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我有幸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培训锻炼——而在此之前,我从事了十一年民事审判工作。从接到通知的兴奋,至收到卷宗的惊讶,再到翻开内页的迷茫,直至看到尸检照片的崩溃……满屋子的卷宗、全新的挑战,就像五指山压悟空一样把我压在山脚下。哪里还有自信可言?细细思索如何逆袭,翻来覆去唯有自渡二字。
审理报告的15382个字虽然折腾着肩周,114本卷宗的一个案件虽然压榨着神经,但每一个字符,每一份证据,每一个问题,都滋养着我的理论与眼界。部门里高手云集,传道、授业、解惑,每一次讨论、合议、专法,都在为我洗筋伐髓。时光倒退在四个月之前,谁也想不到我会以一个刑事法官的身份坐在审判席上。2020年9月2日,我有幸组成合议庭审理了一起涉毒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作为一名上挂干部,我自知经验匮乏,却又庆幸着机会难得——能与大咖们同审同议,不,哪怕只是听一听,都觉得终身受益。也是从这一天起,我像当年那支四人队伍一样,开始了取经之旅……
发现你的热爱
“热爱司法事业,必定要信仰法律。”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热爱这份事业的呢?想来,是朱苏力先生的启蒙吧!北大是我未完成的梦,但北大法学院朱苏力先生的文章,却一直陪伴我整个大学时代。“法治是一个民族的事业,是一个时间的事业,是一个世俗但不卑俗的事业。我们当然有,也必须有理想、有勇气和决心,以自己的法律实践和知识来影响整个社会,推动法治发展。”青葱岁月,念着这些拗口的文字,还不明白前辈们用文字和爱在滋养着我们。现在啊,手捧热茶在氲氤的橘灯下再次拜读,仿佛穿越了时光,变回了十二年前那个扎起马尾,疾步如风地迈进法院大门的那个自己。热情点燃了少年时代,爱意沉淀在岁月长河。
“唯有山野丛莽里的杜鹃才懂得什么叫做怒放。”我想,这应该就是法学生最初的模样。
寻找法律的印迹
从地中海的沿岸,到罗马的废墟,亦或是英格兰的原野,都留下了法律的印迹。不必苦苦找寻,饮一杯苏格拉底的苦酒,沉心探索,便能窥见一二。想要拨开法律的面纱,便要有凿壁借光的精神,才能见到她的真容——学习,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论语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从来不是门面与装饰,法律人的学习,是为共守宝贵的人文精神。所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是可以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里都能彰显的。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显露着蛛丝马迹的法律的印迹,一次又一次跳脱在讨论案情的热闹中,固定在每一次的合议笔录里。而年轻的法官,只有在这些印迹里钻研与学习,才能逐步成长,成长到拥有自信且独立思考的能力。
法官如何思考
“法官是拥有娴熟的法律记忆、广博的知识涉猎、强烈的荣誉意识与担当精神在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法官的定义,决定法官如何思考。娴熟的法律记忆,就像老中医一样,是一个积累再生产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用来形容法官这个职业,是再贴切不过了。广博的涉猎,绝不单是来自网络的碎片拼接,那一页页书香的浸润,滋养着浮躁的心田,填充了干瘪的思想。《左传·哀公元年》有云:“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我想,这应当是院长之言的荣誉意识吧。倘若做到了“视民如伤”,那便早已具备了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心有沉香,不畏浮世
“喧闹任其喧闹”,这是我的个性签名。立于红尘中,滚滚的是名、是利、是诱惑和舍予,但这不是一个法官应该看到的社会的样子。法官当是美好且骄傲的,他可以是披荆斩棘的英雄模样,也当有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格局。择高处立,寻平出住,向宽处行。法律的旅程是孤寂的,因为有着信仰,所以只能与神明同行,但法官的人生却可以是丰富的——那些浩瀚的书海,每一本都融入着前人的智慧;那一摞摞的卷宗,每一卷都书写着百姓的人生。
“裁判之外,法官应无言。”作为法官,不能多说,也无需多说。但这裁判,却总还是需要有一些自信的。这些自信,并不仅仅来自于一纸员额法官的任命书,更来自于在日积月累的沉淀里,时光磨练和书本的孕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