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姜调解记
中国法院网讯(侯悦霞 王迪) 2021年11月10日,这是刚进入冬季气温骤降的一天。我要随同法官老姜一起对一件相邻关系纠纷进行庭前调解。
这是一起东西邻居之间的纷争。多年前,东邻尚未住人,西邻在建设东厢房时便没有考虑建房余地。此后东邻也住上了人,因生活需要欲在院西建房。因与西邻未能取得完美沟通,只能压西屋的东厢瓦沿搭建了一座彩钢瓦房,至此两家房屋相邻处形成叠压状态。矛盾就此产生。
两家均不满对方的建房行为,认为是对方的原因造成自家屋内阴暗潮湿,积怨已久。村委干部多次到场进行调解,未获成功。眼看村委也无法解决这场纷争,二人又找去了法庭。
牟平法院大窑法庭受理这起案件后,由老姜同志负责办理。老姜有着多年的调解经验,他首先分头接待了双方当事人,原告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性格倔强不听劝,老姜就多次找其儿子做工作,以此为突破口;被告是位六十多岁的村民,性格执拗认死理,老姜就找老人的儿媳做工作,以此为软计策。
一来二去,老姜便把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摸得差不多了。既然争议的焦点是两邻居搭建的厢房,老姜便动身前往现场,亲自丈量边界。一边是层叠不平的瓦,一边是棱棱角角的钢,老姜就在两个房顶之间,用一根长杆和尺子比划着。
从丈量开始,两位邻居又起了口舌之争。西邻说拉歪了,应该再往右一点,东邻说拉松了,应该再拉直一点……在争吵漩涡中的老姜镇定自若,认真测量记录着一砖一瓦,一上午的时间,他心里有了底。他安抚住两位当事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二人在建房时的不善不妥之处,说得两人当下没了脾气。
法庭上,老姜向双方当事人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调解方案:各自把自己的房沿往后缩退一步。双方态度似乎有点松动。见此,老姜果断地提出一个缩退的数据,这一下原被告又吵了起来,均表示无法接受。不过,争吵的内容已经从开始的互不相让,变成了相让多少,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老姜果断决定趁热打铁,今天势必要解决这件事。
再次奔赴现场,操起尺子和长杆,量完屋顶量地面,西屋缩退多少能不阴雨,东屋缩退多少能不露天,老姜和当事人不停地沟通着,双方情绪不断地缓和着,调解意见也在不停地接近着……时间已接近11点了,老姜把中间的尺寸确定以后,给两家分开了,各让10厘米。双方都不吱声了。便回法庭作调解笔录。
然而变故再生,一方突然反悔,调解陷入僵局。老姜沉默了许久,如果今天调解失败,那么再次调解成功的可能性就极大降低。老姜看看天上的日头儿,决定再进现场。
浩浩荡荡一行人第三次来到争议现场。尺子再操起来,房顶再登上去,来来去去之间,也许是老姜的耐心和坚持安抚了双方当事人,争吵消失了,还一起凑在老姜身边看测量数据。再次回到法庭,已是下午了,调解工作继续。经过三次测量,调解方案在老姜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变更调整着,从一开始的各拆除10厘米,进行到各拆除8厘米,再商量到各拆除6厘米,当事人终于同意了,调解协议至此达成:东邻在三日内先行将自己的彩钢瓦房沿向东缩拆6厘米,西邻在东邻拆除后三日内将自己的黑瓦沿向西缩拆6厘米。一场纠纷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了。签字时,双方当事人不约而同地对老姜竖起了大拇指。
达成调解协议是画逗号,协议的最终履行才是句号。三天后,东邻邀请老姜到现场监督,进行了第一期的拆除履行。又三天后,第二期拆除如期履行。句号至此画圆满。
最后说一下老姜其人——姜志东,从事法院工作三十余年,一直坚守在审判一线上,数不清办了多少案子,也数不清接待了多少当事人,虽然已近退休,但仍然在审判这条战线上坚持着……如同在这起相邻关系纠纷中,老姜高超的调解技术、丰富的调解手段和不懈的调解态度,正是一名老法官坚毅人格的最好写照。也正是有了这群坚守、坚持和坚毅的基层法官们,才有了一方百姓的和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