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院大讲堂”民法典系列培训开讲
董开军谈民法典时代民事司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0-08-08 15:38:42
 

  中国法院网讯(高宣 高研)8月7日,“安徽法院大讲堂”民法典系列培训开讲。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就民法典时代民事司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围绕民法典总则及各分编谈学习体会和实践思考。

  董开军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部法典作出高度评价: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对于人民法院干警来说,民法典既是民事行为规范,又是民事裁判规范,而且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为权威的民事裁判规范。学好用好民法典,是做好本职工作、成为行家里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执法办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服务大局、践行司法为民的必然要求。

  董开军认为,进入民法典时代,民事司法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法典实施包括民事司法工作,理解支持民事司法的社会氛围逐渐浓厚,民事司法公信力有了更加权威可靠的立法支撑,民事司法活动找法用法更具法律上的便利,这对改善民事司法环境、提升民事司法水平、加强改进民事司法工作都大有裨益。从挑战看,民事司法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表现在“多、新、细、专”四个方面。“多”,重点体现为民事纠纷类型增多、民事案件数量继续增长,法官人均办案数增加,案多人少矛盾将进一步加大。“新”,突出体现为民法典构建了7编的新体系、确立了多项新制度、建立了多个新规则,新型案件无陈例可循,会增加裁判难度。“细”,集中体现为民法典既有细致规定,又有细微调整,必须透彻理解法条内涵及其规范意义,才能确保准确适用。“专”,主要体现为民法典调整范围广、领域宽、程度深,对法官裁判时的“法外”视野、知识、经验提出更多要求。

  董开军强调,民法典是体系化的民法规范,是我国立法史上的鸿篇巨制。总则编是民法典的总纲,居于“大管家”地位,提取“公因式”而成,具有“可裁判性”,人民法院在适用时应树立体系化、整体性思维;物权编上涉国本、下系民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构建高效的物权利用制度,充分保障人民财产权益,在适用时要注重平等保护公私产权,准确区别债权与物权,关注土地经营权;合同编弘扬社会主义契约精神,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体现民生新需求,在适用时要准确把握情势变更原则,正确认定合同效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实质保护;人格权编强调对人格利益的突出保护,具有创新性、价值性、开放性,在适用时需要准确运用人格权保护禁令制度以及诉讼时效规则,特别要注重用好利益衡量,科学把握社会公共利益合理限制人格权的尺度;婚姻家庭编着力完善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平等、和谐稳定及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各项措施,在适用时要充分体现立法精神,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加强对无过错方的保护,特别要准确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继承编完善了遗产、继承人、遗嘱等多方面内容,在适用时要充分尊重被继承人意志,准确认定遗产范围,正确判断遗嘱效力,体现人文关怀;侵权责任编更加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保护行为自由,更加注重兼顾私权保护与公共利益,适用时要妥善运用惩罚性赔偿制度、高空抛物坠物规则以及自助行为等制度规范,彰显司法公正。

  安徽高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袁春主持宣讲辅导。省高院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厅级领导同志及全体干警、市县(区)两级法院全体干警分别在主、分会场或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学习。

  据悉,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安徽高院还将陆续邀请民法学者和实务专家进行讲授。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