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积极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2022-12-30 15:06:16 | 来源:上海法治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作者:张旭凡 陈凤 孙善国
 

  2022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要求全国各地法院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有哪些急难愁盼?怎样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法院?上海市人民法院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健全组织,精准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努力工作”。

  上海法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听取群众呼声,在学习教育中深化思想共识,切实用心用情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今年以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结合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引导干警深入领会人民领袖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真挚为民情怀,自觉向领袖看齐。组织学习《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习近平在上海》,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为民办好事实事中,感悟伟大领袖爱民为民之心,自觉将为民服务付诸于执法办案实践中。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践行“两个确立”的重要途径,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举措,切实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出成效。

  为确保为民服务工作的“一贯制”,上海高院研究制定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方案,将最高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方案的6大类23项53个具体指标,细化到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环节,把党建工作贯穿始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上海全市各法院均成立“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各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及各层级职能定位,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协助抓、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抓、职能部门及全体干警积极参与的责任链条和工作格局。

  为公正客观评估全市各法院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开展情况,上海高院坚持为群众办的实事由群众来评价,今年10月,上海高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代表等参与群众满意度测评,征求对符合条件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情况的意见建议,并综合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影响力评估,最终形成全方位的评选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通过建立领导小组长期化,健全为民制度长效化,上海法院为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将保持“常青”,不断“常新”。

  广开渠道,广纳民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今年1月,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上海高院认真研究部署,制定《关于开展上海法院“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自查的实施方案》,强调院党组应首先坚决扛起工作主体责任,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带头推进各项自查工作。今年以来,这样的大走访已成为上海全市法院的工作常态。

上海金融法院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走访。拍摄:陈伟

上海金融法院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走访。拍摄:陈伟

上海二中院赴共和新路街道倾听企业代表心声。拍摄:施蕾上海海事法院走访上海航运交易所共商法律问题

  2月,上海金融法院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深入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中的法律问题、风险点和司法需求,并围绕中小微企业培育、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创新发展以及私募基金行业法律风险防范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8月,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乔法官工作室”负责人乔蓓华前往共和新路街道,倾听来自社区及企业代表的心声,结合企业发展中的司法痛点,对代表们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

  同月,上海海事法院法官多次走访港航单位和企业,研讨法律问题,探讨专业化的机制创新,并向企业代表深入了解疫情以来上海口岸班轮公司和无船承运人运价备案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近期集装箱运价的波动情况。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在大走访后,及时梳理企业涉诉中的瓶颈问题,制定发布《徐汇法院司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重振的若干意见》,开展“企业午间法律门诊”、线上“法务沙龙”,累计吸引2000余人、数百家企业在线参加并参与互动问答。

  上海徐汇法院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为企业员工开展“午间法律门诊”。拍摄:周航

上铁法院法官参加漕河泾街道社区法治宣传活动。拍摄:李鹤冬

  广开渠道倾听民意,在民意中精准目标靶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上海法院一直在路上。

  立足主责,全心为民

  找准症结,接下来就要在实践中对症下药,用真招实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今年年初,肆虐的新冠疫情在上海掀起了一场波澜,疫情冲击之下,如何快速推动复工复产,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成为法院解决民众与企业所盼所急的一项大事。

  为此,上海高院找准疫情时期社会发展的法治需求,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治理提供司法保障,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上半年,上海高院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出台《关于司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点击文字查看),连续发布6期《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系列问答》(点击文字查看),司法助力企业疫情后复工复产,就群众关心的疫情期间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答。对因疫情影响造成短暂资金流动性困难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善意文明执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

  为维护好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2022年5月,上海法院在中央统一决策部署下,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制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各级法院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确保专项行动上下合力,精准打击,守护老百姓的“养老钱”。据统计,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海法院共计审理养老诈骗案件92件,涉案金额28亿余元,目前已对其中80起案件作出了判决。

2022年7月28日,上海静安法院审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养老诈骗案。拍摄:刘宁

  为打造更加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上海法院为老、弱、病、残、孕等当事人开通绿色通道,在诉讼服务大厅摆放轮椅、雨伞、老花镜等便民服务箱,让便民措施更走心,还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群众主动上门立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预约现场立案等便民措施,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上海崇明法院法官在崇明区建设镇运南村开展法律咨询。 拍摄:张宏雷

  凝聚司法为民“一条心”,打造便民利民“一站式”。随着一份份政策出台、一项项举措落地,一个个堵点打通,为群众办实事创建活动早已不再是一项活动,而已然与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融为一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去。未来,上海法院将继续聚焦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功能定位,以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导向,为上海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 、智能化贡献司法力量。”上海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如是说。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