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并快乐着
记者对耿青并不陌生。她被评为安徽省“百姓心中的好法官”,被选拔为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主讲人,所以记者看过她的一些事迹材料。开始对她刮目相看,还是在她担任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之后。记者去采访时看到,组织指挥宿州市两级法院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的竟是两位女将:局长申丽娇小玲珑、雷厉风行;副局长耿青端庄秀丽、剑胆琴心。巾帼,毫不让须眉。为期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收官时,她们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当耿青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时,已转岗到民一庭。记者多次微信找她核对一些细节,她却总是在开庭。她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自今年8月调到民一庭,截至11月30日,她个人收案117件,结案108件。1至11月全庭收案1788件,结案1702件,结案率达95.19%。民一庭的工作强度一点也不逊色于执行局。
耿青说,做法官很累,累到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做法官也有快乐,快乐源于一个个纠纷化解、权益兑现的成就感、荣誉感,源于案件当事人打心底真诚的理解和称赞。
“作为法官,就应该让一切都呈现在阳光之下,才能更加公平公正。”耿青说。
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人民法官的新使命作出更加明确的指引,我深感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人民法官的责任担当,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用爱心、贴心、耐心化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矛盾纠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去办案,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理解当事人的真实诉求,找寻案件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新的赶考路上,我将立足本职办实事,不断精进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能力和水平,热心接待每一名当事人,认真办理每一个案件,真正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时刻以“让人民满意”为目标追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在法治建设中作出人民法官应有的贡献。
公其心 万善出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向大家挥手致意。当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我身边时,我特别激动,使劲鼓掌。”回忆起2022年8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的情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耿青话语中难掩激动。
“当我接过证书和奖章的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枚奖章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耿青说,“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标准其实就是三句话,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一定要带着对人民的感情去办案,用公正和良知去办好案,让公平和正义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上。”
记者发现,耿青每天夜深时会在朋友圈发女儿朗诵古诗词,迄今已坚持了230多天,便问她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诗句。她脱口而出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杂铭·牖》里的一句: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她说,这也是她所追求的。
耿青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司法要有温度,要给人希望”
一位好父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耿青选择法官职业,就是受同样是法官的父亲的影响。
儿时耳濡目染,耿青特别向往长大后也像父亲那样,可以坐在法庭上断案。1999年,耿青如愿进入法院工作。“在办理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案件中,我才渐渐领会父亲口中时常念叨的那句——‘办案要兼顾法理情’,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耿青说。
有一件小事引发的邻里纠纷,经过一审、二审发回重审,一审重审、再次二审,先后8次开庭审理,最终在耿青手中案结事了。尹某运送猪粪的铲车经过白某家的宅基地时,不小心将白某家的小杨树碰断,白某与尹某发生争吵,演变成白某夫妻与尹某夫妻四人打架,四人均不同程度受伤住院治疗。白某、尹某的丈夫都受到刑事处罚。白某、尹某相互起诉,都要求对方赔偿。
再次二审由耿青承办,双方均对一审、一审重审判决的责任划分不满,认为法院判决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必须分清谁该承担主要责任。耿青耐心倾听双方陈词,并深入到村里,向村民详细了解纠纷发生的前因后果,厘清了责任,最终判决尹某夫妻赔偿白某夫妻各项损失3915.7元;白某夫妻赔偿尹某夫妻643.43元。
白某和家人专门给耿青送来感谢信,写道:“案件终审判决下来后,村里知情的人都说判得公平公正,这样的法官就是人民的好法官,感谢宿州中院培养出人民信得过的法官。”
“我切身体会到,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当事人真诚相待,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总能赢得他们的理解。”耿青说,“司法常常连接民生与民心,司法要有力度,能震慑不法行为;司法更要有温度,温暖民心,给人希望。”
将要退休的孙某起诉企业,要求补交中断多年的社会保险费。耿青接案后,发现该案是企业改制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属于法院管辖,驳回起诉没有问题,但却是案结事未了。孙某即将退休,且身患多种疾病,如果不补交社保费用,会影响他退休后的生活。
“事情既然被我遇到了,我就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当时,已怀孕7个多月的耿青,顾不上“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带着孙某跑遍了人社局、社保局、改制企业、改制企业的主管单位和上级单位,一次、两次、三次,苦口婆心说法律、讲政策。不知经过多少次商谈,在耿青的不懈努力下,企业补偿了孙某一笔费用,在社保局的帮助下,孙某补交了社保费用。
“耿法官,太感谢您了,我老年生活终于有了保障!”看到中断多年的社保金恢复续交,孙某喜极而泣。
同事们说耿青办案,非常有韧劲。
“写份判决驳回起诉很容易,但他的问题解决不了,将影响他的老年生活,给他一家带来痛苦。”耿青说,“工作是靠人做的,事业是靠人干的,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解决问题。”
