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层面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科普工作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能效显著,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国务院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到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再到日前这份部署安排,不难看出,科普被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被赋予更多关注和期待。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3.2%提升到2020年的10.56%,可谓成就显著。但也要清醒意识到,这一比例跟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一说到科普,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小区里挂几个科普标语,公共场合的橱窗上贴几篇科普短文,以及电视上播放一些科普节目。这些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难以深入人心。
如何更好地提升科普效果?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外,如何践行“注重提升科普能力,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是关键。换言之,科普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强化互动,注重效果。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才能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天宫课堂”。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开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数千万名中小学生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了天地互动交流。去年12月、今年3月,神舟十三号乘组两度开课。据统计,“航天员老师”们已为全国青少年展示了20个左右的太空实验,有“高度”,接地气,让学生们兴趣盎然,脑洞大开。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天地互动激发并增添了不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据报道,不独神舟十三号乘组,钟南山、张伯礼和李兰娟都曾获得“科普中国最高荣誉”。由此引出一个话题——科普,谁来做?显然,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当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企业、媒体也要尽到应尽的职责。同时,尤其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同时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当下,一些院士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普”,成了科普领域的新“网红”。他们德高望重、腹笥充盈,具有极高科学素养以及丰富经验,化身科普“网红”,效果奇佳。有热情、有能力、有好的方法,这样的科学家投身科普,值得点赞。
有科学家说:“我在科普中承担的角色就像一位导游,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激发出网友们对科学的好奇心。”这样的“导游”越多,科普效果就越明显。创新方式方法,多一些走心的科普,增强科普工作的可及性、针对性、感染力,就能进一步激发大众的好奇心、想象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