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梁军)近日,随着最后一次竞拍价格出价结束,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成功拍卖一起房产,一位竞买者最终以89.6万余元的价格竞买成功。这是枣阳法院推行财产处置“一体化”改革,破解财产处置周期长、变现难的一个缩影。
枣阳某银行与李某、赵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法院判决后,李某、赵某一直未按期偿还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100.9万余元,银行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对李某、赵某发出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等文书,要求被执行人如实报告财产状况、尽快还款。但时限过去了,被执行人依然无动于衷。
于是,执行法官决定对本案担保人名下的一处房产进行查封,并移交财产处置团队进行评估、拍卖。同时在官微发布拍卖信息,一拍拍卖成交,成交价格89.6万元。该涉案房产从评估到到拍卖成功仅用时一个多月,不仅缩短办案周期,而且节约了司法资源,切实促使执行“降本增效”。
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财产处置,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关键一环。但人民法院查找到的财产多为房地产、车辆等,需要评估拍卖后才能变现、发放到申请人手中。如何有效缩短执行财产处置周期,降低执行财产处置成本,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今年7月,枣阳法院立足“小切口”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执行财产一体化处置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分段执行、集约处置”的原则,通过建立财产剥离、统一管理、集中推进的财产处置模式,将财产处置权从执行办案流程中剥离出来,交由财产处置团队办理,实现执行案件财产处置工作的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截至目前,该院通过启动评估、拍卖程序,网络司法拍卖成交5件,成交额达214万元,拍卖成交率提高71.43%,执行到位率提高10%,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