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更需要健全法律法规。
为倡导全社会共管共治网络谣言,共建共享网络文明,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文明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于日前联合发布《“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
谣言在网上传播扩散,严重误导公共舆论,损害网民权益,污染网络环境。今年以来,已有多名网民因故意制造传播涉疫谣言被依法处理。如此语境下,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联合发出“抵制网络谣言”倡议,倡导全社会共管共治网络谣言,共建共享网络文明,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利用网络编造虚假信息,有的为了泄愤,有的为了勒索钱财,有的出于好奇,还有的只是为了开玩笑,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比如,7月22日,南京网民贺某在朋友圈内发布消息称“已检测出新冠阳性,本人在夫子庙上班接触的人多,请远离我”。经核实,贺某因与男友吵架心情不好,故意编造发布了上述虚假信息。这是涉疫谣言中一个不懂法的典型案例。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有可能成为真理。”网络谣言对个人、对社会发展都贻害无穷。更为可怕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民无法辨别真假,久而久之,网民失望的就不仅仅是网络文化,还有网络文化背后的现实世界。因此,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是一种必然选择。互联网信息管理机构应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编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切实维护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营造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谣言频发与相关法律滞后有关。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法律、政策及管理并没有相应跟上。比如,我国法律对何为散布虚假信息、何为虚假信息,尚没有明确规定。这不仅不利于互联网管理,而且不利于网民把握网上发表言论的尺度,导致言论越过了法律边界。
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这不仅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更需要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要尽快完善网络方面的立法;要针对虚假的突发事件言论、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和发布更正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秩序,推行网络实名制,规范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和管理,严惩网络管理者玩忽职守行为;特别是,广大网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积极维护健康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