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让群众感受司法温度
——山东法院深化一站式建设工作纪实
2021-02-08 11:26:2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郑红军 马云云
 

  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集中体验采访活动中,记者获悉,山东法院通过推行“调裁一体化”、立体化调解和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等措施,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立案当天即开庭

  近日,一起速裁案件在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速裁法庭开庭审理。该案立案当天即开庭,纠纷马上得到圆满解决。这起案件并不复杂。2020年4月,原、被告双方签订合同,约定原告对被告的某设计工程进行深化设计。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履行合同全部义务且为被告开具全额发票,但被告仅支付部分首付款后便不再履行剩余款项,经催要未果,原告来到了济南高新区法院。

  案件立诉调号后,第一时间被分配到调解员手中,由调解员组织了庭前会议进行证据交换和调解,但由于双方仍存有争议,法院立即启动审判程序。因标的额为5万元以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立案当天即开庭。开庭过程中,经法官释明后,双方愿意调解并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当庭过付1万余元,原告当庭提出撤诉,案结终了。

  济南高新区法院的速裁团队就设在立案庭,实行简单案件分“调裁一体化”集约办理,主要负责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一审终审的小额诉讼案件审理。这是山东法院推行“调裁一体化”审判模式的有益探索。山东各基层法院将速裁端口前移,把速裁团队建在诉讼服务中心,精心配置团队人员。除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外,调解员也是团队中的一员,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由法官全程对调解进行指导,实行调裁结合,实时转换,促进前端快速解纷。以济南高新区法院为例,2020年该院共受理民事一审案件6482件,审结6230件,未结252件,其中两个速裁团队共受理2663件,占全院民商事收案的41.08%,审结2653件,占全院民商事结案的42.58%,两个速裁团队平均办案天数仅11.46天。

  多方力量解纠纷

  王永莲是齐鲁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也是济南高新区法院的一名常驻特邀调解员,她每天的工作是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直面各种矛盾纠纷。

  山东法院坚持“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理念,构建立体调解体系,充分借助调解员力量,尽可能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等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目前诉调对接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多地法院形成了区县、乡镇、社区和农村三位一体的立体调解网络。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在设立诉调对接中心的同时,依托镇街成立“诉调对接分中心”,依托社区、村居成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创建了三级立体矛盾调解网络。微山县人民法院在县公安局交通事故处理中心设立交通事故联合调解室和交通巡回法庭,形成了调解、诉讼、赔付、执行的调、审、执快速解决纠纷通道。

  “调解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实有的当事人来法院是为了争一口气或是对法律不甚了解,我们调解员出面沟通或解释,他们心头的疙瘩就解开了。”王永莲说。

  目前济南高新区法院共有律师调解组织7个,行业调解组织2个,诉非衔接工作室1个,基层调解组织8个,特邀调解员56名。2020年常驻法院的6家律师调解室参与诉前调解案件1489件,调解成功522件,调解成功率35%,已基本形成行业调解、基层组织调解、律师调解同时开展的多元解纷格局。

  诉服大厅更暖心

  当事人来法院,体会到的不仅是审判模式的变化,更直接的感受来自诉讼服务中心的全面升级。在山东法院,升级后的诉讼服务中心比以往“暖”了不少。大厅内按照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法治宣传六大功能分区建设,满足当事人的不同需求。“我们要把最强力量、最好空间、最优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山东高院院长张甲天表示。

  在济南高新区法院,对于外地当事人或不方便来法院的,还可以采取音视频调解的方式远程进行调解。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高新区法院推动实现案件送达集约化、涉诉鉴定集约化,让公证机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将鉴定人员编入分调裁审团队,实现诉前鉴定诉讼鉴定一体化办理。2020年公证处共参与送达案件5842件,送达成功率达95%以上,通过线上委托鉴定281件,占比84.13%。

  “我们将继续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强化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无缝对接,进一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张甲天表示。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