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何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2020-08-13 08:29:58 | 来源:人民日报
 

家在青山绿水间(中国制度面对面(11))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何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从三江源到祁连山,从湖北神农架到浙江钱江源,从福建武夷山到云南普达措……目前,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12个省份深入推进,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覆盖不同生态环境类型,涉及多个珍稀物种。国家公园体制这张“绿色名片”,通过实施一套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制度举措,构筑起锦绣山河的“绿色高地”,还自然生态以本来面目,为野生动植物建栖息家园,给子孙后代留宝贵财富。

  生态文明建设乃千年大计,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命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筑牢绿色屏障。

  一 环境保护理念先行

  “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诗画美景,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10多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如此怡人的景致也曾有不堪回首的往事,过去西溪一带河道淤塞、水质恶化,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西溪湿地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休闲度假天堂。

  西溪湿地的美丽蝶变,是生态环保理念先行的成功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必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先导,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构建全过程全方位防治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完备、全面整体的过程,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从防治的环节看,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贯通起来,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从防治的机制看,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防治的过程看,深化排污口设置管理改革,打通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构建水陆统筹、精准科学的江河湖海水污染治理体系。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土是美丽中国的空间载体,就如同一个人的居室环境,需要分出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和卫生间等,让不同的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生态则生态,形成各具特色、有机统一的生态大系统。这次全会强调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使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强化绿色发展制度保障。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是未来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2018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约45.8%,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次全会强调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全社会更加自觉地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二 资源利用效率为本

  垃圾分类一小步,生态文明一大步。从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违反的单位处以5000元到5万元的罚款、个人处以50元到200元的罚款,“严苛”程度出人意料。不仅在上海,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大力推行“垃圾革命”,打响垃圾分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就是使其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污水同样也可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达到特定水质标准,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地下水回灌等,可有效缓解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利用潜力巨大。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破解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比较大,但由于一个时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消耗和浪费,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对发展形成了硬约束、紧平衡,资源消耗纷纷亮起了红灯,亟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利用问题,说到底是生产和消费模式问题。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以刚性的约束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难题,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产权明晰、有偿使用。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市场是资源配置和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产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着底数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等问题,导致产权纠纷多发、资源保护乏力、开发利用粗放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在完善产权体系、落实产权主体、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集约开发利用、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为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产权基础。

  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俗话说:“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我国的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总量有限,必须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能源消耗制度,确保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随着我国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必须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制度,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就是合理的能源结构和较高的能源效率。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还不尽合理,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八成以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是资源的消耗者,也是节约资源的践行者。能不能做到少用一度电、少废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少剩一盘菜……14亿多人都自觉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点滴行动就能汇成资源累积的汪洋大海。

  三 保护修复双管齐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了华夏文明,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五大沙漠沙地等生态脆弱区,一直以来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保护和治理黄河,是黄河两岸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夙愿,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吹响了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冲锋号,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生态是一个彼此相依共生的大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各人自扫门前雪”,很容易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造成生态的系统性长期性破坏。只有树立系统思维,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才能维护生态的自然平衡。

  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强调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一体化统筹,重点加强对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的自然生态保护。这一从系统和全局提出的生态治理思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山河长久安澜的根本之道。

  整体性保护。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重在保护先行。我国生态环境虽复杂多样,但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在全局上考虑、从整体上谋划。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把应该保护的都保护起来。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系统性修复。这些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下大力气整治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抢救性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使透支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本世纪初的16.6%增加到23%左右,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分别减少约2000平方公里、2400平方公里、39万公顷。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筑牢生态安全的防线。

  四 制度落实严明责任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我国中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素有“国家绿肺”和“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称。曾几何时,这里冒出了许许多多违建别墅,大片的森林绿地遭受人为破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示指示下,这一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才得到纠正。2019年12月1日,为巩固近年来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的成效,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生效。新条例突出“严”和“责”,进一步对监管责任、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处罚标准作出更严更细的规定,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拧紧了“螺丝帽”。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度推进,出台了许多政策规定,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但与之不和谐的是,一些恶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仍时有发生,产生了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分析这一起起事件,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严明、不落实,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留下了空间。

  责任重于泰山。消除这一“人祸”因素,必须从“责”字入手,“严”字当头,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让监管者“时时在线”,敢于向污染行为“亮剑”,让违法者“吃不了兜着走”,无一例外地受到应有的严厉惩罚。

  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如果把生态环境保护比作体育赛事,企业就是运动员,既要赛出好成绩也不能犯规;党委政府就是裁判员,既要保证赛事顺利进行又要及时向违规者“亮牌”。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企业和党委政府都是最重要的责任方,必须分别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产生。目前,我国实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两个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用法治的权威保证环保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

  落实中央督察制度。近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治污“风暴”。2015年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第一轮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并开展了对20个省(区)的“回头看”,目前已启动第二轮,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了一批存在的问题。仅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期间,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举报约17.9万件,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5万余个。随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督察内容将不断拓展,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延伸,更好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严格责任追究,是督促责任落实的“杀手锏”。没有这样的威慑力,责任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必须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谁损害、谁买单”,让违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不可祸害一方。对那些决策错误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危害的领导干部,必须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离任审计,不能任其“拍屁股走人”、换个地方官照当照升,出了问题无论离开多久、走到哪里都要“秋后算账”。

  守护美好家园,助力绿色梦想。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大地,应该是蓝天常在、青山永秀、绿水长流的美丽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定为建设“诗意栖居”的宜人环境提供坚强支撑。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