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提能正当时 重装行囊再出发
2022-04-21 09:44:2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彭鸿基
 

  三十二个学习日相对于人一生学习而言,十分短暂;但对于充电培训而言,却已足够。回想在党校学习的日夜,不仅在于学习理论掌握知识,更在于锻炼党性坚定信仰。

  用“一辈子”去学习,锤炼党性,补足精神之钙。理论学习不是“可有可无”“可紧可松”的选择题,而是“真学深学”“常学常新”的必答题。从邀请市委书记、市委常委等领导同志上好“开班第一课”,到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学者“解读政策”,再到邀请市直部门有关领导结合工作实际,给学员们“传经送宝”。一堂堂“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经验帖”,让我拓展视野、“解渴万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将党性教育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如何修好共产党员的“心学”?我理解是知行合一,知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行指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无论顺境逆境,都要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用“一辈子”去坚守,牢记职责,严格公正司法。提起法院,无外乎审判、执行二字。审判即是“公堂一言定胜负”,执行则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无论是在办理案件中、还是在接待当事人和律师时,要牢记公平正义不仅是在一份份释法说理的裁判文书中,更是在一次次接待沟通中。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自省自律自强,不要动于微利之诱、眩于五色之惑,要以清廉之守勤掸“思想尘”,以淡泊之心多思“贪欲害”,以浩然之气常破“心中贼”。“100-1=0”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对于当事人而言,事关其切身利益的个案往往用来评判司法是否公正,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一个“民生小案”都当作“天大的事”。在庭审中耐心倾听诉求,归纳争议焦点,查明事实真相;在庭审后灵活调整策略,本着当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用“一辈子”去践行,厚植情怀,永远司法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服务,人民法院就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从“审查”到“登记”,我们回应群众需求,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为了司法更加亲民,诉讼更加便民,我们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广泛运用要素式庭审、令状式文书等,实现司法“瘦身”,公正“提速”。如何积极回应群众不断提升的司法需求?我想,首要的就是永葆为民初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群众的痛点堵点,不断织密织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其次,要围绕诉讼更加便捷高效、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两大关键思考,运用改革手段破解顽瘴痼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从而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学而知不足,做好党校培训“后半篇文章”。需要我们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在辖区建设现代化强市新征程中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