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院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看“国内单体负债最高企业”如何蝶变腾飞
2023-03-26 08:30: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史风琴 吴艳霞
 

  2023年2月10日,地处河北廊坊的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信)迎来重要节点:7.26亿元重整投资款提前履行到位。这家三年前还是国内单体负债最高的危困企业,通过法院破产重整程序,奇迹般涅槃重生、蝶变腾飞。

  接盘后的新企业主体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公司)扭亏为盈,产销两旺,销售收入2.56亿元,2022年上缴利税跃居河北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位。

  办理破产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河北法院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安信重整案是河北省继庞大集团重整案等之后的又一经典案例。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马大壮告诉记者,廊坊中院依托当地政府,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充分运用府院联动会商机制,成功引入民营资本,挽救了这家濒危的民营企业。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明耀说,近年来,河北各级法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执行合同质效,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因地制宜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征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安信重整的成功经验值得思考总结。

  业界评价,中安信、庞大等破产重整案,彰显出河北营商环境的巨大变化。

  受理案件,解困民企于危机

  中安信于2011年投资落户河北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研发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是材料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就在企业蒸蒸日上之际,母公司康得集团陷入债务危机,中安信违规担保,导致企业濒临被瓜分瓦解的绝境。2019年,公司全面停工停产,众多高管离职、文件大量缺失、原股东关系紧张,欠付600多名职工社保、医保、工资等3000多万元。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廊坊中院申请对中安信破产重整。

  2020年6月,廊坊中院裁定受理此案,面向全国遴选中安信重整管理人,指导管理人筹措资金尽快复工复产。

  当时清算数据是:中安信资产清算价值9.99亿元,负债20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2052%。

  在廊坊中院指导下,管理人梳理银行账户归拢资金,并筹借7000万元共益债,为保障员工基本生活、修缮厂房设备、采购生产原料、实现产能恢复积攒了“第一桶金”。2021年6月16日,全线试车一次成功,在静默两年后,车间里又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随着设备运转,订单纷至沓来,企业重现生机,原企业职工、特别是技术骨干纷纷回归,为破产重整计划通过奠定良好基础。

  纾困解难,司法延伸服务破解“瓶颈”

  破产重整过程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中安信由于长期疏于管理,主要资产合规性差,证照手续不齐全,资料文书缺失严重。另一方面,在诸多债权人中,有银行、信托、基金、证券、资产管理、民间借贷等各种机构的不同利益诉求,利益平衡难度大、协调难度大。

  黄明耀在廊坊调研时,听取了廊坊法院工作汇报,要求法院树立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意识,积极支持,有效监督,帮助企业实现产权交接,持续跟踪问效,注重总结经验。

  廊坊中院发挥司法能动性,梳理纷繁交错的利益诉求,按照同债同权平等清偿原则,打通节点,破解难题,全力以赴帮助民营企业化解巨额债务危机,推动重整向前推进。

  中安信原控制人以融资租赁方式,将公司核心资产中64套进口设备抵押给某金融债权人。重整启动时,这些设备已经在外地法院执行拍卖,而这些核心设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否妥善解决设备权属争议,同时还要维护和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利,成为重整过程中一个实质性难点。

  廊坊中院指导管理人与金融债权人进行了数十次协商,依法权衡利益,最终达成和解,64套设备重归中安信,打通重整关键节点。

  廊坊中院积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重整,公开发布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督促管理人持续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向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披露信息,公开竞聘,最终确定中安信重整的新投资人,并引导投资人通过市场谈判与债权人就重整价值和债务清偿达成意向,多次协调召开债权人会议,促成重整计划表决通过。

  在此期间,受疫情影响,投资人出现投资款逾期,重整计划执行困难,廊坊中院原副院长黄汝端赴京协调,协商重整投资人筹措资金,促使原计划分阶段注入的7.26亿元资金一次性提前到位。

  府院联动,护佑企业重生

  重整破产企业,比新建一家企业更难。

  破产企业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诸多矛盾。中安信存在产权瑕疵、资料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复工复产过程中,又出现危化品使用备案许可、消防验收、污水处理等行政审批政策“瓶颈”。

  廊坊中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共破难题。受理中安信重整案后,廊坊中院第一时间向省高院、廊坊市委专题报告。廊坊市委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的指挥小组,推动重大疑难问题解决。政府部门参与重整解决“卡脖子”难题,属地高新区管委会提供“保姆式”服务,分解任务,拉单列表,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打破政策“壁垒”和行政职能交叉“瓶颈”,为中安信重整铺平道路。资料待补,政府担责先期对证照进行容缺办理;交通不便,政府协调交通部门在企业门口设立公交站点;保障生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进入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

  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公司起死回生,职工们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曾多年供职于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林玲从上海赶来企业考察后,选择留在这里担任新公司总经理。

  很多从全国各地应聘而来的技术人员,正在成为“新廊坊人”,品质部负责人张新伟等人正筹划在廊坊市买房。

  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的举措赢得了人心。总工程师奚广宏说:“太神奇了!破产重整居然能救活一个企业,我亲身感受到法院对企业的保障力度!”

  2021年10月26日,廊坊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2022年,长盛公司实现盈利2700万元。公司新近投产的新产品“T1100”成为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新标杆,据介绍,年产5100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二期生产线将在今年9月开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破产重整后的企业整装再出发,绽放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