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江中游,俊俏绵延的罗霄山脉旁,有一条蜿蜒流淌的禾水河。永新县便在这山水环抱之中。
沿着禾水河畔,穿过两条街巷,便来到了江西省永新县人民法院。在法院来来往往的干警中,一位58岁的老法官格外引人注目。他头发花白,手中紧握着一根脱了油漆的拐杖,让人感到他手中有使不完的力量;他身材高瘦,坚挺的腰板让身上穿着的法官制服更显笔挺;他嘴唇紧抿,威严的表情中隐藏着淡定的从容;他细长的眼睛中透露着坚定,流露出对司法事业的热爱,他就是永新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左友。
左友,这位一度瘫痪了近半年的老法官,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医学诊断基本不可能重回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战胜了病魔,创造了医学的奇迹,不仅身体得到康复,还依然活跃在审判一线,在挚爱的审判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战胜病魔创造奇迹
1983年那年,20岁的左友从江西政法干部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永新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常务副院长,一路走来,左友在办案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在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也坚定了他将一生奉献给司法事业的信念和梦想。
原本以为,他会沿着这个坐标轴一直顺利前行,沿着这个梦想一直不懈努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9月,一场可怕的疾病席卷而来,不仅夺走了他的健康,甚至一度摧毁了他挚爱的法官梦。
生病那年,左友53岁。
病魔把左友打倒在病床上。经医生诊断,左友被诊断患有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在北京各地医院治疗。患上这病后,让左友一度瘫痪了近半年。
那段时间,左友的妻子尹水玉忙上忙下,日夜奔波,细心照顾,耐心陪伴。
2016年10月手术后,左友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医生给出了诊断:能恢复正常的概率为20%,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给他的审判事业判了一个“死刑”。
“就算只有1%的可能,都要去争取,何况还有20%恢复正常的机会!”听到诊断结果后,尹水玉坚定地握住左友的手,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尹水玉是了解左友的,左友打小就不服输、不认命,他一定能扛过这关,何况,他心里还装着挚爱的审判事业呢!
为了家人、为了梦想,左友心里一直在跟病魔暗暗较劲:“不能输也不会输,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幸运之神会眷顾意志坚定的人。有了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左友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从脚指头能开始活动,到双腿也有知觉,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治疗、训练,左友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
开始能站起来了,到后来可以挪几步、挪几米、挪一小段路,再慢慢地,左友能用双拐,单拐,驻杖缓行,他走出的一小步,都是他意志力在驱动!
只要打不垮,就会有驱散病魔之日。2017年5月,左友的身体慢慢康复,他便尝试着给妻子做饭、炒菜,等她回家。
之后,经过继续治疗和康复,左友奇迹般地能回到工作岗位。
“患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病,通常最终的结局就是截瘫,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而左友不仅能恢复至能生活自理,还能重新敲响法槌,从事繁重的审判工作,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尹水玉说。
我们无法左右疾病的来袭,但面对疾病的态度、抗击疾病的毅力,我们却可以选择。左友选择的是,不屈从命运的桎梏,与命运相抗争。
“我的爱妻是我的贵人。”说这话时,左友的声音有点颤抖,只要想起那段艰难的就医时光,左友就对尹水玉充满了感激。
从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到坐轮椅,行动不便,再到恢复生活自理,除了左友的坚持和努力外,左友最感谢的人,就是尹水玉。正因为有了尹水玉的不舍和不弃,左友才有了战胜病魔的力量。
左友告诉记者,病愈后回到法院上班的那一天,他凝视着大门口“永新县人民法院”这几个熟悉的大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最终忍住没掉下来。
上楼梯时,左友紧紧抓住扶手,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腿,一步一步挪上去。虽然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每一步都要那么努力,但不管有多艰难,左友都不放弃,几级楼梯走下来,让左友汗如雨下。左友清楚,他走出的每一步,都是跨进他梦想的一大步,能回到他心念念的审判席上,始终是他心中的最大梦想。
法袍情结根深蒂固
人生的追求不只有名利,还有精神的向往;人生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左友的诗和远方,就是镌刻在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法官梦。人生的成长经历,却让左友差点丢弃了自己的梦想。
1998年,曾任永新法院审委会委员、纪检组组长的左友,调任永新县招商局副局长兼县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在深圳三年的繁华都市生活,让他见识了世面、看尽了繁华,但始终未忘初心。
2001年尹水玉生病了,左友义无反顾回到永新照顾尹水玉。因工作成绩突出,组织拟提拔左友到永新县里田镇任镇长。
成为重要乡镇的一名镇长,前途无量,就在亲朋好友向左友道贺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决定:向县委领导请求,愿意放弃一切职务,回到永新法院甘愿当一名普通的法官。
家人反对,朋友不解,领导反反复复做左友的思想工作,让他不要意气用事。
“小左啊,凭你的能力,过不了几年,当个乡镇书记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回到永新法院,意味着你没有任何职务,只是一个普通的法官。你真的愿意回去吗?”