23年来,耿青从刑庭到民庭再到执行局,又回到民庭,共审结刑事、民事案件2000余件,结案数、调解率均位居全院前列;承办执行案件4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超13亿元。她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安徽省百姓心中好法官”“执行攻坚百佳干警”等称号。
“每个案件都应倾尽全力”
2018年4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全省法院集中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总攻。耿青被任命为宿州中院执行局副局长。
“从坐庭断案的审判员变成冲锋一线的执行员,我发现执行工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繁重、艰难。”耿青说,“申请执行人都期望尽快执行到位。就算再难,每个执行案件都应倾尽全力,司法权威就是在执行好每一起案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面对重重困难,耿青迎难而上。法拍房交付难,一直是执行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信访、极端事件等问题。
王某和吴某夫妻二人向裴某借款240万元,将共有的位于宿州桃园山庄的一处别墅抵押给裴某并经公证处公证。案经法院判决,裴某胜诉后,别墅经两次拍卖流拍,被执行人同意将别墅抵付给裴某。但王某的母亲耿某等人一直强占着别墅。宿州中院执行局决定强制腾退。
70多岁的耿某百般阻挠,拿出煤气罐、敌敌畏等物品阻碍执行。面对情绪激烈的老人,耿青一边指挥法警稳控住现场秩序,防止老人做出过激行为,一边慢慢靠近老人。“大娘,您的心情我们理解,您的难处我们也会充分考虑。您先冷静,有话咱们慢慢说。”耿青柔声劝说,安抚老人。
“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现在就想办法解决您的后续住房问题,一定让您有房住。”耿青提出采用支付房屋租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说服申请执行人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支付6年租金作为耿某的补偿。经过解释和劝说,老人同意了耿青提出的方案,被强占多年的别墅终于腾空,交付申请执行人。
“耿青胆大心细,不怕危险,总是冲锋在前。她现场指挥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很强。”宿州中院执行局执行处处长刘小宝经常和耿青一起前往执行现场,耿青敢挑重担的勇气和不服输的干劲让他钦佩。耿青先后组织、参加腾房清场活动40余次,交付土地、厂房、房屋等标的物80余件。
“把一纸判决兑现成真金白银、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是执行工作的基本职责,执行更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耿青说。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我们要想方设法为企业‘雪中送炭’。”耿青把自己编入普执团队任团队长,主要办理有财产需处置的案件,带领执行团队转变执行思路和方式方法,开展“发挥执行职能,助力‘六稳’‘六保’”专项行动,推行活封活扣、执行和解、信用承诺等举措,给企业送去法治的温暖。
耿青负责执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清偿贷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就有50多个案件,涉案标的额近10亿元,还有尚未起诉的购房户几百户。“把还没有建成的商业楼分开拍卖抵偿债务,无疑是最简单的一种做法,但开发企业会破产,在建工程无法变现,众多债权人更实现不了债权。我否定了这种简单的做法。”耿青带领团队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积极促成当事人和解上下功夫,分析“竭泽而渔”可能“两败俱伤”,千方百计向债权人争取宽限期,向银行争取贷款,向政府部门争取优惠政策,努力拯救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3个月内,耿青先后组织了195次调解,22次现场勘查。最终,被执行企业得以开工续建,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助推了企业发展。
三年多的执行攻坚经历,耿青记下的一组数据:14个小时——这是从早晨7点赶到办公室,一直加班忙到晚上的时间;13200步——这是穿梭在两个相邻的信访接待室,一天下来手机计步器上显示的步数;102个电话、28批次——这是一天当中接当事人的电话和数量;8个执行现场——这是一天外出执行辗转的场地。
“正是无数执行干警日夜兼程的努力,才能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我为曾经是执行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耿青表示。
“让百姓更加信仰法律”
法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法院的信任。多年来,耿青把“正己正人、善始善成”作为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准则,以法律为上、公平为本,面对请托,面对金钱,从不为所动,力争把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
曾有一位女企业家得知耿青承办她的案件,多次托人请她吃饭,甚至找到耿青家中的长辈、亲戚,都被耿青拒绝。一天晚上,耿青加班到10点多,快到家的时候,那位女企业家突然跑出来,拉开她的手提包,塞进一沓钱,撒腿就跑,生怕耿青追上她。
“听小区物业人员说,那位女士冒雨等了我6个小时。我心中五味杂陈,她这是对我工作的不信任,还是对法律、对法院的不信任?我甚至反思,是不是我工作中有什么不当的言语或者行为,她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耿青说。
拖着疲倦的身躯,耿青多方打听到她的住址,连夜将钱送到她家中,反复沟通,可她仍不肯将钱收回。最后,耿青拉下脸,斩钉截铁地对她说:“你不能亵渎我的清白,如果不把钱收回去,我立即上缴纪检,并主动申请回避,退出案件的办理。”
见耿青态度坚决,她只好收回钱,并说:“我的案件就要你办,输赢我都服了。”
这件事给了耿青很大的触动,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公平公正办好每个案件就是最好的普法。只有让法治信仰厚植于民心,群众才会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耿青不仅要求自己成为清廉公正的奉法者,还要求自己做平易近人的普法者。
2016年,耿青法官工作室在社区挂牌成立,成为安徽省首批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耿青结合自己办理的大量案例,将专业的法言法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释法普法。她普法的身影不光出现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还频频亮相荧幕、出现在视频节目中。经过层层选拔,耿青成为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法官解案》栏目主讲人之一,参与全市法院“法官故事”录制、全媒体直播、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宣讲、文艺汇演、专题沙龙等。只要有时间,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普法。
“一些观众看了我的节目,一些群众听了我的普法讲座,主动向我咨询法律问题,让我倍感欣慰。”耿青说,她要更加努力地传播法律知识,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做法律“明白人”,让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引领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