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新:微信+“云间”找出化解矛盾高效之道
2021-03-02 10:20:1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付建国 杨欢欢
 

  “迟法官,谢谢你,是你多次辛苦地调解,帮我们化解了多年的纷争,不仅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还帮助我们修复了多年的友情。从内心来说,我很感动原告多年的帮助,这份恩情永远记着!这次调解协议,我一定履行,不然真的对不起对方,也对不起良心了!”2021年3月1日上午10:30分,网上“云间”系统庭审结束后,居住在黑龙江安达市家的被告申先生,在家通过手机视频方式,对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民事法官迟雪莲这样感激道。

  达成由被告申先生给付850万元的调解协议,为何其还会如此感动,非要单独说声感谢呢?这还得从其借款的事情说起。

  好友借款350万 索要十年仍不还

  原告常女士是个体业主,经营生意多年,挣了不少钱,家庭比较富有。被告申先生系其多年的好友,主要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

  2010年7月,申先生找到了常女士,诉说自己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见到朋友有难,常女士伸手解囊,同意向其无偿借款50万元。

  50万元,对于申先生来说,如同杯水车薪。无耐之下,其又找到常女士,这次借了200万元。与以往不同,这次约定了借期为两个月,月息2分,并用两处房产作抵押,但未办理抵押手续。

  随后,申先生又三次向原告借款,共计100万元,其中60万元属于无偿借款,40万元约定月息为2分。

  上述借款,均有转账记录。后经多次索要,2015年3月末,被告为原告出具了总条,约定借款本金变更为506.24万元,借款月息为1分,并约定还款期间为1年。

  还款期间已过,原告索要借款本息,但对方以种种理由,仍拒不还款。

  疫期诉至法院 本息变成近千万

  2021年初,原告再次找到申先生,并下了最后“通牒”:如再不还款,就将诉至法院。

  见对方一改往日的态度,申先生便主动找到原告,倾诉苦衷,表示自己还款确有困难,希望对方能为其减免部分利息。

  看在多年好友的面子上,原告主动放弃了2020年11月29日之后的利息,并为其出具了字据。

  本以为放弃部分利息,对方就能还款,但对方仍以无力还款为由拒不还款。无奈之下,今年1月中旬,原告决定将对方诉至法院。

  而1月中旬,正值全省疫情形势严峻。居住在高新辖区的常某,由于疫情管控原因,无法到高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

  此时,高新区法院对外发布了网上立案指引。原告看到此消息后,当即拨通立案咨询电话,并在立案工作人员远程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网上立案,要求对方给付借款本息合计996万余元。

  庭前微信助力  云间开庭化纠纷

  法官迟雪莲接到卷宗后,第一时间阅卷,联系当事人,进一步了解案情。

  鉴于本案证据较多,尤其借条、银行转账记录、近十年催收证据,每类证据均至少五个以上,为有效推进庭审,2月22日上午,法官借助微信群组织双方证据交换,告知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并让当事人将证据发至微信群,一方陈述欲证明内容,另一方发表质证意见。

  随后一周,法官多次组织调解,并讲解巩固抗疫成果的重要性、网上开庭好处及应注意事项,但由于原告一直拒绝调解而无法调解。

  3月1日上午9时,庭审如期进行,双方地处安达、大庆两地,与法官、两名人民陪审员同时登录“云间”网上庭审系统,由法官通过“多方视频”功能,在线邀请当事人视频开庭。

  庭审中,像现场开庭一样,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双方身份,并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调解等必要程序。

  在调解中,迟法官从友情、给付等角度,向原告讲解法院调解效力、给付重要性及对方的想法。从友情、法律、道德等角度,向被告讲解长达十多年借款中,有部分系无偿借款,这样朋友值得珍惜;告之民间借贷法律规定及失信成“老赖”后的代价。

  通过多次调解,原告主动提出了让步,放弃部分请求,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即由被告于2021年10月31前一次性给付原告借款本息共计850万元。

  “感谢法官为我们考虑疫情安全问题,让我们在家就能参加庭审,我还是第一次体验!方便、快捷、安全、透明,值得点赞!”庭审结束后,原告常女士这样说道。

  就这样,一起长达十余年的纠纷,经过法官电话调解、群中庭前会议等一波神操作,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握手言和,向法官致谢。

  据悉,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庆高新区法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狠抓审判质效,大力推行网上立案、“云间”审判、在线执行、网上“云政务”等举措,不断创新庭审方式,开创微信平台+网上签名软件、微信群庭前会议+“云间”等庭审新模式,找出化解矛盾的高效之道,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受损、庭审不停歇、执行不减速。截至3月1日,高新区法院各项审判质效持续向好,审执结案率高近60%,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实现战“疫”审判两不误。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