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好“三部曲” 织密惠民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谱好“打基础、强主梁、利长远”三部曲,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司法惠民网络越织越密。
打基础:升级诉讼服务一站立案解纷
“我这几天咳嗽,不想外出,但再不起诉,案子就要超过时效了,我该怎么办?”
“您可以按照我的提示,一步步操作下来,在手机上完成申请立案手续……”
桂平法院立案庭干警谭智钊每天都会接到数十名群众的电话,他的任务就是专门为群众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法院诉讼工作的不利影响,从今年2月初开始,桂平法院固定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线上诉讼咨询。该院充分运用智能化诉讼服务方式,为不方便到现场立案的当事人提供“零接触”司法服务,确保特殊时期法院的诉讼服务“不打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
早在2019年1月,桂平法院利用新建审判法庭的契机,科学规划和推动诉讼服务中心的转型升级。该院率先开通自助立案专区,大力推广“广西移动微法院”的一键办理功能,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功把线下诉讼服务中心“搬”上互联网,“移”入手机终端。2019年以来,该院共受理跨域立案28件,网上立案2406件,既为法院工作“减压”,更为服务群众的司法诉讼“赋能”。
此外,桂平法院注重群众的诉讼体验,将诉讼服务中心分为案件受理、综合服务、多元解纷等功能区域。以案件受理区域为例,该区域已实现智能引导、3D路径指引,通过移动支付扫码功能,支付诉讼费由传统的刷卡支付单一模式拓展为微信、支付宝扫付和电子银行闪付等多元模式。
“我们设置有群众休息等候区、律师休息室、远程调解室等配套场所,就是为了给当事人带来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桂平法院院长黄志军说,法院工作的贴心之举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强主梁:设立速裁团队推进繁简分流
今年12月2日,桂平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审快执14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审结再到执结,平均用时仅74.3天,高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为提升司法效能,桂平法院从今年4月开始,集中力量开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工作。对于涉及民生、案件事实清楚、诉讼标的额在22000元以下的民商事案件,法院征询当事人同意后,一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在团队设置上,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团队专项办理城区范围内的小额诉讼程序案件,6个基层派出法庭负责办理各自辖区范围内的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形成了“1+6”审理团队格局。
在程序选择上,法院制定出台具体的工作规程,积极向当事人阐释小额诉讼程序的优势,不断扩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
在审理时限上,法院坚持“快字为先”的原则,以法官为主导、当事人为主体,减少流程节点,最大程度简化审理程序,实现快捷、高效、一次性解决纠纷。
仅7个月时间,速裁团队就分流速裁案件1800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总数的55.85%;适用简易程序案件3295件,适用率达88.15%。
利长远:强化多元解纷推动诉源治理
“如果我们的工作再提前一点点,早发现、早调和,各部门联动发力,很多矛盾纠纷就能终结在诉讼前。”桂平法院副院长徐魏玲说,要依靠联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为此,桂平法院不断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建设,搭建起有效的衔接载体。
一是人民调解室。该院联合市公证处、市妇联等社会组织和团体,整合退休法官、公证员、妇联干部等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先后任命50余名特邀调解员,无偿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和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婚姻调解委员会。该院与政法委、公安、民政和司法行政等多家单位建立联调机制,成立了桂平市婚姻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会统一调配力量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的调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三是公证司法辅助中心。桂平市公证处派员进驻桂平法院司法辅助中心,为当事人提供公证事项、公证事务和司法辅助业务等服务,有效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019年至今,该院通过多元化调解模式在诉前分流纠纷8423件,调解纠纷2083件。
在上述“三大平台”的基础上,桂平法院还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特点,引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调解员参与调解,充分挖掘和凝聚各方力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