“当然愿意!”面对领导的关心、朋友的劝解,左友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片刻犹豫。
面对当镇长还是当法官的抉择,左友选择了后者,并当场写下申请书:我愿意放弃任何职务,回到永新法院做一名法官!
最后,左友如愿以偿重新回到了法院。那时,左友就暗暗许下誓言,要在审判岗位上干出一番成就来。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我就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左友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法官梦。
2021年春节前夕,左友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需处理一起相邻权纠纷执行案,这起案件双方当事人矛盾激烈,在执行现场发生了冲突。
那天,细雨蒙蒙、地面湿滑,左友火急火燎地步行前往法院。患病后腿脚不便的左友一着急没走稳,脚底一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裤子都湿透了。
在尝试着站起来时,脚踝处剧烈疼痛,左友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向法院挪去,平时十分钟的路程,那天他足足走了近半个小时。
经左友妥善处置,案件执行得以顺利推进。等工作处理完后,左友才轻描淡写地对同事说:“我裤子衣服湿透了,脚估计摔伤了。”
同事连忙撸起左友的裤脚查看,这时左友的脚踝处已经肿胀得像一个发酵过度的包子。同事赶紧送左友上医院,经医生诊断,左友的脚踝处已经骨折,需住院进行治疗。
“好了,现在过年都不用回家,在医院过了。”闻讯赶来的尹水玉数落起左友来。
“正好,现在有理由在家里休息了!”看到尹水玉还想唠叨,左友“先发制人”地说道。
可尹水玉知道,左友哪里是闲得住的人。在家里,他依然是心系办案。
业务精通勇挑重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左友,那肯定是“专业”。
左友卧室的墙壁上立着一个书架,深红色的木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本本的法律书籍,记者随手翻开其中一本,书中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注释。
“左友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他每看完一本书,就喜欢站在窗边思考,有时候,他能这样思考一整天。”尹水玉说。读书、做笔记、想问题,这是左友在家最喜欢做的三件事。
在左友家窗台后面的一块墙壁上,有一个明显凹陷的大洞,“这是左友看书思考问题时,头靠在上面长年累月弄出来的。”尹水玉解释。
为提升自己的法律水平,左友先后在南昌大学和北京大学在职学习了6年。2001年,左友以吉安全市法院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当年的司法考试。
“大部分的法律条文,他都烂熟于心;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研读学习;每一次业务培训,他做的笔记是最全的,他是我们院里名副其实的‘学霸’。”永新法院干警盛婷婷说。
由于左友的好学,对法律知识有股孜孜不倦地追求劲,让左友的法学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能从容应对各种新类型的疑难复杂案件,能抽丝剖茧分析出每一起案件的法律关系,得心应手写好每一起案件的裁判文书。
被告人宋某故意杀人罪能变更为故意伤害罪,就得益于左友的精心推敲。
2019年9月,宋某在路上偶遇前妻男友谢某,便尾随开车的谢某伺机报复。期间,宋某通过短信与前妻贺某联系,声称要将谢某撞残。待谢某下车时,宋某开车撞击谢某,造成谢某轻微伤。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都将案件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未遂。
“不对啊,这个案件怎么能定性为故意杀人罪呢?”拿到案卷,左友反反复复研究后,从中发现了几处疑点。左友认为,不管是从犯罪的主观动机来看,还是从撞击的力度和部位来看,都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未遂。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左友又翻阅了大量案例,反复研读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并认真分析了案卷中的证据。做足这一切后,左友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公诉至法院。庭审后,通过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左友更加笃定了内心的确信,最终,判决结果没有支持检察机关的公诉意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临近退休的左友,对工作更是满腔热血,拼劲更足,更努力也更敢于担当,只要工作需要,他就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2019年6月,以徐某波为首的2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即将进入审判阶段,该案作为吉安全市首例涉黑案,无经验可供借鉴,且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业务精、能力强、负责任的左友,原本是担任这首起涉黑案审判长的不二人选。但由于左友大病未痊愈,身体才刚恢复,不能过度劳累,永新法院党组没有把他作为该案审判长的人选考虑。
越具有挑战性的案件,左友的干劲就越足。得知因身体原因而没把他作为审判长人选后,左友就拄着拐杖,闯进了原院长曹阳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道:“院长,这首起涉黑案留给我来办吧!”
