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到现在却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等负面效应。日前,一家餐饮连锁品牌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从6月30日起,北京、上海等地近千家该品牌餐厅的堂食及外卖率先实施,年底前覆盖全国该品牌所有餐厅。从使用纸袋、纸杯,到塑料刀叉尺寸缩小,再到停用塑料吸管,餐饮企业“减塑”的每一小步,都将成为影响生活方式、弘扬绿色理念的一大步。
有人曾计算,这家餐饮企业通过停用塑料吸管,每年能减少约400吨塑料用量。相比全球每年数亿吨的塑料垃圾而言,一家餐饮企业的举措或许是杯水车薪,但这体现着一种主动“减塑”的态度。现实中,一些商家“限塑”不彻底,甚至变“限塑”为“卖塑”,一些消费者随意取用塑料袋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如何跑好限塑“下半程”,疏堵并治白色污染,仍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考题。
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限塑令”,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今年又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在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节点确保大量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限塑令不断“升级”,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无论是餐馆停止使用塑料餐具,还是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只要生产、销售、使用各方形成自觉意识,就能逐渐推动“限塑”成为社会共识。
需要看到,塑料制品“限而不减”,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便利性。面对生活惯性与便捷优势,不少人仍然不能把“减塑”的绿色生活理念付诸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餐饮行业从源头上堵住塑料制品滥用的口子,也是推动消费者改变习惯、生产者减少生产。
同时,限用塑料制品,还要合理推出替代产品、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比如,停用塑料吸管的餐饮企业推出了用于喝冷饮的“免吸管”杯盖,较好替代了吸管的功能。一段时间以来,从研制纸质吸管、纸质分装容器,到开发无吸管牛奶盒、铝罐饮品,各地各行业积极研制塑料替代产品。这启发我们:加大科研力度,研制环保、好用、低成本的替代产品,既是一片潜力无限的经济蓝海,更是“减塑”的治本之方。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与自然环境产生关联。正如一句宣传语所说,“为了地球,不用吸管”。从点滴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才能将“限塑”“减塑”转化为自觉行动,更好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