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2022-12-16 10:13:28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孙秀艳
 

  去中医院就诊,能不能像综合医院一样在手机客户端查阅处方和电子病历?在中医院开了汤药,能不能在家门口的连锁药店取回代煎的药品?疫情期间当面问诊不便,能不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中医在线诊疗?快捷生活的时代,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发展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医疗服务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信息化作为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升,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就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深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数字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弱项,中医药政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中医医院信息化基础较差,中医药特色信息系统应用不够,便民惠民能力有待提高;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尚不健全,贯通行业的综合统计平台还未建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激活,挖掘应用不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

  近年来,《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中医药发展展现出新的活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互联网+中医药”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可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数字便民惠民服务是中医药信息化的出发点之一,此次发展规划中,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做优智慧中医医联体等措施;“鼓励各地研发应用中医电子病历、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中医药特色系统,推广智慧中药房等服务模式”等具体举措,紧扣百姓需求,彰显了以信息化推动中医药更好服务群众的初心。

  实际上,中医药信息化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中医是经验科学,但千百年来,名老中医的绝活大多还停留在“师传徒、父传子”的传承模式中,中医药价值亟待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深入挖掘。因此,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活态传承,支持中医学术流派发展;依托现有数字平台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构建中医古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和中医药知识服务系统。这些举措,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各地的探索已小有成绩:山东等地的智慧中药房让取药更便捷;北京等地的一些医院已经尝试依托大数据、算法等科技手段,对名中医处方进行系统梳理,研发更为普适的中成药,让更多患者受益。

  与其他行业一样,中医药信息化过程注定复杂而艰巨,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集约建设,也需要资金和人才支撑。期待各地各部门行动起来,协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为繁荣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