“老左啊,不是不让你办,是你这身体刚恢复,怕你吃不消啊。”曹阳苦口婆心地劝道,希望左友打消这个念头,好好保养身体。
后来,在左友的坚持下,这起人数众多的吉安首例涉黑案就被左友争取过去了。
从法院受理该起涉黑案开始,几个月以来,左友每天都早出晚归,认真阅卷,理清思路,整理证据,分析案情,查找法条,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2018年8月27日,以徐某波为首的2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顺利开庭,每一个案件证据、每一个案情细节,都经左友反复查看、认真斟酌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法庭上,左友驾轻就熟,让整个庭审井然有序。
庭审整整持续了四天,他每天都超负荷工作,这对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不宜久坐的左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家人对他还颇有怨言,劝他爱惜身体。可左友每次都严肃地说道:“法律的事情开不得玩笑,怎么能因为我个人的身体状况受影响呢!”
紧张的庭审结束后,是案件审理报告和判决书的撰写工作。经过8次全面反复地修改,原本80万字的审理报告精简到了20余万字,判决书从300页提炼到了214页,该案判决书成为了吉安全市法院涉黑涉恶案件的范本。
在左友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本有点陈旧的笔记本,打开一看,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这起涉黑案中23名被告人的具体情况,以及证据的罗列、分析和争议焦点等,字数有近10万字。
很难想象,一个拄着拐杖、大病后身体刚恢复的老法官,为办好该起涉黑案付出的努力!
“我们庭里90%以上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都是左友办的。”永新法院刑事庭庭长蔡创说。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的强大,而是因其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左友正是凭借着这样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无惧艰险,迎难而上,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
温情办案拒绝瑕疵
“我们所办的案件,要对得起‘法官’这一称谓。”这是左友常说的一句话。
疾恶如仇,这是左友的本性。但当面对困难群众、面对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时,左友则又是一位有“温度”的法官,他像一位平衡天平的长者,明事理、辨是非,不助长强者,不打压弱者,并在法律范围内尽力帮助弱者,尽力教育和挽救年轻人,展示了法官的“温度”。
2021年5月,被告人颜某华的儿子颜某明在与被害人颜某凡发生口角后,被告人颜某华持木棍将颜某凡打伤,为此,颜某华因故意伤害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左友阅卷后得知,颜某明系颜某华与前妻所生的儿子,颜某华的现任妻子是位精神病人,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大的9岁,小的才2岁。现被害人颜某凡要求被告人颜某华赔偿各种损失共计15万元,被告人颜某华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赔偿,三次调解均未达成协议。
第三次调解失败后,为了尽快结案,左友想先拟好判决书。拟判决书前,左友听取了当地村委会对这两家人的情况介绍:被害方在村中人丁兴旺,势力强大,且得理不饶人,而被告方没什么亲戚朋友,住的也较偏远。
“判决的话,赔偿金额比被害方预想的要少很多,被害方势必不满,被告人无法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就要判实刑。这样一来,才20出头的颜某明要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后妈,要照顾年幼的妹妹弟弟,颜某明正因为性格刚烈急躁,才与被害人发生冲突。” 左友思量再三后,决定这案子一定要调!
左友拄着拐杖,再次来到被害人家中做调解工作。同时联系被告人律师,说服颜某明将耕牛变卖赔偿,最终,双方达成了6万元的赔偿协议,被告人颜某华最终被判处缓刑。
法律无情,法官有“爱”。不允许所办的案件有“沙子”,不允许所办的案件有“瑕疵”,左友用他自己的方式,做法律忠诚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