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北京高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和主要成果。通报会提到,北京高院9项为民举措已全部落地见效,收获各界广泛好评。
北京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高院坚持精准化问需,用情搭建民意“连心桥”。截至11月底,共召开各类座谈会37场,收集意见建议107条,通过现场调解、“订单式”普法回应群众多元需求;坚持多路径问策,有序推进民生“计划书”。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热点,从立案、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和审判职能延伸等领域小切口、准发力,建立“日动态、周统计、月总结”“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坚持引领式问效,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以学习教育筑牢根基,以英模宣讲发动思想,以成果展示激励人心,以“为民榜样”引领新风。
北京高院通过建立12368热线回拨机制、深化落实工单回访机制,截至11月底,全市法院成功回拨未接通来电48560个,含回拨的接通率为98.4%,较上半年增加16.2个百分点,让联系法官更容易;通过在超大型社区深化“夜间法庭”试点,对部分简单民事案件利用下班时间开展诉讼活动。试点以来处理相邻关系、婚姻家庭、房屋租赁纠纷等各类案件2000余件,90%以上案件通过“云庭审”模式进行;通过“向技术要速度、用专业增便利”提高诉讼服务质量,完善无接触式诉讼服务和“北京云法庭”,深化电子卷宗运用,升级发款系统,公布《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网上立案数量同比增长47%,从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到法院委托鉴定用时同比缩短51.5%,对外委托机构平均审查受理时间同比缩短35%。
北京高院还优化北京法院诉源治理“一号响应”专线服务功能,精准对接北京市“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基层治理改革,累计响应全市16区、102街乡司法需求366个,将72.56%的民事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推进全域人身损害赔偿“同城同价”,对于侵权事实清楚的案件,当事人就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无须举证,进一步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目前已惠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百余人,当事人共计获赔数额6000余万元;推进“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和民法典百场巡回普法活动,截至11月底,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69次,线上线下受众448万余人;已举办民法典普法活动117场和其他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861场,受众30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