处理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在司法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突出一个“真”字,具有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不推脱责任的真担当,具备敏锐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的真本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要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以更实举措、更大投入,将能动司法体现得更加充分,将“抓前端、治未病”做得更实。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始终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与一审案件工作效果为目标,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同机制,坚持实事求是的设置指标体系,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要正确处理依法办案与自由裁量的关系,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实质内涵,是指法官在有法律原则和方向而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时,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公平正义的要求,依法酌情作出裁量的权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办案必须从实际案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高度重视法、理、情的融合,要把老百姓的感受融入执法办案,不能死抠法条、简单执法,必须在严把案件质量关基础上,依法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效果更好的处理方案,既做到程序公正,又做到实体公正。要不断提高系统思维,从系统上谋划如何将“公正与效率”的永恒主题落到实处,做强法院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实事求是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落实到每个司法工作者的具体行动上。人民法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把实事求是精神体现在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上,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