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区:勠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2023-04-26 14:21:4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而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决定了前期工作的成败与否。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体系,为执行的落实、资源的转换、生产的恢复倾心尽力,主攻这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

  “力度、速度” 执行难迎刃而解

  “执行难”是许多公正裁决无法推行的一大桎梏,六合法院则风雨无阻,跨越时间与空间,用力度、速度使其迎刃而解,让公平与正义得以伸张,进一步保护了企业合法利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11月,南京六合某科技公司与成都某实业公司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约定由科技公司出售20台机床给实业公司,总金额928万元。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依约交付了货物,但仅收到100万元。多次索要无果后,科技公司于2020年10月将实业公司起诉至六合法院,并向法院申请保全了该批机器设备。

  2021年6月,六合法院判决实业公司支付剩余货款及利息,但在判决生效后,实业公司仍然未履行支付义务。同年9月,科技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多次联系实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责令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其公司名下仅有科技公司购买的机器设备,没有其他财产。执行干警通过调查发现确实如此,该机器设备远在成都,而且还被第三方公司占有使用,案件一下陷入“执行难”的局面。

  “被执行人能拖,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能等!”合议庭当即决定,远赴成都,到现场去执行!2022年 1月18日,在执行实施团队吴世平法官带领下, 法官助理房盈光、李泽宇,法警胡建、郭祥,一起踏上了1700公里的执行之路。19日到达当地后,进入厂房生产区检查涉案机器设备时,执行人员遭到了阻挠。面对这类场景,有着十几年办案经验的吴世平深知,硬碰硬绝不可取,释法说理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先设法平复对方心情,向厂区负责人张某表明此次来意,告知对方不配合执行的法律后果。通过分析利害和释明相关法律关系,张某态度逐渐有所转变,答应配合执行工作。

  在现场,第三方公司一再强调该批设备归其所有,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协助六合法院执行人员,从不同角度向第三方公司代表分析案情,解疑答惑,最终排除一切执行妨碍。拆除工作从当天下午五点正式开始,20台设备,历时近8个小时,终于全部成功拆除,而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在执行干警的护送下,运送设备的车辆顺利驶离现场。

  “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保障买受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权威,是我们执行工作的要义所在。”吴世平法官说,“一直以来,跨省异地执行都面临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执行场面难控等各种困难,不仅导致部分申请人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执行干警的人身安全也时常面临极大挑战。”

  六合法院在此次跨省执行中,克服异地执行的种种困难,上下一心,凝聚执行合力,为本案的圆满执行画上了句号,用力度与速度走完了这“最后一公里”。

  无缝衔接 执转破高效运行

  近日,六合法院妥善处理了一起执行转破产程序的案件。一家数控设备公司因涉及执行案件进入“执转破”程序,通过多方协调,不仅顺利使该公司重整“复活”,而且大大提高了破产债权清偿率,有效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工作,体现了该院执转破机制的高效。

  据了解,该数控设备公司债台高筑,经营状况不良,且其中一个股东李某某在未召开股东会的情形下,私下将数控设备公司主要资产(厂房、土地、设备)转让给他人。其他两名股东遂以股东损害公司利益为由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确认厂房场地转让合同无效,并要求其返还案外人已付转让价款700万元。但是该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无力偿还。

  在此种困境中,破产案件承办法官厉荣媛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低清偿率的问题,多次与管理人、债权人代表、债务人股东进行沟通。沟通中发现,债务人股东要求引入投资人,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以期提高清偿率。经合议庭合议,认为重整这一想法可行,并迅速要求管理人与潜在投资人进行洽谈。

  2021年12月,六合法院裁定受理将破产清算程序转为破产重整程序的申请。同时,管理人依法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经过招募,有两名意向投资人同意作为破产重整投资人,对数控设备公司进行重整。与此同时,在已有投资人承诺托底的情况下,管理人征得意向投资人同意后,在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对“重整投资人资格”进行公开拍卖,并以900万元成交。

  案件刚刚有了进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管理人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全体债权人进行表决,却因管理人无法与持有数控设备公司40%股权的出资人李某某取得联系而失败。综合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六合法院快速推进后续工作,严格审查重整计划草案,积极审慎适用裁量权。

  重整的根本目的,是让已存在经营困境的企业起死回生,让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公平的、损害较小的清偿。在本案中,关于职工债权、普通债权清偿问题,均不低于破产清算情况下的清偿率。而该数控设备公司已资不抵债,出资人权益应依法确认为零,故重整计划草案将出资人权益调整为零并无不当。重整计划草案兼顾了提高债权人清偿率和重整投资者收益的重整目标,具有可行性。2022年4月6日,六合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并终结重整程序。裁定作出后,重整投资人按照重整计划履行了100%出资义务。职工债权及税收社保债权清偿率达到100%,预计普通债权清偿率最高可达20%。

  六合法院在“执转破”工作中,强化对有挽救价值企业的识别,高效运行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程序,并充分尊重各方当事人意思自治,有效保障了债权人利益,实现了困境企业重生,用无缝衔接的执转破机制走完了“最后一公里”。

  两全其美 破产重整塑造“双赢”

  恢复生产力,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是破产重整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六合法院的“拿手好戏”。近日,六合法院成功解决一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件,通过破产清算转重整,多方联手,企业得以“起死回生”。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是南京地区唯一大规模生产高精度铝板带箔产品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箔、药用箔、电子箔、食品箔等产品,厂房3万余平方米,年产能达2.5万吨铝板带箔。该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大量债务纠纷进入审判、执行程序,因该公司名下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2019年,六合法院裁定受理申请执行人对该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六合法院依法指定破产企业管理人。后经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工业用地、厂房及设备,市场价评估为7000余万元,债务为1亿多元,其中普通债权6500余万元,优先及抵押债权3400余万元。另尚有诉讼待确认债务2100余万元,承租人申报的损失等费用3600余万元。根据管理人测算,若以拍卖方式处置该公司名下资产,预计一拍成交后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24.73%,在缴纳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各项交易税费后,实际清偿率将远远低于该数值。

  不过,公司拥有相关领域资质,厂房等资产的出租也有持续性收入。2021年3月,该公司大股东认为公司具有重整价值,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后管理人与多位意向投资人发出了重整投资邀请,并进行多轮沟通。同时,为充分保障普通债权人的利益,实现企业财产价值的最大化,法院、管理人多次邀请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参与重整协调沟通工作,增强投资人投资信心。经多次协调沟通,投资人最终同意以投资7000万元参与破产重整,并承诺承租人的相关债权及权属争议,由投资人自行解决。管理人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该公司第二次债权人大会表决,优先债权组、职工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均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

  在各方有力支持下,该公司不仅顺利实现重整“复活”,普通债权清偿率提升至31%,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达成了两全其美的“双赢”局面。根据重整计划,企业复苏后有望新增15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2000万元的经营目标。

  “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必须以法治良好的硬措施来支撑,只有把依法服务发展落实到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筑牢营商环境的基石,才能使六合成为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地。”六合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劲松说。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