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 推进在线诉讼便民利民
编者按: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为进一步做好2020年全国两会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常态化宣传,本报从即日起,开设“代表委员司法联谈”专栏,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法治、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反映代表、委员参与人民法院工作、依法履职情况,充分展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责任担当和履职风采。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 推进在线诉讼便民利民
全国人大代表 张 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很多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深入运用正在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院办理案件及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方式也在相应改变。
今年3月31日,我应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邀请,通过手机上网旁听了该院在线审理的一起保险纠纷案,让我感受很深刻。当事各方不用到法院就能参加庭审,避免疫情风险的同时,大大方便了诉讼参与人,不需要路途奔波,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了解到,2020年伊始,重庆市三级法院便在严格抗“疫”的同时,大力推行互联网办案,依托重庆智慧法院的“易诉”“易审”“易解”“易达”“法智云”等平台,为当事人在疫情期间的在线诉讼提供了一系列的“云操作”:立案、听证、庭审、调解、执行,可谓是诉讼“一条龙”网上行。
另据了解,全国各地法院都在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智慧法院的建设进度。我对此表示支持和肯定,同时也有几点建议:一是推广先进法院经验做法,各地法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结合辖区经济、文化特点及法院案件具体情况,研发最适合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效率最高的在线诉讼系统加以应用;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形式鲜活、易被老百姓接受的特点,制作高质量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大力宣传在线诉讼的优点,赢得更多当事人的支持意愿,提高在线诉讼推广率;三是各地各级法院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的在线诉讼有关规则,进一步规范在线身份认证,确保各方诉讼参与人身份的真实性;四是大力促进在线调解,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纠纷尽快解决,老百姓跑的路就少了;五是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司法人员开展在线诉讼的能力,更好地推广这一便民利民举措。
(记者 刘 洋 通讯员 钟丽君 文字整理)