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旷昌政
老旧的房门紧锁着,我和屋里的老人隔着门对话:“喻婆婆,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了,要求您搬离这个屋子,您开开门,我们好好谈一下嘛。”
“谈啥子谈,没得啥子好谈的,要我搬,除非我死了。”空中阴雨绵绵,门后的老人态度冷酷,面前这道门犹如老人的心门,该如何让它打开呢?
这是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该案的执行请求非常简单——要求被执行人搬离房屋。但仔细一看,被执行人喻某已年过八旬,高龄被执行人案件非常棘手,处置不当可能会产生不好的执行后果。涉案房屋原是喻婆婆的儿子、儿媳共同所有,后来儿子儿媳因感情不和选择离婚,房子被分割给了儿媳杨某,而喻婆婆已经在这个房子里住了18年了,便拒绝交出房屋,故前儿媳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胜诉,随后申请强制执行,期望其物权得到合法保护。
我给喻婆婆打了好几次电话,想劝她主动履行,但喻婆婆态度坚决,称该房屋原本就是其子所有,自己也已经居住多年,当然有理由继续住在那里。电话沟通无效,我和同事们便驱车前往涉案房屋所在地,希望能与喻婆婆面谈,当喻婆婆得知来的是执行干警后,坚决不愿开门,抵触情绪严重。
眼见执行陷入困境,我们突然想到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可能和喻婆婆比较熟悉,便邀请村委会主任参与执行,协助法院工作。
“喻婆婆,你把门打开嘛,有话进屋谈,外面下着雨,好歹上门是客,安根板凳招呼下总没得错嘛。”听到村里张主任的叫门声,喻婆婆终于打开了房门。我们几人围着茶几坐了下来,从与前儿媳的纷乱纠葛到好聚好散颐养天年,从事理到法理,反复沟通交流之后,喻婆婆逐渐理解了为什么要搬离这里,也理解了法律的权威,表示愿意换个住处开始新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天,我为喻婆婆找到了可以租住的房屋,生活便利,楼层也不高,喻婆婆承诺一周之内就搬离老屋。
前段时间,我再次拨通了喻婆婆的电话。电话那头,喻婆婆显然已经适应了新生活:“我已经住到了新的房子里,我儿子给我交房租,现在一切都挺好的。”
这件小小的强制执行案件,没有数额巨大的标的,也没有复杂繁琐的执行过程,却让人印象深刻。只要我们愿意多一些沟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将理性的法律与温情的人间烟火相结合,千千万万执行案件当事人那道紧锁的心门就能打开了。
(刘洋 刘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