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专题纪录片《红色法庭百年志》第二集《司法为民》从宏大的历史视野,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司法故事,一处处高效便民的服务机制,一项项生动饱满的数据,系统梳理、全面展现了人民司法史中司法为民的时代探索、发展成效和历史经验。
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红色司法的星星之火到人民法院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循着岁月淘洗形成的历史脉络,人民法院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已将人民至上理念注入灵魂、融进血脉,化作红色司法基因的鲜明底色。
在人民法院为民司法的壮阔实践中,法院干警始终以赶考的心态、超然的状态和拼搏的姿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下苦功,提实效。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翻山越岭到纠纷现场化解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马锡五深入基层办案……无论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还是焦头烂额的烦心事,亦或水火关头的紧要事,人民法院始终秉持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方便和实惠最大限度留给群众。
树导向,强功效。封芝琴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津津乐道,最关键的是法官融合天理人情,通过公正裁判树立起鼓励婚姻自由的导向。而打击失信行为、关爱弱势群众等系列作为则充分彰显出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特质。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的评价、规范、引导功能,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同时也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谋远虑,求长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机制逐步成熟定型。特别是近年来,包括设立巡回法庭、立案登记制、一站式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等长效工作机制的落地生根,不仅让司法制度充满蓬勃朝气,更加速兑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积跬步之功,致千里之胜。人民法院始终践行党的初心宗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取得的光荣业绩充分映照出绝对忠诚的政治境界、鱼水情深的精神境界和大智治制的发展境界。
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群众的需求是多元的,必须创新开拓、与时偕行,不断做优司法供给;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融入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司法提质增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必须以百姓之心为心,该变的大胆变,该改的坚决改,该立的迅速立,切实让群众感到变化、增强信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走过的路,“司法为民”,短短四字,字字千钧,这是必须传承好、发扬好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也是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跨越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制胜密码。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人民法院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持历史主动,强化战略定力,继续谱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上好“第一课”,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勇站“第一排”,推动干警下沉第一线、奔赴最前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喜大普奔”;追求“第一等”,弘扬工匠精神,在质效上求好、在服务上求优、在机制上求实,努力用心贴心、实打实的付出换取群众的真心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