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高科技外衣的量子保健产品,打着新概念旗号的抗衰功能食品,宣称新疗法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春节临近,又到了消费旺季,伪概念营销现象再次抬头,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交“智商税”。(见1月28《新华每日电讯》)
媒体的报道,说明不少伪概念营销并非新鲜事,而是一个老问题。也因此,在春节临近这个“节骨眼儿上”其再次抬头,看似一个偶然,其实是故伎重演,尾大不掉,想乘机大捞一把的必然。
根据报道,伪概念营销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搭车”高科技收取“智商税”。二是制造“新名词”增强迷惑性。三是鼓吹“原料神话”推动“迷信消费”。不管哪类,当前消费领域出现的这些乱象,既反映出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知识盲区,意在钻法律的空子牟利的“无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监管相对滞后和疲软,缺乏动真碰硬精神,以致有点“伪监管”的味道。
不得不说,各种伪概念营销层出不穷,不仅有损部分消费者切身利益,对当前正常的春节市场秩序产生严重干扰,长期来看也将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结果在让消费者交了“智商税”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极大伤害。要知道,消费者上当一次,就会一直持怀疑态度,结果真正有价值的新产品也会被连累,这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近年,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出台《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等新规,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但从上述伪概念营销现象再次抬头,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交“智商税”的现实语境看,相关监管制度、机制以及执行力等仍有缺失,无良商家仍有空子可钻,仍有不法利益可图。
无论如何,概念是不能被随意滥用的,否则,害莫大焉。对各种伪概念营销现象,亟需来些真监管。首先,相关法律法规要与时俱进,拾遗补缺,明确罚则,加大的伪概念营销的处罚惩戒力度,切实形成震慑。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的监管体制,在确立专门机构负责涉“科技类”产品监管的同时,要通过加强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有必要搭建全国性权威科学传播平台,对一些不确定性的信息向公众及时予以提醒,增强公众对科技类商品的甄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可以相信,只要监管动真,多管齐下,各种“伪概念”就难以遁形、就失去了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