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正和效率”主题之下,服判息诉率是衡量审判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校准“实质化解纠纷”的审级职能定位,坚持把服判息诉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促进案结事了人和,一审服判息诉率始终保持在全市法院领先位次,为新时代法院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聚焦全局谋划,夯实服判息诉“压舱石”
坚持理念带动。树立“质量为先”理念,坚持速度服从质量,公正为先,推进办案精细化。树立“案结事了”理念,提倡在一次程序内彻底解纷,减少“一审生二审、生效生再审”。树立“败诉服判”理念,多从败诉方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力争“法结”“心结”同解。
坚持督查促动。重抓源头督查,每日调阅办案场所视频监控,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不规范、不文明、不到位问题。重抓过程督查,对调解率、发改率等关联指标“日自查、周提醒、月通报”,互促互进、统筹提升。重抓效果督查,推行审判质效月度“红旗、黄旗”、半年“奔牛奖、蜗牛奖”制度,造浓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实质解纷,开辟服判息诉“主战场”
诉前化解“控增量”。强化诉前分流,建强诉前调解团队,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努力将上诉、再审风险防范在立案之前。强化诉讼引导,立案时充分了解诉因,明确告知诉讼程序、权利义务、举证责任,帮助树立合理预期。强化诉调衔接,将未调成功但仍存调解可能的案件备注移交立案,让审判部门“接棒”调结。
诉中化解“防变量”。坚持全员调解,深化法官助理、法官、院庭长“三级联调”机制,确保逐案攻坚、难案过筛。坚持联动调解,邀请主管部门、属地镇村联合调解涉众、敏感案件,提升调解结果的认可度。坚持以调促审,针对无法调结的案件,将调解中掌握的关键焦点代入庭审,引导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增强对判决的认同感。
判后化解“去存量”。健全判后释明机制,对裁判文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释明,努力消除疑虑,在释放司法善意中争取理解与信任。
三、聚焦素能优化,激发服判息诉“动力源”
以从严监管“立规”。加强院庭长监管,灵活采用谈心谈话、结对指导、集体把关等措施,督促端正态度、直面问题、改进工作。加强审管办督管,做优审管提示、案件质评、联合座谈,督促优化质效指标。加强承办人自管,深化“每日审管一刻钟”机制,督促自律管理,时刻紧绷服判息诉之弦。
以精准素能“立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举办调解经验交流沙龙,着力破解“不会调、不愿调、调不了”现象。提升法律适用能力,与法学院校合作共建,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授课,讲清说透审判难点问题。提升文书写作能力,每季度开展文书评查、评比,倒逼提高释法说理的硬本领。
以规范作风“立信”。完善作风建设机制,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推动形成正风肃纪的良好态势。完善案件评查问责机制,精准区分违法审判与差错责任,以严肃追责倒逼司法责任落实。完善来信来访办理机制,从早从小解决“久拖不决”“冷硬横推”问题,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系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